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1396節

老太后早年把心思全放在倆兒子身上,尤其是萬曆身上,對女兒幾乎不聞不問,等到權勢成了過眼雲煙,青燈古佛常相伴之時,終於明白了女兒的好,身為母親的愧疚自不堪言。
挑個夫婿,偏偏又是個癆病鬼,還沒過門就死了,叫永寧活活守瞭望門寡,李太后心中後悔那是不消說的,永寧經常跟著徐辛夷出宮散散心,老太后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後頭弄出這件有損名節的事情,李太后本不是讀了滿腦子聖賢書的什麼才女,而是市井小門小戶出來的女子,她第一反應就是怎麼將錯就錯,把秦林招成駙馬,不但事情遮掩過去,女兒的終身也有了著落。
事到如今,秦林既不鬆口,女兒的態度也頗為堅定,李太后無計可施,也只能由得他們去了。
可怎麼把事情辦成呢?就連貴為天子母后的李娘娘,也犯了難。
永寧順勢站了起來,聽得母親鬆口,已低著頭抿著嘴兒輕輕笑:“母后何不問問、問問外面那位。
” 說罷,她已扭過小臉兒,不敢看著母后。
李太后以手加額:“母后糊塗了,怎麼忘了那鬼靈精?他造的孽,他自己想主意!哼,女生外向,你倒會幫他說話,你去叫他起來吧。
” 解鈴還需系鈴人,秦林多少鬼主意啊,他來想辦法正是理所應當。
永寧頓時面露喜色,雙手提起絲棉長襖裙的下擺,一溜小碎步去了正殿。
李太后再次無語,女兒這個樣子,還想和秦林拗拗價錢? 生米煮成熟飯嘍…… 伴隨著細碎的腳步聲,永寧走到正殿,細聲細氣地叫道:“秦、秦姐夫!” 這個小姨妹果然可愛,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叫姐夫呢! 秦林忍俊不禁,站起來揉揉膝蓋,指了指後殿那邊:“太後娘娘?” 嗯,永寧紅著小臉兒點點頭,然後轉身在前面領路,低著頭不敢再看秦林一眼,羞得跟什麼似的。
再見李太后,這番秦林舉動不同了,結結實實地磕頭:“小婿拜見岳母大人!” 你這廝……李太后啼笑皆非,對秦林徹底沒了脾氣,天底下有臉皮這麼厚的人嗎? 太后沒好氣地努努嘴:“起來吧!哀家這個女兒命薄,不知怎的就上了你的當……事到如今也說不得了,你們既然做出事來,她長久待在宮裡也不妥當……哼,總之一切著落在你身上!” 永寧雙手搓著衣角,臉兒紅紅的,眼睛盯著自己腳尖,不敢往秦林那邊飄一下。
秦林倒是篤定得很,胸有成竹地拱拱手:“此事如何善後,小婿倒有個主意,不過只敢告訴岳母大人,斷不敢說與太後娘娘聽。
” 李太后也不客氣了,直截了當地道:“賢婿歪纏什麼?只管說來。
” 秦林如此如彼地說了一通,李太后臉色陰晴不定,永寧一會兒咬嘴唇,一會兒偷瞧著秦林抿嘴兒直樂。
“罷罷罷,荒唐事,荒唐了!”李太后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秦林告辭退下,趁老太后沒注意,眼神在永寧身上扎紮實實地溜了一圈,臊得小姨妹嬌羞滿面,壞姐夫才轉身離去。
李太後為什麼沒注意?她扳著手指頭算賬呢:“永寧,你表姐徐辛夷是個好的,那個女醫仙想來也不作怪,獨獨張師傅府上那位千金恐怕不好惹,你不做大婦,總歸要被欺負!” 得勒,老太后倒是見事明白,已經未雨綢繆,開始替女兒盤算將來啦! …… 秦林前腳離開慈寧宮,緊接著永寧就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
事實上永寧前幾天回宮之後被李太后發現端倪,就開始“生病”,老太后讓她用這種辦法先遮掩一下,免得有心人瞧出什麼破綻。
但那時候,永寧只是待在自己房間里不怎麼出門,但凡出門就遮蓋嚴實,另外再找御膳房拿過了幾份祛寒除濕的葯膳,就算是養病了。
裝裝樣子而已。
可現在她的病就嚴重了,見天的躺在床上起不來,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里裡外外服侍的宮女,比如最貼心的惜畫,人前人後說到公主就開始抹眼淚,竟像是沉痾不起的架勢。
就連皇兄萬曆都被驚動了,陛下得知消息,特意在早朝之後前來探視妹子。
剛進小院,萬曆就眉頭大皺,一股子苦苦的中藥味道鑽進鼻孔,那苦味兒熏得人頭疼。
眾宮女慌忙跪迎。
張鯨在後頭跟著,心事重重的:永寧病得這麼厲害,恐怕和雪地里待那晚有很大關係,嬌滴滴花骨朵似的人兒,經得起那般折騰?萬一她臨死什麼都不顧,把咱家告一狀,只怕不妙。
主僕走進睡房,頓時吃了一驚,但見永寧病懨懨地躺在雕花床上,蓋著厚厚的幾重被子,瓜子臉是蠟黃的,本來瘦削的雙頰更是深陷進去,水汪汪的眼睛失去了神采。
永寧掙扎著要起身,被萬曆輕輕摁了回去。
“皇妹,何至於斯,何至於斯?”萬曆曉得情況不妙,頓時長吁短嘆,畢竟是一母同胞的嫡親妹妹,雖然之前不怎麼關心,見她病勢沉重,心中確實酸楚,又問道:“御醫來看過了嗎?” 惜畫趕緊跪下:“回陛下,黃太醫來看過兩次了。
” 萬曆把手一擺:“黃太醫頂得什麼事?傳太醫院使!” 不多時,現任太醫院使匆匆趕到,這位先生朝著永寧磕頭,道聲不恭,然後才用手指頭搭在永寧細細的手腕上診脈。
太醫院使又看了看公主面相,才道:“脈象浮緊,細微幾不可辨,此風邪寒毒入侵之症,本無大礙,可惜公主身體嬌弱,本來陽氣不足而陰氣虛寒,是以內外感應,有這一場大病,只要悉心調理,理應痊癒。
” 萬曆卻曉得慣例,太醫在病人面前都是說好的,要離開房間才說真話,便走出門外,朝太醫院使招了招手。
太醫院使出門就跪在了地上,滿頭滿臉都是汗水,先砰砰砰磕了三記響頭,才苦著臉道:“病入膏肓,不可救也,臣只能聽天命、盡人事。
” 萬曆閉上眼睛,仰天長吁一口氣,拂袖而去。
張鯨緊隨其後,倒是有點慶幸,剛才生怕永寧在皇帝面前告狀呢。
良久,太醫院使收拾東西出宮,半路上沒人,搖了搖頭自言自語:“秦賢侄交待的這件事說來潑天,沒想到我李建方也有欺君的膽量……說不得,說不得也!”第七卷 【東山再起】 第一〇七六章 真假藥方 永寧長公主朱堯媖卧病在床,病勢一天比一天沉重,太醫院使李建方率眾多御醫,奉萬曆之命悉心調治,然而永寧自幼身體嬌弱,為虛寒之體,此次外感風邪寒毒入侵,已病入膏肓,藥石無效了。
成國公朱應楨之妻入宮朝覲太后,推薦武昌伯秦林之妻、槿黛女醫館館主李青黛入宮施治,永寧病勢稍有和緩,不料三天後情況急轉直下,口中連連嘔血、呼吸氣若遊絲,大去之期不遠矣。
深宮中一位弱女子的生老病死,便如牆角里一朵小花的綻開與凋謝,吸引不了太多的注意力,文人們得到消息之後恐怕興奮還多於感傷,深宮幽怨、芳華早逝,美麗而短暫的一生,是多麼值得吟哦的題材呀!至於辭章優美的翰林文學之臣,則為公主下葬時用的壙志,開始尋章摘句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