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秦督師不為所動,哼哼哈哈地敷衍幾句,到頭來還是我行我素。
看秦林隨時和兩位美人膩歪著,估計這位是寡人好色的,李昖又選了幾位大臣家裡的千金小姐送過去,結果秦督師抬眼看看,莫名其妙地說了句“沒有整容啊”,就把人退了回來。
朝鮮方面沒轍,思想前後長痛不如短痛,一面在遼東文武官員和本地士紳中間宣揚秦督師是個草包,遲早被日軍打過鴨綠江,到時候大家全都倒霉;一面遣人去京師散布謠言,製造輿論,希望朝廷早點撤換了這尊瘟神。
…… 遼陽和朝鮮隔得不遠,從寬甸等六堡往南渡過鴨綠江,就是朝鮮土地,商販和邊民往來不絕,因為朝鮮方面還佔據著咸鏡道和平安道北部,靠近鴨綠江的一些地方,要通過各種方式與南部淪陷區的抵抗力量取得聯繫,也沒有禁止人員往來。
朝鮮人當中也有漢奸叛徒,不,應該叫朝奸,遼陽這邊發生的事情並不是什麼秘密,很快就被姦細把消息傳到了平壤。
城北牡丹峰,朝鮮人為了紀念民族英雄乙密而建的乙密台,已被兇殘的日本侵略者踩在腳下。
日軍揮舞皮鞭驅役著朝鮮民夫,可憐的朝鮮人佝僂著身子,偶爾抬眼看到乙密台上的幾員兇惡將官,就瑟縮得越發卑微。
第一軍團指揮官小西行長,第二軍加藤清正,第三軍黑田長政,以及鍋島直茂等重臣,齊聚於乙密台。
本來只有小西行長駐守平壤,因為前次祖承訓突襲入城,雖然失敗,也給日軍造成很大的震撼,所以加藤清正和黑田長政也奉豐臣秀吉之命,前來平壤助戰,迎擊明軍可能發動的大規模進攻,如果明軍不來,則準備以平壤為北犯中國的後方基地。
小西行長穿和服、木屐,頭髮紮成衝天炮,看樣子更像商人而不是武將,“從唐國那邊傳來消息,朝鮮人都說督師秦林是個不懂兵事的紈絝公子,每日在遼陽吃喝玩樂……嘖嘖嘖,看來唐國氣數已盡,太閣大人‘超越山海而直入於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的願望,不久之後就能實現了。
” 黑田長政、鍋島直茂咧著嘴樂,想著豐臣秀吉答應封給他們的中國城池。
“不,秦林狡詐多智,這是他示敵以弱之計!”有鬼加藤之稱的加藤清正意見相反,斬釘截鐵地道:“聞得唐國督師秦林神機百變,曾經平定蒙古韃虜和緬甸南蠻,招撫五峰海商,新近又擊破西班牙遠東艦隊,絕不可小覷此人……如今又有虎痴之稱的戚繼光為爪牙,吾等稍有鬆懈,必亡於此二人之手!” 小西行長等人躊躇難決,將消息火急報完對馬海峽對岸的名護屋。
“不愧為鬼加藤,秦林確實詭詐多智,但已被加藤看穿。
”豐臣秀吉沉吟著,下達命令加強平壤的守備力量。
第九卷 【魚龍變化】 第一一二六章 殺盡倭奴覓封侯 遼陽,欽差督師行轅。
一大早,李昖照例帶著三位宰輔重臣叩轅門問安,值守的錦衣官校態度還算客氣,把他們請到花廳裡頭,落座奉茶。
正巧秦督師麾下親信陸遠志從庭前走過,尹斗壽趕緊站起來拱手問道:“秦侯爺起來了么?勞煩通傳一聲。
” “早著呢,咱們侯爺操勞國事、夙夜憂惕,夜裡老深才睡下,早晨總是起來晚的,還不都是為了你們朝鮮惹出來的這遭,對吧?”陸胖子呵呵地笑著,胖臉上的表情很欠揍。
眼睜睜地看著這廝揚長而去,尹斗壽裝了滿肚子氣,小聲抱怨:“什麼操勞國事,只怕是和兩位寵姬在床上操勞!” 尹斗壽是飽讀詩書的朝鮮儒家門生,這回真被氣壞了,才把平時無論如何都不肯說的話脫口而出。
“尹兄噤聲,當心隔牆有耳,被人風言風語傳幾句,壞了我主的復國大業。
”李山海不咸不淡地說這麼兩句,端起茶碗撇撇浮沫,故意在國王李昖面前,顯得自己比尹斗壽心性持重。
柳成龍滿臉苦笑:“李兄,尹兄,秦督師如此作為,難道光復三都、廓清八道的大業,竟能托於此人?我看大明朝爭激烈,所用督師浪得虛名,咱們還得重用李舜臣等忠君愛國之士,徐圖恢復。
” 李舜臣確實很能打仗,柳成龍加意提拔他,公心之外也有私心,因為李舜臣是他的親信。
國王李昖神情木然的坐在椅子上,茶水騰起的熱氣讓他的臉更加模糊,已落到亡國的境地,手下三位重臣還在勾心鬥角,他該大哭一場,還是乾脆一頭碰死算了? 秦督師架子大,早晨睡懶覺,朝鮮君臣卻不得不一大早跑來,等在廳上枯坐。
日上三竿,茶水換了幾遍,都寡淡得沒味兒了,終於後堂傳來一迭聲地喊,李昖等人精神一振:秦督師總算出來了! 秦林蟒袍玉帶而出,玉帶上沒掛那些零零碎碎的玩意兒,手裡也沒搖泥金摺扇,倒是腰間多了柄七星寶劍,九龍玉帶也不像尋常官員那樣束而不系、鬆鬆垮垮地懸在胸腹之間,而是以武將戎裝的方式緊緊扎在腰間,整個人顯得英氣勃勃,加上凝練有若實質的眼神,盡顯漢官威儀、英武氣象。
怎麼今天秦督師好像變了個人?朝鮮君臣暗暗納罕。
時至今日,李昖早不顧一國之主的體面了,反正除了三大臣也沒外人在這裡,他直截了當地跪在秦林腳下,連聲哀告:“小邦淪陷日寇之手,萬民倒懸、生靈塗炭,渴求王師之情,實如大旱之望雲霓、嬰兒之盼父母……且小兒臨海君、順和君被日寇俘虜,恐日久有變,則小邦綱紀不存,天朝威嚴何在?” 前面愛惜百姓的話都是幌子,後頭一句才是他的真心話,日寇襲來,國家淪陷之際,李昖離國逃往明朝避難,臨海君、順和君兩位王子被俘,日本如果利用這兩位搞個什麼監國,或者乾脆登基,再遙尊他為太上,效法宋高宗南渡故事,那李昖才傻眼了呢。
正所謂主辱臣死,李昖鬧到這步田地,三位朝鮮大臣也不能安安穩穩坐著了。
李山海聲淚俱下:“日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晉州被屠,百姓死者六萬餘,督師督師,何忍坐視?” 柳成龍軟硬兼施:“聞得督師平台召對,允諾五月平朝,如今遷延拖沓,豈不是欺君之罪嗎?” 尹斗壽怒髮衝冠,合身往秦林懷中撞去,伸手就拔他腰間佩劍。
莫不是要學藺相如澠池會上劫秦王,逼秦督師從速出兵? 李昖、李山海和柳成龍齊齊大呼:“不可!” 秦林兀自笑嘻嘻的,瞧著尹斗壽作何舉動。
卻見尹斗壽搶到寶劍,立馬倒轉過來橫在自己脖子上,瞋目怒視:“秦督師如不答應發兵,尹斗壽一腔熱血,即濺於督師之身!” 你死了才好!柳成龍和李山海大大地鬆口氣。
秦林不慌不忙笑容可掬:“尹議政何必如此?本侯這寶劍甚是鋒利,你拿穩了,小心割破脖子。
” 話音剛落,尹斗壽果然覺得脖子涼涼的,伸手去一摸,有血浸出,嚇得他面如死灰,趕緊把劍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