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1460節

李成梁貪財,但秦林給他的面子更大,老頭子沉吟道:“沒想到秦督師如此相待,俗話說花花轎子人人抬,他既看得起我老李,我便不能不替他出力……罷了,如松你點一萬鐵騎去他帳下聽用。
” “多謝父親大人!”李如松給自家老子磕了個頭,爬起來興沖沖地就朝外走。
李成梁搖頭苦笑,少不得多叮囑兒子一句見機行事。
…… 遼河套像長匕首一樣切向遼東灣,將遼地分割成了遼西走廊和遼東平原,遼陽府便在遼東平原的腹心之地,為遼東都指揮使司、遼東總兵駐地,遙制北面的蒙古韃靼部,東面的建州女真,東南方的朝鮮,為兵家必爭之地。
朝鮮國王李昖從寬甸堡跑到了遼陽,率領一班兒朝鮮文武官員,一大早就守在城西接官亭,眼巴巴的望著西面京師方向。
遼東總兵楊紹勛,遼陽副總兵祖承訓,寬甸副總兵佟養正等將官也都出城,朝著西面翹首以盼。
“來了來了!”傳騎從官道飛馳而來,人和馬都跑出了滿身的汗水,那騎士兀自面帶喜色。
眾人精神齊齊一振,欽差督師武昌侯秦林虎駕到了!第九卷 【魚龍變化】 第一一二五章 示敵以弱? 當先過來的是一對流星探馬,馬是駿馬,人是健兒,身穿黑色勁裝,腰挎狹鋒馬刀,肩背雀畫弓,鞍掛雁翎箭,飛也似的跑到接官亭前,勒馬道旁,肅然而立,將朝鮮君臣和遼陽文武官員視若無物。
稍停片刻又是一對流星探馬,衣甲和同伴一模一樣。
流星探馬接二連三趕到,足足過來十二對,全都勒馬肅立官道兩邊。
遼陽文武和朝鮮君臣望眼欲穿。
李昖不停地朝西南方向眺望,看見漸漸有塵頭過來,暗道秦督師架子再大,這下總該來了吧? 但見百餘名錦衣官校縱馬而來,無翅烏紗、飛魚服、鸞帶、綉春刀,衣甲光華燦爛,意氣風發昂揚,座下駿馬打著響鼻,果然人如虎,馬如龍,不負緹騎之威名! 當頭一位身軀格外雄壯,方面闊口,眼如銅鈴,極壯的駿馬都被他壓得不堪重負,望之疑似護法金剛臨凡。
這位必是天朝第一勇士、格象救駕的秦侯爺了! 李昖不敢怠慢,率文武迎上去,深深一揖到地:“亡國君臣拜見欽差秦侯爺!日寇橫暴凶蠻,下邦三都失守、八道淪陷,累侯爺督師遠征,小王惶恐無地!” 來者一愣,接著呵呵大笑,用馬鞭指著李昖:“老倌兒眼拙,將俺錯認作秦侯爺,俺是侯爺麾下打前站的牛大力!” 李昖羞慚難言,一張白凈的臉漲得通紅。
又等了兩炷香的時間,京師通往遼陽的官道漸漸塵頭大起,上千隻馬蹄踐踏著大地,發出震懾人心的隆隆轟鳴。
一隊身著鐵盔胸甲、背負迅雷槍的邊軍火槍手,殺氣騰騰的當先開路,兩邊原野上黑衣黑馬的夜不收左右撒開,將鞭花甩得嘩嘩響,中軍旗下數百名錦衣官校前呼後擁,人馬龍騰虎躍。
日月旗、星漢旗、飛虎旗、飛熊旗、飛彪旗、飛豹旗,六面大纛迎風飛揚,拱衛著正中間三丈高的欽差節旗。
旗下陸遠志手捧王命旗牌、洪揚善懷抱尚方寶劍,馬彬、石韋等十多員錦衣堂上官,團團簇擁著一輛裝飾金紋的駟馬大車。
校尉們兩邊雁翅排開,高擎八面官銜旗號:少師、太子太師、左柱國、特進光祿大夫、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武昌伯、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欽差督師平倭援朝。
人未露面,煊赫氣焰已撲面而來,秦爵爺端的是八面威風! 曉得這才是正主兒到了,朝鮮君臣和遼陽文武不敢怠慢,趕緊誠惶誠恐的前趨遠迎。
眾錦衣官校紛紛勒馬,嘶鳴聲此起彼伏,大隊人馬立定,兩員堂上官這才揭開車簾。
“欽差督師秦侯駕到!”眾錦衣官校齊齊大喝,聲若雷震。
遼東文武和朝鮮大臣齊刷刷跪了一地,國王李昖雖不曾跪,也長揖到地,大氣兒不敢喘一下,同時偷偷往上看,要瞧瞧這位威風凜凜的天朝欽差,究竟是何等威儀。
先伸了條腿出來,棗紅色小牛皮靴子,白底飄蔥花綠的綢褲……等等,女的? 從李昖到朝鮮大臣再到遼東文武官員,全都看得呆了,從馬車裡走出來的這位,彎彎的眼睛,翹翹的鼻樑,水蔥般的人兒,竟是個嬌俏可喜的姑娘! 接著又走出一位冷艷麗人,青絲如瀑、白衣勝雪,孤高如冰山雪峰,清清亮亮的眼神透著寒意。
眾人驚愕莫名。
此次平倭援朝實乃國戰,一戰而定中華朝鮮日本三國之格局,是以朝廷徵調當世五大名將、集傾國之精銳,將鏖戰於朝鮮三千里河山,以圖重收三都、廓清八道。
不料素有知兵之稱、曾立下赫赫殊勛的督師秦林,竟攜美姬同車而來,豈不是將國戰視作兒戲么? 兩名美姬左右站定,秦督師才不慌不忙的走出。
“恭迎欽差督師秦侯爺!”朝鮮君臣、遼東文武高呼相迎,人人忍不住偷眼看去。
但見這位爵爺年紀二十多歲不到三十,戴展翅烏紗,穿江牙海水蟒袍,腰系九龍玉帶,腳穿朱履,便如此倒也罷了,偏生腰帶上掛著香囊、扇套、漢玉環佩,叮叮噹噹一大堆,手中輕搖撒金摺扇,年輕的臉上掛著副賊忒兮兮的壞笑。
秦林嘩的一下收起摺扇,在手心裡拍了拍,抱著扇子拱拱手:“諸位,都起來吧。
” 眾人眼珠子嘩啦啦碎了一地,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督師?要不是遼陽到京師絕非一日可至,簡直要懷疑他昨天是不是在勾欄衚衕哪位紅倌人床上歇了整夜,趕天明剛走出青樓大門口。
沒奈何,李昖控背躬身走上兩步,作為亡國之君,秦督師過來幫他收復江山,總要客氣幾句。
誰知秦林像沒看到李昖似的,極目遠眺看了一圈,然後摺扇在那冷艷美人的香肩上輕輕一點,朗聲笑道:“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櫳慢捻,淚珠盈睫。
誒,這遼陽風物,果然與京師大異其趣嘛!” 李昖一口血就涌到了喉嚨口,得,敢情這位是帶著姬妾過來遊山玩水的。
接下來的幾天里,秦林的所作所為,頗符合眾人對他的觀感,每天帶著兩位美人到處遊玩,高句麗所築的燕州古城、金代所建的白塔,遼陽的名勝古迹被他走了個遍,到夜裡還要聽曲看戲,那嬌俏美人喜歡吃甜食,秦督師又急令地方官去採買本地特產的塔糖和香水梨乾。
至於打仗的事情嘛,督師大人一點兒也不著急,且不提鄧子龍、劉綎等部還在長途跋涉,就連離得近的薊鎮戚繼光、遼東鎮李如松,大軍遲遲未動,秦督師也沒發半張火牌去催催。
遼陽方面倒是一點不著急,楊紹勛、祖承訓、佟養正等將官樂得清閑,朝鮮義軍紛起,李舜臣又在海上打了幾個勝仗,這些力量給日軍造成的損失有限,但日軍本身已成強弩之末,沒有經過較長時間的休整準備,斷無可能越過鴨綠江北犯。
朝鮮君臣就快急瘋了,李山海、柳成龍和尹斗壽跑了趟京師,付出不小的代價才把秦林這尊大神請到遼陽,結果一連好幾天什麼動作都沒有,他們就吃不住勁兒了,每天到欽差行轅三請四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