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852節

一聽女兒的話,張居正就曉得她的意思,呵呵笑著看了看張紫萱,毫不在乎的將手一揮:“秦林是大丈夫,何必畏讒忌譏?你看為父,就是名滿天下也謗滿天下嘛!” 這話就有點酸不溜丟的了,張敬修和張懋修肚子里好笑,對即將“奪走”獨生女兒的毛腳女婿的潛在敵意,即使是身為太師首輔的父親也不能免俗。
張紫萱又好氣又好笑,知道從正面無法說服父親,略一思忖便進言道:“秦林年紀輕輕便官居二品,又新立不世之功,便有挫折也沒什麼大礙,只是父親大人您,需要防備某些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張居正聞言一怔,接著將棋子重重地敲在棋盤上,喟然長嘆:“秦小子將來要是敢對不起你,看老夫不把他皮扒下來!” 就知道父親會識破自己的小伎倆,張紫萱紅了臉兒,搖著他肩頭撒嬌:“爹爹……” 第二天就是例常朝會之期,儀仗典制卻與平時不同,萬曆皇帝駕臨皇極殿,丹陛上文武大臣齊齊排開,丹陛下御馬監設馬,馴象所設象,旗手衛設旗鼓,天家威嚴、聲勢浩大。
常朝是在皇極門,所謂御門聽政,接受凱歌而回的將士報捷獻俘,則在午門設御座,欽差秦林這次算是大捷,但並非統帥大軍出征,似乎不好搞午門報捷,但如此重大的勝利,要是按常朝又嫌太簡慢,不足以彰顯天朝威嚴,於是改駕皇極殿以示隆重。
萬曆帝前後導引升御座,文臣張居正位列班首,腳下紅毯、身後宮女執扇,武功勛貴徐文璧領班,凈鞭三聲、鐘鼓齊鳴。
秦林頭戴無翅烏紗、身穿大紅蟒袍、腰系九龍玉帶,按奉旨欽差制度踏御道小步趨前,直至丹陛之下,大聲奏捷:“臣奉旨巡行塞外,托賴大明列祖列宗威靈、陛下洪福齊天、朝中群賢運籌帷幄,此行幸不辱命!扶不塔失里為順義王,誅戮首惡黃台吉,土默特百萬部眾咸稱我大明盛德,二十萬控弦之士盡數歸服王化!” 轟的一聲,群臣頓時議論紛紛,土默特部橫行塞外,素稱草原最強者,當年俺答汗更是朝廷勁敵,秦林僅帶千餘扈從官校就收服土默特部,他做的事情,就算出動五十萬大軍也不一定能做到啊! 儘管從昨天中午秦林回京,大家就知道了這個出乎意料的完美結局,但此時由秦林親口說出,又是一番驚訝。
御座之上,萬曆帝啟金口、發玉言,緩緩地道:“塞外奏捷,朕心甚慰,秦愛卿勞苦功高。
” 話雖是這麼說,朱翊鈞臉上卻殊無喜色,語氣也不咸不淡。
這是帝王馭下之術,但凡臣子有功,為人主的讚賞之色絕不能太過明顯,以免臣子居功自傲。
何況,朱翊鈞雖對結果很滿意,這件事的過程嘛,他心裡頭卻梗著個大疙瘩。
“臣有本參奏!”刑部尚書嚴清閃身出列,袍袖一揮,義正詞嚴地道:“臣揭參欽差大臣秦林,以武將身份擅自調動四路大軍出塞,獨斷專行、擅權干政,又與蒙古三娘子暗通款曲,明扶不塔失里為王,實則暗存不臣之心!”第五卷 【縱橫四海】 第六七九章 與有榮焉 “果然不出徐老頭子所料啊!”秦林聽得嚴清的彈劾,心中並無任何驚懼,反而是湧出了一聲讚歎。
咱們秦林秦長官雖然老奸巨猾,但終究不如徐文長熟諳大明官場,在從歸化回京師的路上,秦林還尋思這次立下大功該有什麼封賞,老傢伙就嗤之以鼻:能不被彈劾就算好的了,還想著封賞? 大明朝有崇文抑武的傳統,這種趨勢在土木之變武功勛貴衰落之後越演越烈,萬曆年間已發展到了非常操蛋的地步,武將凡立下大功,朝廷除了升賞之外,往往尋個由頭打壓一番以防恃功而驕,什麼濫開糧餉報銷、斬首幾千裡頭虛報了一兩百、縱兵劫掠之類的,雞蛋裡挑骨頭總能找到錯處。
朝中有靠山、會待人處事的將官,功過相抵還能有點升賞,那些性格耿直得罪上司的大將,甚至會立下大功反而論罪革職、入獄呢。
俞大猷七次貶謫、兩番入獄、一次論死,名將劉顯三起三落,邊廷老將馬芳革職丟官,都是吃了這個虧,戚繼光背靠張居正大樹遮蔭才幸免於難。
那些老將,幾十年戎馬倥傯才掙得個總兵、參將,尚且受到打壓,秦林以弱冠之年便位居二品,聖眷優隆自不必說,但朝廷內外豈能沒有猜忌?發動宣大沿線四路大軍出塞作為策應,立下不世之功,也不可避免的留下了專擅的口實。
徐文長分析,萬曆帝之前已經表現出了聖眷優隆,按照帝王心術的道路,接下來就該對秦林恩威並施了。
果不其然,此時的皇極殿上。
面對嚴清的揭參,萬曆的態度變得曖昧起來,並沒有出言表示反對。
有時候,沉默本身就意味著某種傾向。
御座側後手持拂塵的張鯨與武臣隊列的劉守有極富默契的交換了一個眼神,於是更多的官員跳了出來,指責秦林擅開邊釁、獨斷專行。
戶部員外郎王用汲言辭最為激烈:“秦林以武臣領欽命出使,本應恭敬勤謹、布王化於四夷,殊料其人狼子野心圖謀不軌,勾結蒙古妖婦三娘子,私自策動四路大軍出塞,致朝廷制度於何地?臣又聞不塔失里者乃一衝齡幼童。
如何能做百萬土默特部眾之主?此皆秦林與三娘子勾結,扶傀儡以作掩飾罷了!” 王用汲急於出位,用詞卻不大妥當,萬曆同樣是沖齡繼位,當年還有高拱高閣老“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的一段舊案。
聽了“不塔失里者乃一衝齡幼童,如何能做百萬土默特部眾之主”這話就把眉頭微皺,不過很快就又舒展開,裝作若無其事。
嚴清、劉守有、張鯨這幾位就急得直跳腳,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秦林何等姦猾,還怕不抓住王用汲的言辭漏洞窮追猛打? 沒有,秦林面色古井不波。
目光微抬在萬曆臉上一掃而過,心中冷笑連連。
既不抓住王用汲的紕漏進行反擊,也沒有按照徐文長的建議,特意裝出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高官厚祿、顯爵名位,是人都希望得到,秦林也不例外,但塞外驅馳數千里、幾度出生入死,又豈是為了一己名利? 現在,我就站在這皇極殿上,笑看你們拙劣的表演! 左都御史陳炌、右都御史吳兌想替秦林辯解,無奈涉及到三娘子,吳兌終究存著三分顧慮,擔心自己跳進去,水會攪得更渾,反而對秦林更加不利。
張公魚想站出來說話,卻被秦林用眼神堵了回去。
徐文璧盤算著,心道:我這妹夫年紀輕輕,聖眷又好,將來終究要大用的,朝廷不過藉此敲打敲打他,我也不必急著幫他;只是專橫擅權和圖謀不軌兩條罪釘上就翻不了身,一定要洗刷乾淨,便朝上稟道: “微臣啟奏陛下,秦林畢竟年輕,辦事操切急躁也許是有的,但素來忠義,必定不會別有用心,而且土默特部已上表謝恩,證明他的處斷是叫蒙古諸部心服口服的。
還望陛下依此賞功罰過,正所謂雷霆雨露皆天恩,秦林一定心悅誠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