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77節

當時,年羹堯雖死了,卻還有國舅隆科和大學士張廷玉、將軍鄂爾泰等三人在世;他三人都是參與密謀的,雍正皇帝刻 刻在念,總想一齊除去他們,苦得沒有因由。
那時,凡是朝廷外放的大員,皇帝便派一個親信的人暗地裡去充他的幕友或是親隨,監察著那大員的舉動,悄悄地報入宮廷。
內中單說一位河東總督田文鏡,他和鄂爾泰、李敏達一班大臣最是莫逆。
他外放的時候,李敏達薦一位鄔師爺給他田文鏡因為鄔師爺是李敏達薦的,便格外看重他,諸事和他商量。
鄔師爺問田文鏡道:“明公願做一個名臣嗎?”那田文鏡當然說願做一個名臣。
鄔師爺說道 :“東翁即願做一個名臣,我也願做一個名幕 。
”田文鏡問道 :“做名幕怎樣?”鄔師爺道 :“願主公給我大權,諸事任我做去。
莫來顧問 。
”文鏡問 :“先生要做什麼事?” 鄔師爺道 :“我打算替主公上一本奏章,那奏章裡面說的話卻一個字也不許主公知道。
這本奏章一上,主公的大功便告成了。
”田文鏡看他說話很有膽量,便答應了他。
鄔師爺一夜不眠,寫成一本奏章,請田文鏡拜發。
那奏章到了京里,皇帝一看,見是彈劾國舅隆科多的奏本,說他枉法貪贓,庇護年羹堯,又恃功驕橫,私藏玉牒,謀為不軌,種種不法行為。
皇帝看了,正中下懷,便下旨削去降科多官爵,交順承郡王錫保嚴刑審問。
隆科多是擁戴的元勛,他見皇帝翻了臉,如何肯服?當順承郡王審問的時候,他便破口大罵,又把皇帝做郡王的時候如何謀定太子,如何私改遺詔,給他統弘說個痛快。
那順承郡王見他說得太不像話,便也不敢多問,一面把隆科多打入囚牢,一面具題擬奏。
說隆科多種種不法,罪無可恕,擬斬立決。
後來佟太妃知道了,親自去替他哥哥求皇上饒命。
皇帝也念他從前的功勞,饒他一死。
下諭道:念隆科多是先朝的舊臣,免其一死,著於暢春園外築室三間,永遠監禁;妻子家產免與抄沒。
這樣一辦,雍正皇帝又了卻一筆心事。
那田文鏡從此名氣便大起來,皇上傳諭嘉獎,又賞了 他許多珍貴物品;內而廷臣,外而督撫,都見了他害怕。
因為這件事體,田總督又送了鄔師爺一千兩銀子。
鄔師爺見總督重用他,便飛揚跋扈起來,在外面包攬詞訟,占淫民婦,無所不為。
這風聲傳到總督耳朵里,如何能容得,立刻把鄔師爺辭退了。
這鄔師爺走出衙門,也不回家。
便在總督衙門口買一座屋子住下,終日遊山玩水,問柳尋花。
說也奇怪,這田文鏡自從辭退鄔師爺以後,便另請了一位幕友,每逢奏事,總遭駁回,有時還要傳旨申斥。
田文鏡害怕起來,託人依舊去請教這位鄔師爺。
那鄔師爺大搭其架子,不肯再來。
後來經中間人再三說項,鄔先生說出兩個條件來:第一件,不進衙門,在家裡辦公;第二件,每天須送五十兩紋銀元寶一隻。
田總督為保全自己的功名起見,便也沒奈何,一一答應了他。
從此以後,鄔師爺住在家裡,每天見桌上擱著一隻元寶,他便辦公;倘然沒有元寶,他便擱筆。
直到田文鏡逝世,那皇帝的恩典還是十分隆厚,聖旨下來,賜謚端肅,在開封府城裡建立專祠,入祀豫省賢良祠。
後來這位鄔師爺也不知去向。
人家打聽出來,這位鄔師爺原是皇帝派他去監督田總督的。
你想這雍正皇帝的手段,可厲害不厲害? 那時有一位福建按察使王士俊,他進京陛見,臨走的時候,大學士張廷玉薦一個親隨給他。
這王士俊帶他到任上,便十分重視他,那親隨也十分忠心。
光陰似箭,轉眼已是三年;王士俊因有要事要進京去請訓,這親隨便於前三日告辭。
王士俊留著他說 :“你家在京里,我也要進京,俺們一塊兒走,豈不很好?”那親隨笑笑說道 :“不瞞大人說,俺本不是什麼親隨,原是皇上打發俺來暗地察看著大人的;如今大人做了三年按察使,十分清正,俺便先回京去,替大人報告皇上 。
”那王士俊聽了,嚇得連連向這親隨作揖,嘴裡說 :“總、總要老哥照拂。
 ”這個風聲傳出去,那班外任官員個個心驚膽戰,時時防備衙門裡有人在暗地裡臨督他。
鄂爾泰和張廷玉兩人,見隆科多得了罪,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便不覺自危。
張廷玉十分乖巧,即上奏章告老回鄉。
皇帝假意挽留他,張廷玉一再上本告休,皇帝便准了他的奏,又在崇政殿賜宴餞行,在席上,皇帝御筆寫一副“天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的對聯,賞張廷玉拿回家去張掛。
張廷玉回家以後,皇帝要買服他的心,常常拿內帑的銀錢賞他,一賞便是一萬;十年裡面賞了六次,張廷玉屢次辭謝,聖旨下來,說汝父清白傳家,汝遵守家訓,屏絕饋遺,朕不忍令汝以家事縈心。
張廷玉無法可想,在家裡造了一座“賜金園 ”,算是感激皇恩的意思。
張廷玉有一位姊姊姚氏,年輕守寡,頗有智謀,她見雍正皇帝毀滅功臣的手段,知道皇上的心是反覆不定的,便回家和張廷玉說明,把廷玉的家財圖書細軟等物,統統搬到她夫家去。
果然隔了幾年,不出她所料,皇上聖旨下來,著兩江總督查看張廷玉家產,收沒入官。
後來他兄弟親友怕被張廷玉拖累,便大家捐助十萬塊錢,擱在他家裡,待總督來查看,後來兩江總督把十萬家產提存在江寧藩庫里,雖說聖旨下來,發還張廷玉的家產,張廷玉也不敢去具領。
要知後來別的功臣如何遭殃,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破好事大興文字獄 報親仇硬拆鸞鳳儔 卻說那王涵春帶了年羹堯的小公子,晝夜兼程,在路上已聽得說年羹堯降調杭州將軍;過了幾天,又聽說連下十八道聖旨,年羹堯連降了十八級,做了城門官。
到了家裡,又得到年羹堯賜死和兩公子正法的消息。
那小公子也不敢哭泣,不敢上服。
王涵春替他改了名姓,姓黃,名存年。
王涵春家住在揚州半邊街,原是三間平房,如今忽然改造了高樓大廈,王夫人渾身穿著綾羅,家中奴僕成群,牛羊滿廄。
王涵春十分詫異,問他夫人時,原來在三年前王涵春出門以後,年羹堯已派了工匠來替他改造房屋,又在錢莊里存了二十萬銀子,專聽王夫人使用。
如今王涵春把小公子帶回來,依舊把房屋銀錢還給小公子;那小公子再三不肯收受,王涵春無法可想,後來還是王夫人想出一個主意來,把自己一個女兒名叫碧雲的,嫁給小公子,又把小公子招贅在家。
兒婿兩當。
這時又聽得國舅也革了職了,張廷玉也抄了家了,王涵春嘆了一口氣,說道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就是做功臣的應得的報應!但是也太惡辣了 !” 這時,皇帝看看他的對頭人都已死盡,功臣也都滅盡,便可高枕無憂了。
還有一點放心不下的,便是那太子胤礽的兒子,名叫弘皙的,還帶了妻子在北京城外鄭家莊居住。
皇帝怕他有 替父親報仇的心思,因此常常派偵探到他家裡去察看,那胤礽關在牢監里,被雍正皇帝派人用毒藥謀死,叫這弘皙如何不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