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兵韓飛廉按照精銳軍隊的辦法練出來的戰陣,雖然時間還短,徒具其形,但已把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嚇得夠嗆……他們只負責巡邏街面、維持治安,武力處在打群架的水平,哪兒見過這種真刀真槍的架勢? “好、好,你們敢謀反不成?”王本固又給秦林扣了頂大帽子,聲音里卻隱隱有些興奮,區區錦衣衛百戶敢公然對抗左都御史,明天就會有雪片般的奏摺飛往京師,到那時秦林必被革職查辦! 庚字所官校知道身後那黃臉丫頭是相府千金,一個個有恃無恐,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則覺得有左都御史撐腰,也不依不饒,雙方劍拔弩張,形勢一觸即發。
突然從庚字所那邊一騎飛來,老遠那校尉就扯著喉嚨喊:“秦長官,有聖旨到快回去接旨!” 聖旨?秦林一怔。
張紫萱嘻嘻笑著扯了他一把:“小妹猜這次一定是好消息。
”卻沒說寫信向張居正舉薦秦林的話。
王本固、周吾正和劉戡之則呆住了,這節骨眼上來什麼聖旨啊! 宣旨的中使是要趕緊去迎的,現在誰也不能攔住秦林不讓他走了,不過叫人奇怪的是好些人簇擁著從文德橋上走過來,看樣子就是頒旨的中使……奇哉怪也,這些從京師出來的太監都是眼高於頂,什麼時候肯俯就別人?就算有聖旨也該讓秦林回去接,怎麼中使反而跑到街上來找他? 秦林卻認得中使是老熟人,上次到蘄州頒旨的黃公公,他的穿著打扮仍然和上次一樣,中低級太監的綠色袍服。
旁邊那位豹頭環眼、須賽鋼針的老兄,不是大內高手霍重樓還能是誰?他這番卻是鳥槍換炮了,從原來的尖帽、白皮靴、褐色衣服變成了圓帽、粉底皂靴和黑色直身,這就是從役長升了司房。
霍重樓武功了得,眼力極好,老遠看到秦林就面露喜色。
上次他隨宗人府毛鐸毛大人到蘄州辦案,多虧了秦林才能查清荊王府奪嫡一案,立下功勞。
回京之後霍重樓從役長陞官變成了司房,這司房其實也是東廠中芝麻綠豆大的官職,上面還有領班、掌班、管事、理刑百戶、掌刑千戶、提督東廠等官,但在霍重樓已覺得樂不可支,因此極其感激秦林。
不過現在還沒有宣旨,霍重樓的也不好和秦林答話,只能笑眯眯地站在黃公公身邊。
秦林看到黃公公和霍重樓都滿面春風,就知道這次的聖旨絕不會是壞事,便拱手道:“按制下官應回去接旨,可黃公公您看這?” 王本固一個眼色,周吾正上前道:“好叫中使曉得,這秦某人橫行不法,被下官抓了現行……” “胡扯……”黃公公眼睛半閉著,拿鼻孔沖著周吾正,陰陽怪氣地道:“秦長官是簡在帝心的人物,咱家出京的時候,還聽萬歲爺和張先生說他公忠體國、可堪大任,你這御史卻偏要唱反調,嘻嘻,也是奇了,難道萬歲爺和張先生都不如你?” “不敢、下官不敢,下官失言了!”周吾正一邊說一邊退,後背出了許多冷汗。
“秦長官,排香案接旨吧!”黃公公對秦林的態度截然相反,神色極為和緩,就讓他當街接旨。
秦林吃了一驚,不過夫子廟這裡賣香燭什麼的也多,借了張桌子就把香案排起來,焚香頂禮。
“南京錦衣衛百戶秦林接旨……”黃公公把聖旨展開讀道:“今有南京錦衣衛百戶秦林辦案得力,能謀善斷,消弭大禍於無形之中,可堪大任,著實授本千戶所副千戶職,散階武略將軍,燕子磯一案軍功卓著,特加三級賞授上騎都尉!” 話音未落,張紫萱已面露喜色。
王本固等人的臉,卻刷的一下全白了。
第二卷 【江南煙雨】 第一五八章 得理不饒人 秦林做到錦衣百戶,逐漸對大明朝的官員制度有所了解,聽了聖旨並不覺得有什麼出奇,見眾人的目光都變了,才隱隱意識到可能這道聖旨頗有不同尋常之處。
給的實授副千戶嘛,官員立功之後升賞既可以加銜也可以實授,當然是實授更實惠,這次在燕子磯功勞極大,從百戶提拔成實授副千戶屬於中規中矩的提拔,並不值得驚訝;明朝散官不獨立存在而是與現任官職相對應,副千戶是從五品,武職從五品初授武略將軍,也就是說只要升了副千戶就給散官武略將軍,毫無懸念;難道出在最後提到的上騎都尉? 上騎都尉是勛官,大明朝的勛官沒什麼用處,每次有大的戰事,那些前線的將士們立功殺敵,一個個保舉到頂,什麼騎都尉、雲騎尉、驍騎尉滿天飛,甚至花錢都能買到。
要問勛官有什麼用處?說是三年一轉,可以考選實授,但能轉成加銜就算祖宗積德。
想改實授嗎?大案保舉的勛官,一場仗打下來不知道幾百幾千,哪兒有許多位置來安排?明面上三年一轉,不拿銀子去兵部塞狗洞,就等三十年也轉不到實授,等到鬍子全白了,也是竹籃打水空歡喜! 所以,這道聖旨只有最開始那個副千戶是真正有效的,從百戶升為副千戶才提了一級,這些人幹嘛把眼睛瞪得溜溜圓?秦林莫名其妙的撓了撓頭。
“秦林還不接旨?”黃公公催促起來。
秦林這才急忙上前,山呼萬歲,把聖旨接了,退回幾步就小聲問張紫萱:“這道聖旨把我官提拔得很大嗎?王老兒、周御史幹嘛一副活見鬼的樣子?” 張紫萱喉嚨里咕嚕一聲,啞然失笑,暗道父親這番俏眉眼可做給瞎子看了,便解釋道:“秦兄,這是軍功加三級,本來是副千戶的從五品,加勛加到了正四品,已超拔三級;又是特旨專授,不同於大案保舉的勛官,不受三年一轉的限制,有職就授、逢缺即補。
” 秦林聽明白了,他本來是個六品錦衣百戶,升成副千戶也只是從五品,但這個特旨軍功加三級的勛官,就給了他擔任正四品實職的資格。
“恭喜秦兄,秦兄公忠體國、智勇雙全,所以才能得朝廷提拔重用啊!”張紫萱絕口不提她那封家信的舉薦作用,笑盈盈地道:“如果再立新功,只要勛官一轉實授,就是錦衣衛堂上官了哦。
” 錦衣衛從正三品指揮使到不入流的力士、軍余,官職有十多級、幾十種,其中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三級被稱為堂上官,屬於錦衣衛體系中最高等級的官員,有主持方面大權乃至奉旨掌錦衣衛事的資格。
其中指揮僉事就是正四品! 也即是說,秦林只要勛官轉實授,就能順理成章地成為錦衣衛指揮僉事,主宰一方大權,甚至奉旨掌北鎮撫司! 或許從這一刻開始,秦林半隻腳踩進了錦衣衛體系指揮中樞的門檻,才真正踏上了權傾天下的起點。
不過,張居正此舉也頗有試探之意,有職就授、逢缺即補,有沒有職有沒有缺,還不是掌錦衣衛事左都督太子太傅劉守有一句話說了算,而劉守有怎麼說,還不都看元輔帝師張太岳的臉色? 張首輔從來做事滴水不漏,把秦林放到副千戶位置上考察,若真的可堪大任,就讓他勛官轉實授,一躍成為錦衣堂上官,進入錦衣衛系統的指揮中樞;若是名不副實,那麼副千戶的實惠和特旨加勛的榮耀也就足以酬答功勞,要想勛官轉實授,等下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