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勛送了秦林一筆厚禮,坐在花廳上東扯西拉,說些不著邊際的廢話,徐文長時不時擺出世兄的架子教訓他,叫他勤學苦讀,方不負陽明先生赫赫聲名,如果學文不成,或可改學武,同樣可以建功立業。
新建伯脾氣挺好,一直笑嘻嘻地洗耳恭聽。
可惜以秦林的眼力,立馬看出這傢伙純粹左耳進右耳出,只怕半個字都沒往心裡去。
徐文長老成精了的,如何瞧不出來?略盡人事而已。
門房又來通傳,這次真是李如松到了。
秦林見了李如松,待會兒就要去找徐廷輔、常胤緒他們,可以把王承勛帶著一塊去,也算替這個爹不疼娘不愛的新建伯通通聲氣。
哪曉得王承勛聽說李如松要來,彷彿認定秦林這個東廠督主勾結外臣,裡頭有什麼秘密似的,站起來誠惶誠恐的告退:“督主日理萬機,李將軍到此必有軍國重事,小伯不便在這裡攪擾,這就告辭,這就告辭。
” 瞧這話說的,好像秦林有啥陰謀詭計呢!秦林聽了愕然,皺皺眉:“伯爺似乎不必急著走吧?待會兒還有幾位都門紈絝……” 王承勛一個字也沒聽進去,一個勁兒地打躬作揖:“不勞遠送,督主請留步……” 秦林和徐文長留都留不住,王承勛飛也似的走了,這傢伙還真是四六不著調啊! 李如鬆氣度端嚴,穿著簇新的正紅色武官袍服,上來就行禮:“末將拜見秦督主,常聞東李西麻皆不如秦一槍,督主威風凜凜,見面勝似聞名!” 是了,原來在這裡呢!秦林和徐文長相顧一笑,李如松還真是驕傲得很哪。
一直以來,李如松見著秦林都有點疏遠,原來就是為了這句話,九邊將士紛傳的“俞龍戚虎鄧神槍、東李西麻劉大刀,皆不如秦林秦一槍”。
大明朝如今最有名的六員名將,正好兩兩相對,其中俞龍戚虎同為帥才,遼東李家、宣大麻家是將門,鄧子龍和劉綎則是出名的勇將。
俞大猷死了,讓兒子俞咨皋拜在秦林門下;戚繼光從不吝惜對秦林的頌揚,旁人只要問起,戚帥總是貶己褒人,說秦賢弟勝愚兄百倍;秦林促成四路出塞抵定土默川,麻家將的麻貴親手替秦林牽馬,有這麼幾齣,那句口訣當然越傳越廣。
可李如松不服氣啊,我遼東李家為大明朝立下多少殊勛,怎麼就不如秦林了呢?第七卷 【東山再起】 第九八一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李家將在遼東威福自專、奢侈無度,大有唐末藩鎮割據之勢,轟轟烈烈尤甚過世鎮雲南的黔國公沐家、東南柱石的魏國公徐家,實為明朝數百年之異數,絕無僅有。
可這一切,都是李家將拿血汗甚至性命拼出來的,在遼東苦寒之地和蒙古人女真人血戰大小百餘場,屢挫強敵、陣斬胡酋無數,開疆七百里,其間也曾衝風冒雪出塞外、也曾披星戴月追虜騎,更多時候是頂著遮天蓋日的箭雨,和漫山遍野的諸部控弦之士浴血廝殺! 李如松,是李成梁的長子,血火廝殺中成長起來的將門虎子,他比戚繼光、麻貴都要年輕,也更加鋒芒畢露! 秦林之前也見過不少名帥勇將,俞大猷崖岸自高、不為五斗米折腰;戚繼光則外表樸實如老農,為了報效家國,寧肯摧眉折腰事權貴,自污聲名而不悔;麻貴治軍嚴謹、鄧子龍老當益壯,俱為一時之良將。
不過,這些名帥良將全都歷經官場沉浮,背負了太沉重的東西,歲月的磨礪讓他們更像藏鋒的寶劍、歸鞘的利刃,輕易不肯將鋒銳示人,恰逢其會才稍露崢嶸。
唯有今天見到的李如松,李家在遼東樹大根深,他平生未曾受過摧折,被遼東的風雪淬鍊得鋒銳異常,站在那裡身形挺拔,便如高山上的一顆青松,英風銳氣不肯讓人,又好似一柄出鞘的寶刀,寒光爍爍! 李如松既有驕傲的實力,也有驕傲的資格,背靠遼東李家這棵大樹,就算一時蟄伏,遲早有出頭之日,像他這樣的人,現在的秦林還不可能留為己用…… 秦林笑嘻嘻地踏上一步,與李如松行了平禮,不亢不卑地道:“將軍言重了,什麼秦一槍,也就在這都門之中縱橫捭闔,掙得些許浮名。
將軍父子在邊關一刀一槍拼出來的聲威,那才叫做如雷貫耳。
” 徐文長在旁邊揪著山羊鬍子偷笑,秦督主這話說得漂亮,老夫那徒弟就吃這套。
可不是嘛,秦林如果刻意折節下交,反而近乎虛偽,對李如松這種驕傲的人來說無異於侮辱,相反,他要是擺出高高在上的架勢,李如松又不是戚繼光,非得在邊鎮上殺敵報國一展平生之志,人家搞毛了一拍屁股回遼東,混吃等死都能繼承老爹李成梁的寧遠伯爵位,何況李家在遼東和藩鎮差不多,有老爹提攜,李如松沙場建功的機會還能少了? 秦林這般說,就把李如松擺在了平等的位置上,意思是你李家在遼東是大拿,但在京師裡頭,還是我秦督主的“浮名”要稍微管用一些。
果然李如松聽了心頭一松,本來有些勉強的笑容也變得自然了許多:“哪裡哪裡,督主過謙,末將在遼東亦曾聽聞督主大名……些小禮物不成敬意,秦督主隨手賞人吧。
” 李如松從袖子里掏出一份禮單,雙手呈給秦林。
這“薄禮”的分量可有點重,遼參十斤、東珠一斛、鹿茸百枝、貂皮百張,秦林接在手裡就暗笑,看來李家打仗厲害,撈錢的本事也不差。
秦林自是來者不拒,笑嘻嘻地收下禮單。
“都是爽快人,你們倆就別客氣啦,我老頭子曬在太陽底下,熬人油呢?”徐文長打個哈哈,又居中寒暄兩句,委婉說了李如松的處境。
李如松對徐文長頗為感激,暗道還是徐老師偏幫自己這徒弟。
殊不知徐老頭子早把徒弟出賣了,在秦林跟前一五一十竹筒倒豆子,只差把李如松小時候尿床的事情都給抖摟出來…… 抿了幾口香茶,秦林就帶李如松去找朱應楨、徐廷輔、常胤緒這群勛貴子弟,李如松格外感激,他李家雖然崛起很快,但和正牌勛貴還差著不少,寧遠伯的招牌還遠遠比不上定國公、懷遠侯,能和這些武勛世家結交結交,不管是對李如松本人,還是對整個李家都有益無害。
徐廷輔一群人在天外天大吹大擂,設席面借口請常胤緒,實則招待秦林,結果看到秦林沒帶徐辛夷,倒帶了個虎虎生威的李如松。
瞧著眾人頗為驚訝,秦林笑著抖了抖衣袖:“怎麼,就不許本督甩開你們那位大小姐,也洒脫一下?” “哪、哪能呢?”徐廷輔格外高興,湊上去小聲道:“小姑姑沒來,愚侄慶幸還來不及。
” 常胤緒也哈哈地笑,比起動不動揮拳頭瞪眼睛的徐大小姐,秦林可隨和多了,他睜圓了牛眼:“大小姐沒來,咱們正好鬧一鬧,我說秦兄也是的,幹嘛把頭母老虎帶著?” 登時就有人笑起來:“小常,你敢把這話當著督主二夫人說一遍?仔細你那幾顆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