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695節

宋楠道:“浙商商幫的任會長必是這位老先生了,精氣神十足,頗有仙骨之氣啊。
”一名瘦的臉頰凹下的高瘦老者哈哈笑道:“侯爺讓老朽多活幾年吧,可當不得侯爺這麼誇獎。
”這年輕的侯爺說話親切和氣,並無一般高官厚爵之人對商賈那種表面和氣卻又掩飾不住的骨子裡的鄙夷,眾商賈心中受用,對宋楠好感倍增。
宋楠落座之後,眾人也紛紛落座,婢女們送上美味的點心茶水,宋楠隨手招呼眾人隨便取用,亂鬨哄一番后,宋楠輕咳一聲,眾人頓時靜了下來,知道要談正事了。
“諸位東家,既然你們誠心誠意來到京城,這幾日又看了白紙坊的商鋪宅院,咱們便也無需繞彎子,我開發白紙坊的店鋪房舍便是要賣給商家在京城做生意的,諸位可有意向么?”堂上一片寂靜,稀溜溜低頭喝茶的聲音不時響起,但卻無人說話。
宋楠笑道:“怎麼?諸位東家對我宋府開發的房產不滿意么?價格不滿意還是對房產不滿意?”徽商的趙會長咳嗽一聲道:“侯爺是直爽之人,我等也不繞彎子,我等商賈哪有不願意來京城開闢產業的,京城乃是大明最為繁華之地,能在這裡經商置產,是件極好的事情。
白紙坊的鋪子和房產我等也是看在眼裡,大伙兒都恨不得據為己有。
”宋楠微笑道:“那為何你們好像是有所顧忌的樣子?”趙會長拱手道:“我們私下裡也交流過,價格什麼的都不是問題,本來擔心京城中的商會排擠,但既有國公爺和宋侯爺出面出任白紙坊的會長,我等倒也不怕別人找麻煩。
我等只有一件事要解決,如果侯爺能解決這件事,我趙某人願意購買三套鋪面外加一套宅第。
”“對,我等也一定購買鋪子,誰還不願意來京城做生意么?做夢都想呢。
”眾商賈七嘴八舌的道。
宋楠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微笑問道:“什麼樣的事情需要我來解決?倒說說看?”趙會長道:“侯爺當知,大明商賈受黃冊所限,不可在外常駐經營;近些年雖有所鬆動,但三年不反原籍,當地官府便以流民逃民為由發布追緝,我等商賈便必須要返回原籍,搞不好還要吃官司;若是在別處州府還好,官府之間還可開具證明身份的公文,也免了被視作流民逃民之事,但這裡是京城之地,天子腳下,我等均擔心買了侯爺的鋪子,卻是無法經營的。
”宋楠皺眉道:“什麼意思?我怎地沒聽懂你的話?黃冊是什麼?”一眾商賈愕然以對,侯爺居然不知黃冊為何物,還是故意在裝糊塗?朱鳳桐也很驚訝,她在宋楠耳邊輕聲解釋了幾句,宋楠一下子明白過來,這所謂的黃冊便是後世所稱的戶口本,大明朝是個高壓的朝代,百姓出縣域以上的地界都需要官府出具路條,註明身份籍貫從何處出發目的何處,需多少時日等等,太祖朝起便以里甲制度將百姓捆綁起來,成立村民小組,每年檢視一次,以這種小型單位為主體來進行納稅服徭役等事務,如果有人脫籍而出,一年便可知曉,脫籍之人便將被視為流民或者逃民,朝廷會動用武力抓獲這些人遣返原籍。
而作為大明朝的商賈,和務農的百姓一樣統為民籍,也被編為里甲之列,只不過處於對行商的便利,給予三年的期限,每三年必須回原籍居住,否則同樣被視為流民或者逃民,同樣要受到懲罰。
宋楠有些頭皮發麻,說實話他還從沒考慮到這一點,若真是如此的話,誰還來買自己的鋪子和房子?誰花大價錢在原籍之外置辦產業,豈不是白痴么?商賈們焉肯做這種虧本的買賣。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商賈只可能是租賃商鋪這宅第,而絕不肯買下來了,自己難道要當個吃租金的包租公么?第一卷 蔚州雪 第六百章 不破不立宋楠忽然明白了一個曾經想過多次的問題,明明大明朝土地珍貴,人多地少,為何百姓們還死活拘泥於耕種土地,而不去想辦法行商致富,恐怕原因之一就是這種嚴格的地域戶籍制度限制了他們的自由,讓外出自由經商困難重重。
本朝有名的商幫都是拘於本地,,嚴重限制了商家的規模和影響;話句話說,即便有的鉅賈大賈累積了巨額的財富,這些金銀財寶也很少用於它途,除了在原籍置辦產業之外,,帶動經濟,讓整個大明朝隨之受益。
眾商人們提出的問題宋楠無法解答,宋楠只得款待了他們之後送他們出府,宋楠明白,若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白紙坊的房產開發將會一敗塗地,自己和朱鳳桐的幾百萬兩銀子將血本無歸。
客人走了之後,朱鳳桐靜靜看著宋楠道:“此事我原該提醒你的,只是我以為你必是有了對策,所以才沒說出來;你也不必著急,也許會有解決的辦法;商幫東家們三日後才離去,在此之前看看有沒有轉機。
即便是無法解決,也不過是虧了銀子罷了,就當買個教訓。
”宋楠搖頭道:“那可不成,我豈能讓那些傢伙們看笑話,他們禁止本地商賈買我的商鋪,不就是為了看到我限於窘境么?再說此事看似只關係我的利益,但其實對整個大明的商賈都是一種限制,本來我對朝廷政務不願多摻合,但這一次我須得進宮去跟皇上談一談此事。
”朱鳳桐道:“你打算怎麼辦?”宋楠沉聲道:“打破這種不合理的規矩,於公於私都是有利的。
”朱鳳桐驚訝的道:“這怎麼可能辦到?”宋楠微微一笑道:“你莫擔心,事在人為,麻煩你去挽留東家們幾日,帶他們去遊玩北京城,其他的事情交給我。
”……正月十四早朝之上,昏昏欲睡的正德眯著眼聽著一項項奏議似睡非睡,皇上精神不佳,殿中不少大臣也是站著打瞌睡,年假之後的早朝大多是這個情形,大家過了個腦滿腸肥的新年,都倦怠了不少,再加上明日又是上元節,更是心不在焉。
從正月初七日開始,連續數日的朝會內容都是內外廷各衙門各部的工作總結,這幾乎是正德朝的慣例,年後到上元節的這幾日朝會就像是去年的工作報告,所以這幾日的朝會既無趣又冗長,讓人提不起精神來。
好不容易六部官員都奏議完畢,不少事不關己的官員也已經小寐了一覺,就等著皇上發話退朝了。
,慵懶的欠欠身子,打算起身退朝,正在此時,宋楠走出群臣之列來到階下行禮。
“宋楠,你有奏議么?”正德揉著乾澀的眼睛問道。
宋楠道:“啟奏皇上,臣有一本上奏。
”“哦,說吧。
”正德重新坐在龍椅上,無聊的撥弄著扶手上鑲嵌的一隻羊脂龍眼寶石。
“皇上,剛才臣聽了戶部通報的去年財稅收入的奏報,去歲我大明財稅收入一千七百萬兩,較之前年多了近四百萬兩,可見內閣的政策是很有成效的。
”“那還用你說?難不成楊首輔還會做無用之事不成?”有人小聲嘀咕道。
宋楠無視嘲諷,繼續道:“然而,即便是財稅增長可觀,去歲朝廷的支出高達兩千三百萬兩,財稅虧空高達六百萬兩,這六百萬兩全部出自國庫結餘之中,加上前幾年的虧空銀兩,恐怕國庫已經空了吧;咱們老是這麼吃老本,也不是個事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