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書生和中年文士聞言張口結舌,別的酒客也議論紛紛,都說王都堂素來清名卓著,怎麼會做出這般事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立刻人們就一窩蜂的涌下樓去,往王本固府邸前去看熱鬧。
徐文長和韓飛廉早就跑沒影兒了,眾茶客趕到王家大門口一看,喲呵,好多錦衣校尉和應天府的衙役進進出出,門口圍著看熱鬧的街坊鄰居是人山人海。
一打聽,所有的人都是異口同聲:“王本固當年欺心作惡,害死東南沿海無數軍民,冤魂找他索命,走投無路只好自盡啦……什麼,你要問是真是假?哈哈,剛才應天府尹王老先生都把他遺書當眾念過了,還能有假?” 剛才還替王本固說話,贊他是個清官的中年文士立刻把大腿一拍,瞋目罵道:“王老賊欺世盜名,真是無恥之尤!哼,不怕你暗室欺心,自有那神目如電,老賊果然不得好死!”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啊!”青衫書生也嘆息著點點頭,“王老賊假仁假義一輩子,最終身敗名裂,想那孽鏡台前無好人,真叫個假忠虛名帶不走,一生唯有孽相隨,又是何苦來哉?” 心目中的“清官”突然變成了欺世盜名的險惡之輩,人們嘆息著、怒罵著…… 進到府中的徐文長則是另一番光景,他沒有理會任何人,跌跌撞撞的走到停著棺材的大廳上。
棺材裡頭王本固痛苦不堪的面容,對身死名滅的恐懼彷彿就寫在這張扭曲掙扎的臉上,更何況臨死前王本固心頭很清楚,枉死城中有十萬冤魂等著他前往對質…… “王老兒,你沒想到這個世上竟然還有人能夠不畏權勢、不貪富貴,秉持本心代天行罰吧?”徐文長俯下身去,在王本固的耳邊低低的述說著,只覺二十年來心頭從沒有今天這麼暢快:“我只說天地無眼、錯堪賢愚,鬼神有私、忠奸不明,沒想到你一生欺世盜名,到如今卻身敗名裂,果然天道好還、善惡有報!” 眾人都知道徐文長是老瘋子,只當他發瘋,見他並沒有做出太過分的事情,倒也無人理會。
徐文長突然挺直了身子,仰天大笑三聲,又俯首大哭三聲。
陸胖子朝牛大力使個眼色:“老牛,該你上了,我去叫師祖來,看樣子老瘋子又得扎幾針。
” 孰料徐文長一溜小跑走到秦林身前,砰砰砰連磕了三個響頭,秦林趕緊扶他站起來,身上雖然酒氣很重,卻心明眼亮神情自然平和,一點兒也不瘋了,看上去比誰都正常。
第二卷 【江南煙雨】 第二六六章 哭靈斷義 把秦林拉到旁邊,徐文長也沒問是不是他下手殺的王本固,直接就道:“張江陵想收王老賊為門下走狗,俗話說打狗還看主人面,長官誅戮罪魁自是替天行道,可怎生過得了當朝首輔那一關?” 久居相位的江陵帝師張居正絕對不容易糊弄,身處朝堂之上,行事自與常人不同,他要收服王本固,結果秦林走了一趟王本固就上吊自殺了,在張居正眼中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證據,首輔帝師的怒火將直奔秦林而來。
秦林皺了皺眉,他雖與張居正所行之道不同,卻也無意與其對抗,“先生有何良策?” “老頭子有上中下三策,不知長官想聽哪種?”徐文長眼睛里閃著狡詐的光芒,當年總督幕府裡面神機妙算的軍師,又回來了。
“從上策說起吧。
”秦林肚子里暗笑,還上中下三策呢,果真有點算無遺策的味道。
徐文長面帶笑容侃侃而談:“長官與徐大小姐交情匪淺,這上策就是迎娶國公之女,張江陵雖權傾天下,南京城內外卻是魏國公一言九鼎,長官只需脫離錦衣衛調入南京大營,得一正三品指揮使直如探囊取物,積功遷轉,以長官之才具於而立之年做到都督僉事,不惑之年加太子太保,應非難事。
” 都督僉事是正二品武職大員,太子太保更是從一品的太子三師,在大明官場中已是金字塔極高處的職位,徐文長說來卻分毫也不當回事……秦林如果做了徐家的女婿,有魏國公這個老泰山鼎力相助,從正三品指揮使做起,二十年間做到如此高位並不是天方夜譚。
但是秦林想了想,心中已否決了這個“上策”。
作為刑事偵查人員,他在後世只接受過相當簡單的軍事訓練,自問並沒有戚繼光、俞大猷那樣的本事,如果調入朝廷經制大軍,就放棄了刑偵的本行,陞官主要得靠魏國公的裙帶關係,這就沒多大意思了。
徐文長察言觀色便知秦林心意,笑了笑又道:“老頭子的中策嘛,便是和黃公公、霍司房商議,暗中託庇於馮保馮督公,甚至調入東廠任職。
” 哦?秦林眉頭一挑:“馮保不是張居正同黨嗎?” “一個內閣首輔、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就算親如兄弟,到頭來終究貌合神離……”徐文長拈了拈花白的山羊鬍子,“當初他們攜手對付前任首輔高拱,所以結成聯盟,現在兩人的位置都已坐穩,內廷外朝之爭必將潛流涌動,明面上自是精誠合作,暗地裡還是要互相掰掰手腕的。
像招撫五峰海商一事,有長官您去就盡夠了,何必再派個霍重樓?分明就是內廷在和外朝爭功。
” 徐文長說的很有道理,張居正和馮保自始至終都是盟友,但他們同時也在互相爭奪同盟的主導權。
在萬曆帝初登基的一段時間裡,毫無疑問張居正牢牢佔據主導地位,他用一個“高拱有廢立之心”的傳言,就把李太后和馮保嚇得夠嗆,驅逐高拱、自任首輔之後,更是威福日盛,但有軍國大事,李太后動輒便叫“聽憑張先生處置”。
但時間日久,李太后、馮保等人逐漸會發現大明朝穩固的制度使得外朝文官並不會對他們形成實質性的威脅,對張居正的倚賴便會漸漸減退,爭奪同盟主導權的想法就開始佔據上風了。
如果這時候秦林投入馮保麾下,想必對方一定會對他委以重任吧,而且廠衛一體,秦林的刑偵手段仍有用武之地。
“不好,本官雖與張首輔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本官地道和他地道並非水火不容,如非萬不得已,不必和他作對。
” 秦林結合後世的經驗,認定張居正的新政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最終難免人亡政息;但清量田畝、抑制兼并、追繳官紳積欠、減低百姓負擔的政策,促成俺答封貢、調戚繼光編練裝備大量火器的新式軍隊、隆慶月港開海等等舉措,都是被歷史證明的英明決斷,卓有成效的促成了萬曆年間大明朝的中興之勢。
再者,記憶中馮保似乎下場也不大妙……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秦林撓了撓頭,“請先生把下策也說一說吧。
” 徐文長點點頭,似乎早已料到了秦林的選擇,“下策嘛,也很簡單。
試問張居正想保住王本固,所為何事?也不過利用王老賊的清流影響力,替他的新政搖旗吶喊,減少來自清流的攻擊,假如我們也能做到這點,他又何必非得保住王本固?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