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全集 - 第2295節

張無忌忙扶他起來道:“前輩如此,如何敢當!”麻尋天道:“我叫化子是一個老實小氣的川人,原不懂得什麼客套,便是張公子口口聲聲地叫我老叫化子前輩後輩的我都不知該如何回絕才好!但這次關係到丐幫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怎不教我感激萬分!?”說著當真濁淚滾滾而下。
周顛一直忍著沒有出聲,這時見麻尋天落下淚來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對他周顛來說,丐幫縱然全幫覆滅也不打緊。
麻尋天抹淚道:“老叫化一時失態,倒叫周兄笑話了。
不過大義當前,個人的一點虛名榮辱又算得了什麼?我便有一事相求,實盼張公子能夠應允!”張無忌道:“但說無妨。
”麻尋天道:“請張公子屈尊做丐幫新幫主!統領丐幫群雄!”說到此處又抱拳跪倒在地。
張無忌一時間只感兩隻耳朵嗡嗡作響,張大了口驚呼而出:“啊!”周顛便如聽到了天底下最最可笑的事一樣笑得捶胸頓足,上氣不接下氣,道:“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我家教主連堂堂的明教教主、堂堂的開國君主都不願去做,還會去做你那什麼丐幫幫主?統領一群噁心疤瘌的叫化子?真是笑死人了!哈哈哈哈……”麻尋天臉上滾熱,道:“老叫化原也不敢做此非分之想,但思之天下,並無一人可當此重任!張公子仁俠重義,武藝高強,實乃上上人選!”張無忌連連搖手,道:“前輩若有其他差遣,我張無忌定當竭盡全力,但做那丐幫幫主之位的事實難從命!請前輩另請高明!”麻尋天又求懇了幾句,見張無忌態度堅決,也就作罷了。
但承了楊姊姊的恩情,不能負她所託,丐幫有難張無忌絕對是不能袖手不理的,想到那個小女孩史紅石小小年紀便當此大難,也不由得替她擔心。
不過找敏妹也是在這段時間裡,如果順利的話當可有時間趕到丐幫總舵,但如果不能順利呢?張無忌當即停了下來寫了一封書信交給了麻尋天道:“在下內子有難,不能不顧,我此去以後若能趕得上臘月二十三前往貴幫總舵,定當鼎力相助貴幫抵禦外敵,但在下此去能否在貴幫事發之前辦完私事實在難說,我這裡寫了一封書信,請前輩順路帶去武當,交給我俞二伯,武當四俠俠義為懷,又念在大家武林一脈,必會施以援手的。
”武當四俠武功高強,個個都強於斷了一臂的方東白,這一點麻尋天心中有數,但接了信后滿臉的沮喪之色仍見於言表。
張無忌知他恥於求人,微微一笑道:“江湖中人相互助拳甚為平常,再說衡量輕重之下,區區小節,麻前輩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麻尋天仰天哈哈一笑,道:“多謝張公子美意!丐幫大難之下,內部雖然不和,但教幫中只要尚且活著幾個有血性的好漢子,神衣門卻也未必便就此把丐幫挑了!”說到此處豪氣頓生,挺胸大步向前。
周顛大聲道:“好漢子!姓周的聽候你的佳音!”麻尋天回首抱了抱拳,道了聲謝,長笑而去。
此去已經到了徐壽輝的地盤,張周二人為了爭取時間,避免麻煩,特意繞過了重重關卡,繞到了宜昌以東的荒郊野外。
這一路上卻見那義軍軍容嚴整,大軍營寨依山傍水,相互呼應,一副訓練有素的模樣。
尤其是江邊的艦船,更是序列分明,排佈於江邊,有門有巷,中藏小船,往來便利,起伏有序,雖是張無忌這等毫不懂水軍布陣的人看了也不由得心下暗贊。
暗暗打聽,原來卻是自陳友諒統帥水軍之後,大加整改,嚴加操練后的結果。
心中又不免暗嘆陳友諒如此人才偏偏人品低下了。
那陳友諒原為漁家出生,自幼便頗有大志,苦讀兵書,於水戰更有見地,投靠徐壽輝之時便助其打了一場長江上的大勝仗,得其賞識,一步步得意起來。
一路上並未見到陳友諒或者徐壽輝出來巡查,張無忌心道此間事一了,當要抽出時間去探視那陳友諒一番,能將他神不知鬼不覺的除去便算了了一樁心事。
想到此處不禁苦笑,自己不是要退隱江湖嗎?怎的卻有這許多事放不下?如此下去何時才能退隱?此後張周二人或乘船或乘馬,一路雖有不少關卡查察的阻礙,但二人武藝高強,或繞行,或硬闖,不一日便過了集慶到了高郵城外五十里。
其時張士誠已在高郵正式建立政權,國號大周,改元天佑,自稱誠王。
他下令放出元時入獄囚犯,免去民逋,徵用儒士,下務農桑令,下州縣興學校令。
前後近一年的時間裡,元廷對張士誠招降數次無果,繼而便不斷的發起進攻,先後有湖廣行省平章政事苟兒、達識貼睦邇、江浙行省參知政事佛家閭會同達識貼睦邇等等進攻張士誠,無不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當時南北義軍雖一度轟轟烈烈,但多得地不能守,元朝軍隊對義軍各個擊破,迫使南北義軍轉入頗為被動的階段。
而張士誠卻在此時崛起於淮東,且佔據運河要道,嚴重影響江南財富和糧食通過運河北運大都,等於掐斷了元廷的財源,因而出兵高郵已迫在眉睫。
是年八月,元順帝命汝陽王察罕特穆爾親自挂帥出師高郵。
察罕特穆爾總制諸王各愛馬、諸省各翼軍馬,董督總兵、領兵大小官將,號稱百萬,出師之盛,從未有過。
察罕特穆爾一路浩浩蕩蕩,至九月底抵達高郵前線,張士誠兵力不濟,連戰皆敗。
《庚申外史》曰:“兵圍郵,日事攻擊,矢石雨注,城中幾不支,日議降附,又恐罪在不赦”。
元軍又連破六合、鹽城、興化等地,高郵城破只在眼前而已。
這時張周二人登上了一座山頂,只見高郵城外旌旗勝雪,營帳鋪天蓋地,將高郵圍了個嚴嚴實實,幾乎望不到邊去,兵士便如同螞蟻般密密麻麻。
心下不由得頗為發愁,如此百萬軍中卻如何尋得趙敏去?總不能直上前去詢問吧,張無忌和汝陽王之間雖親為翁婿,但這個老泰山是否認他卻懸得緊。
大白天是不能輕舉妄動的,張無忌決定二更天后悄悄潛進營去探個虛實。
兩人索性便在那山頂睡了,這一覺直睡到太陽西沉。
兩人自夢中醒來,才吃得幾口乾糧,忽聞山下馬蹄聲驟響,嚇了兩人一跳,忙俯身去看,只見數千騎元軍賓士而過,向高郵方向去了。
張無忌心想元軍忽出奇兵,或對張士誠不利。
雖然張士誠並非明教中人,而且起兵以後曾與明教義軍為爭奪地盤數度交手,殺死殺傷明教義軍不計其數,實為與明教爭奪天下的一大對手。
但張無忌敬他是一個英雄,義軍志士,能據守一座孤城數月,以一當百抵抗元軍數月而不敗,不能不讓人心生佩服。
這時見到元軍反常,心道不能再等了,好歹也要混進去,看他們有何舉動,若有不利於張士誠的奸計,卻還要設法告知城裡。
其時張無忌武功雖高,卻絲毫不懂兵法,他只看到了這一隊元軍如此這般狂沖而去便以為元軍要對張士誠有所舉動,實則卻錯了。
因為即使元軍夜裡要襲城,卻也決不會如此這般派遣數千騎兵於陣外賓士。
張無忌久不見趙敏之下,實在想念得慌,心中一直暗恨太陽下山緩慢,頗有坐立不安之勢,這時見此異狀,便似突然找到了提前出發的理由一般,說來竟不由得很是興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