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78節

有一天,忽然來了幾個內監,帶了五六十名兵丁,擁進府來,把弘皙夫妻兩人一齊捉進京去。
到得宮中,皇帝在內殿升座,把他夫妻兩人提上來親自審問。
那皇帝見了弘皙,不覺無名火冒起了三丈,正要發作,一眼見侄兒媳婦跪在一旁,真是長身玉立,美麗豐潤。
皇帝近來跟著喇嘛和尚玩女人,在女人身上很有些閱歷,他知道那長身肥白的女人玩起來最是受用。
問她年紀,今年三十歲,正是情慾旺盛的時候。
他這時也來不及審問弘皙罪案,忙下座來,親自把瓜爾佳氏扶起。
他也忘了這是侄兒媳婦,兩人竟手拉手地走進宮去。
第二天,聖旨下來,叫弘皙自己回鄭家莊去,又封他做郡王。
弘皙想想父親被人謀死,妻子被人霸佔了去,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覷沒人的時候,便拿寶劍在自己脖子上一抹,一縷陰魂早跟著他父親去了。
雍正皇帝霸佔了侄媳婦以後,朝朝取樂,夜夜尋歡,他高興起來,拉著瓜爾佳氏和貴貴妃到雍和宮看歡喜佛去。
這日恰巧國師領著喇嘛在雍和宮中跳佛,把個雍正皇帝看得心花怒放,什麼叫做“跳佛”?原來喇嘛的規矩,每月揀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領著許多女徒弟到雍和宮去;先在外室把上下衣脫得乾淨,走進宮去,捉對兒在佛座下面交戰。
那些女徒弟,大半是官家女眷,個個長得妖艷萬分;倘然不是妖艷的女人,也夠不上這跳佛的資格。
雍正皇帝看得興起,也脫去衣服加入團體,和那班女徒弟互相追逐,覺得十分快活。
他仗著阿蘇肌丸的力量,便奮勇轉戰,“殺”得那班女徒弟個個討饒。
 那班喇嘛都跪下來,口稱“萬歲神力,人不可及?”從此以後,雍正皇帝有空便到雍和宮去遊玩,倒也把那誅戮功臣的事體擱在腦後。
隔了幾天,忽然有一個浙江總督李衛,秘密上了一本奏章,說江西學政查嗣庭,本科文題是“維民所止”四字。
該大臣平日逆跡多端,此次出題,“維止”二字是取皇上年號“雍正” 二字而去其首,似此罵詛皇上,實屬大逆不道。
雍正皇帝看了這奏章,不覺勃然大怒,立刻下諭:查嗣庭著即革職,解交刑部看管;查該大臣向在內庭行走,后授內閣學士,見其語言虛詐,兼有狼顧之相,料其心術不端,因缺員不得已而派往江西。
今閱“維民所止”題目,心懷怨望、譏刺時事之意不無顯露;想其居心乖張,平日必有記載,著浙江總督李衛就近查抄。
李衛得了這個旨意,便如狼似虎地帶了幾十名兵丁,親自到查家去查抄。
那查老太太被嚇得暈絕過去,查嗣庭的夫人祝氏見了,忙走出院子去喝住那班兵丁,把一家老小救出。
李衛查抄了半天,查不出什麼悖逆的著作;後來在他書箱里搜出一本日記來。
李衛把它拿回衙門去,摹仿他的筆跡,加上許多荒唐的說話,送進京去。
聖旨下來:查嗣庭叛跡昭著,著即正法;長子查傳隆,一併處斬;家屬充軍至黑龍江。
看官,你道這李衛為何和查嗣庭作對?這裡面卻為一個小姐起的,查嗣庭的小姐倩雲,年紀十七歲,長得十分美貌,卻是十分多情的,查嗣庭在家裡又收養一個朋友的孤兒名叫徐玉成的,也長得十分清秀,和倩雲小姐非常親愛;他兩人在私地里已經訂下終身了。
這件事體,倩雲的母親??知道,看看徐玉成這孩子長得不錯,也肯用功讀書,十六歲上已經中了秀才。
後來倩雲小姐美貌的名氣傳說到外面去,人人知道。
這時李衛和查嗣庭在京里做同仁,交情也很好,便託人向查嗣庭求親。
 這查嗣庭回去和夫人一商量,夫人便把女兒的心事說了出來。
查嗣庭愛女心切,也不忍諱拗她,便照實回絕了李家。
誰知那李衛見查嗣庭不願把女兒給他,從此含恨在心,處處尋他的錯處;這查嗣庭又是有傲骨的人,如何肯屈服,便也從此疏談起來。
從疏談而結成冤讎,前幾年查嗣庭也參了李衛一本,只因李衛聖眷正降,卻不能搖動他,如今反被李衛報了仇。
查嗣庭關在刑部監獄里,待到正法的聖旨下來。
查嗣庭已氣死在監獄里;皇帝還不肯饒恕他,拿他戮屍示眾。
那倩雲小姐跟著母親祝氏充軍黑龍江,沿途挨餓受凍,過山渡水,虧得那徐玉成多情,在一旁照料,直送到黑龍江。
徐玉成教讀糊口,養活她母女二人。
自從興了文字獄以後,雍正皇帝便常常留心那班讀書人的著作,卻叮囑一班心腹大臣隨時查察,不多幾天便有陸生梅的文字獄。
這陸生梅是禮部的供事人員,他因為迎合諸王求封建的心理,做了十七篇《通鑒論》。
他文章里說,封建制度如何有益,郡縣制度如何有弊。
便有討好的人,拿他的文章到順承郡王錫保衙門裡去告密。
那順承郡王受了皇帝的託付,正沒有法想,如今得了這《通鑒論》的真實憑據,便鄭重其事地專折入奏,說《通鑒論》盡憤不平之語;其論封建之利,更屬狂悖,顯系誹議朝政,罪大惡極。
雍正皇帝看了這本奏章,十分動怒,立刻下旨:陸生梅邪說亂政,著即在軍前斬首。
誰知這陸生梅才死,那浙江地方又鬧出兩件文字案來,一件是浙江人汪景祺,做了一部《西征隨筆》,書中誹謗朝廷,稱頌年羹堯的地方很多;後來給地方官查出了,上報朝廷,聖旨下來,汪景棋犯了殺頭之罪,妻子充發黑龍江。
另一件是侍講錢名世,他和年羹堯是知交;年羹堯在日,他做了許多稱頌年羹堯的詩,如今被地方官查出了,報進京去。
官旨下來,說他諂媚權貴,革職回 籍。
雍正皇帝又寫了一方“名教罪人”的匾額,叫錢名世去掛在家裡,是羞辱他的意思。
雍正皇帝這種惡辣的舉動,原想鎮壓人心,誰知朝廷越是兇狠,那人心越是憤怒;人心越是憤怒,朝廷的防備越是嚴密。
雍正皇帝在宮中,閑暇的時候,想起還有一個大盜魚殼還沒有除去,終是心頭大患,打聽得他在淮北微山湖一帶出沒,打劫來往客商。
便秘密下道聖旨給兩江總督於清瑞,就近查拿,立即正法。
這於清瑞原是捕盜能手,他得了這聖旨,便私行察訪,他打聽得魚殼原住在微山湖中,他打劫的儘是一班貪官污吏,奸商劣紳。
這魚殼當初原是康熙皇帝請去保護太子胤礽的,後來太子廢了,雍正皇帝也曾去請他過。
他只因感激太子的恩德,不肯幫雍正去謀害太子,便帶了一個女兒,名叫魚娘,住在微山湖裡,專替地方上做些鳴不平的事體。
因此那微山湖左近的百姓十分感激他。
如今朝廷有聖旨下來,要捉拿魚殼,早有人報信給魚殼,魚殼聽了,毫不驚慌,只把他女兒魚娘去寄在一個朋友名叫虯髯公的家裡。
隔了幾天,那兩江總督便親自來見他。
魚殼見了這於清瑞,老實不客氣,說雍正皇帝如何殘暴,自己做的事如何俠義。
這於清瑞因為他是江湖上有名的俠盜。
也不取得罪他,只和他商量聖旨叫他來捉拿的事。
那魚殼一點也不害怕,慷慷慨慨地自己走到江寧提牢里去監禁起來。
過了幾天,江湖上傳說魚殼大盜已被兩江總督從牢里提出來正法了。
這個消息傳到魚娘耳朵里,哭得死去活來;從此以後,她便立志替父親報仇,天天跟著虯髯公練習武藝,這且不去說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