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魂俠影修改版 - 第1389節

地藏再清聲一喝,口吐梵音真言,碎石重新聚合成佛塔。
見自己的密咒被對方輕描淡寫地瓦解,波旬立即提升功力,邪唱梵音脫口而出:“無相劫難,無念色空,無心般若,無氣釋迷。
” 邪佛口誦異端梵音,音波所及之處地裂山崩,聲聲念誦隱然所生無邊宏力,足以將敵人碎腦裂心,震散魂魄。
面對邪佛催命梵音,地藏則口誦真言以抗:“唵,缽啰末鄰陀寧,娑婆訶!” 雖是怪異拗口的言辭,但卻隱含難測禪機佛學,既有慈悲度世之意,亦有伏魔驅邪之能,既是恕罪之聲,亦是大願之音。
末法梵音對上大願真言,各自散出恢弘玄力,相互交碰,戰得難解難分。
自己藉借地勢成陣,任不能取下對手,久戰之下已然令得波旬心生不耐,大喝一聲,祭出千面萬手惡佛相,只看惡佛萬手舞動,千面獰笑,將四方血氣凝聚,摒萬佛弘法,結成天地慾念,增強陣術極元。
地藏法眼一睜,窺得變陣之虛實,暗忖道:“波旬以萬僧血氣為根本,在此基礎上凝聚天地眾生之慾念成陣。
” 隨著陣法生變,波旬密咒更是響徹雲霄:“眾生在世便有慾望,本座以僧血為引,結集眾生五欲而成陣,便是囊括大千,包含空明,地藏大願不是要渡盡眾生嗎,那便來渡此這眾生慾念,替眾生捨棄慾望,修成無色境界!” 眾生慾念縱橫交錯,地藏所見竟是五毒劫數,罪愆污穢。
慾念縱橫,竟開始引誘地藏心魔,試圖喚起昔日愆僧魔身,引其走火入魔,但地藏卻是不動如山,心若止水,僅僅微嘆一聲道:“善惡並存乃是天道運數,眾生之念豈會如此骯髒?波旬,你莫要以偏概全,忤逆天數!” 波旬哈哈笑道:“眾生在世,便存有五妙欲,亦稱五妙色,是謂財、色、名、食、睡,以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引起的五種情慾,而五欲交纏,孕生諸般罪過業力,這也便是紅塵煩惱根源,吾等佛修者便是要摒五欲,達至色界,甚至無色界,修成功德正果。
但世間佛修者何止千萬,千百年來能祛除五欲,修成無色功德者有何幾人!” 地藏道:“修業佛途,困苦重重,豈能一撮而就!” 波旬笑道:“然也,就連一心證道的佛者也難以摒棄五欲,更勿論那些紅塵翻滾的世人,你那度盡眾生的願望不過是個笑話!” 波旬深諧佛法,以欲成陣,借題發揮,便是要在心神上打擊地藏,令其宏願決心產生一絲裂痕,製造破綻。
地藏道:“欲者非惡也!世事有陰必有陽,慾念可令人墮落沉淪,也可叫人奮發向上,正是雙面刃,就看如何使用,取決於是慾念支配人心,還是人心駕馭慾念。
” 波旬哼道:“笑話,人心若能駕馭慾念,時間又何來貪嗔痴怒!” 地藏道:“慾念若是完全支配人心,這漫漫紅塵何來欣欣向榮!” 波旬言語為之一塞,只聞地藏繼續說道:“無欲便無求,有欲便有求,有求則有變,變則通,通則明,世間萬物方可欣欣向榮。
財欲令人發憤圖強,以求富貴,令得世間更加繁榮,波旬你早已修成五神通,可窺過去未來,自然可見到上古荒漠時期的人類生活,那是何等貧瘠何等困苦,而如今人世卻是另一幅景象!” 波旬反駁道:“追求財欲,滋生貪念,從而唯利是圖,世間何其多的奸佞商人,貪官污吏!” 地藏道:“貪財並惡,世間好事與壞事不外乎結果二字,若是一人懷著噁心行善事,那便是善,若是懷著善心而行惡事,即為惡。
奸商貪官雖令人不齒,但總有人對世間繁榮做出貢獻,只要他們掙錢之時未傷害他人,貪財又何妨?” 波旬為之一愣,又道:“色慾何解也?世人貪圖色相,縱情歡欲,荒淫無道,難道這色慾也是好?” 地藏道:“雌雄歡愛本是天經地義,陰陽交合繁衍後代,若無色慾,人早已滅絕,不存於世,同理走獸飛禽亦因色慾而得以延續。
” 波旬道:“縱情色慾,掏空身子,更有甚者忤逆倫常,逆倫歡愛,難不成你也說這些是善果?” 地藏道:“所謂縱情歡欲亦要針對不同的人而言,有的人精力旺盛,多妻多妾亦不無壞處,而逆倫歡愛亦是針對不同的情況,只要雙方你情我願,外人何須干涉,何必多言!同理,名、食、睡皆是人性本然,正是餓了便要吃,困了便要睡,並無善惡之分,只看如何把握!” 波旬道:“照你這般說來,那佛門所定之戒律,戒色戒酒戒貪嗔痴怒,便是廢話了?” 地藏道:“戒律非絕對去除人性,而是給修行之人提一約束,戒過度,凡事量力而為,莫要縱情自身。
佛修者動心還俗的例子也是不少,而佛法有雲,眾生皆平等,修得正果者也並非全是佛者,其中也有不少市井之徒。
” 波旬怒道:“荒謬,市井粗人如何證得正果!” 地藏道:“市井之徒又如何,只要他們關愛妻兒,孝順父母,友愛鄉里,他們便已經種下善果,便有成佛之機緣。
” 波旬心神為之一顫,心靈竟出現一絲空隙。
地藏道:“佛也有欲,佛之宏願便是普度眾生,這便是佛之所求,佛之所欲!” 波旬怒道:“荒謬,荒謬之極,歪理邪說!” 地藏反問一句道:“波旬,你是佛嗎?” 波旬微微一愣,哼道:“吾乃終結末法,開創新佛法之聖者,自然是佛!” 地藏笑道:“既然要開創新佛法,那這是不是所求所欲呢?” 波旬頓時愣住了,若回答是,他便等於證明了地藏的“欲者非惡” 的觀點,但若回答不是,那就等於否認自己非佛。
這一輪的禪機交鋒,波旬算是輸得一敗塗地,心靈之上已然出現破綻。
文爭落敗,波旬催武相向,大喝一聲,渡劫佛元抽吸萬僧血氣,結合諸般慾念,化作欲界六重天,地藏立即陷入虛空萬劫,擺脫不得。
血氣凝聚,再現千面惡佛,萬手亂舞,誓要地藏埋骨山崖,擊碎大願。
地藏不慌不忙,禪杖一轉,周身華光流轉,法相蛻變,原本的一身破舊僧袍變成莊嚴華貴的金裝,只看地藏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現出一副瓔珞裝飾的天人相,端的是莊嚴神聖,萬邪莫侵,千面惡佛的血海萬手竟全被地藏身上的華光震開,難以靠近。
地藏原本的破舊衣衫便是象徵著末法之世,而此刻現出七寶璨然的法相則預示著堅守初心於末法,教化世人等待正法盛世的心愿。
波旬見無從取敵,便下令地風尊者出手,兩大尊者從殿宇中奔襲而出,借著瀰漫血氣掩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同時攻擊地藏。
地尊者掌勢雄沉無匹,風尊者身法快疾難辨,此刻兩人同時出手,可謂是力與速的結合,若防守重掌便難逃迅風偷襲,若顧忌風速則難擋地勢雄力。
地藏但仍舊平和淡笑,袖袍一抖,雙掌齊出,一掌輕若無力,飄忽若神,正是針對風快而出,另一掌勢大力沉,宛若海濤,正是對方地尊者,只看他分使兩種不同勁力,遊刃有餘,輕鬆封住兩大尊者的厲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