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171節

有一天,慈禧太后在宮中和峒元道士閑談,說白雲觀中花園造得很好,只可惜少些字畫。
峒元道士聽了,忙跪下地去磕著頭說,求老佛爺賞幾件字畫。
慈禧太后一時高興,便吩咐李 蓮英磨墨,拿起大筆來寫了一個極大的福字;又拿出平日畫成的一堂花卉畫屏來,一齊賞給峒元道士。
峒元道士又磕頭謝恩,歡歡喜喜地捧著出宮去,交裱畫匠裝裱起來;待裝裱成了,峒元道士又揀了一個日子,在白雲觀里擺下戲酒,把慈禧太后的字畫張掛起來,邀著許多王爺大臣在花園裡吃酒聽戲。
吃酒中間,有一位王爺說起老佛爺每年賞給大臣們的字畫很多,老佛爺雖能寫字作畫,但一個人如何忙得過來?如今裡面賞出來的,除“福”“壽”幾個擘窠大字以外,其餘的小楷字、花鳥畫兒,都是繆太太代寫代畫的。
峒元道士忙問 :“誰是繆太太?”那王爺說道 :“師父卻不知道,宮裡的規矩,內外臣工,除南北兩書房內廷供奉及內務府人員以外,不是官做到二品的,不能賞福字;無論什麼大官,年紀不到五十歲,不能賞壽字。
自從到了俺老佛爺手裡,格外開恩,常常賞著字畫;老佛爺一高興,不論什麼人,都得賞賜親筆的福字、壽字,有時賞賜花鳥畫兒、小楷字兒。
老佛爺從在桐蔭深處當妃子的時侯,原學得一手好字畫;但如今要賞人也太多了,一個人忙不過來,便降下密旨給各省的督撫,叫尋覓能書畫的命婦,選進宮去替老佛爺寫字畫花。
那時四川督撫便把這繆太太悄悄地送進宮了 。
” 繆太太名素筠,原是雲南人。
她丈夫在四川做官,便死在四川地方。
家裡境況很是艱難,繆太太的兒子雖也是一個舉人,但一時也沒有出息。
幸得繆太太能畫惲派花鳥,畫得很是工細;她又能彈琴,又寫得一手《靈飛經》體的小楷,在四川地方,靠著官場中賣她的字畫度日。
如今四川督撫得了老佛爺的密旨,便日夜兼程的,悄悄地把繆太太送進宮去。
老佛爺一見,十分歡喜,便每月給她二百塊錢畫金,在宮中終日代老佛爺寫著字俸。
繆素筠生得身體臃腫,面目闊大;慈禧太后常常拿她 開玩笑,說繆太太的身體好似不倒人兒。
但因繆太太的字畫高明,卻也很看重她;宮裡規矩,凡宮女女官見了太后都要跪拜,獨有這繆太太,太后吩咐得免跪拜。
宮裡上上下下的人都稱她繆太太。
繆太太做人和氣,大家都和她好。
這一天是太后的萬壽,那班妃嬪們要使太后歡喜,預先備了一頂大號的鳳冠。
到了那日,宮裡眾妃嬪都按品大裝起來,便叫宮女也給繆太太裝扮,繆太太果然把披風紅裙、鳳冠霞帔穿戴起來;繆太太身體又生得矮胖,那衣冠又十分寬大,穿戴上了站在地下,越覺得臃腫了。
宮女們都忍著笑,把繆太太扶去拜太后的萬壽。
這時太后正坐在內殿受禮,已有許多滿州福晉格格們一齊大裝了站在太后兩旁。
忽然見繆太太打扮得繡球兒似的一個身體,滾著上來,大家已忍不住要笑了。
只因光緒皇帝站在殿上,大家不敢笑出聲來。
後來皇上出去了,繆太太便爬在當地行禮,望去好似一隻地鱉蟲。
慈禧太后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接著兩旁的貴婦人和妃嬪們也撐不住笑起來了,滿殿只聽得嬌脆的笑聲。
慈禧太后還問誰給她打扮成這個樣兒的,說著,又忍不住笑了一陣。
接著又說 :“今天原是大家歡喜的日子,繆太太伴著咱們玩一天罷 。
”繆太太忙磕頭謝恩。
這一天,繆太太跟著太后逛三海;那三海地方又大,許多妃嬪貴婦跟著太后跑來跑來。
那班滿州婦女都是大腳,還可以支持得,獨這繆太太是小腳,頭上戴的鳳冠又重,走一走,晃一晃。
因為太后的遊興很濃,直逛到天色快晚才回宮,賞了繆太太許多珍貴的東西。
繆太太謝了賞,回到自己屋子裡,真是一步也動不得了。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十四回花明柳暗頤和園 彈雨硝煙高麗宮 卻說慈禧太后自從那天逛三海回宮來,和李蓮英說 :“三海地方許久不曾修理了,坍敗的地方很多。
在前幾年,俺早想叫內務府修理了,只因恭親王說沒有錢,東太后又說不必修理。
直到如今,越發坍敗得厲害了,再不修理,還成個什麼花園呢? ”李蓮英聽了太后的話,忙去報告給軍機大臣知道,那班軍機大臣誰不要討太后的好兒,便大家商量著叫內務大臣出面,大家籌了一筆款子,立刻動工去修理三海。
又怕三海的地方太小,便連舊時從西城到後門的一條大路也包圍了進去,造了兩座高大的白石橋,名叫“金鰲玉蝀 ”。
那三海修理完工,使請太後去遊玩。
太後到了三海一看,果然氣勢闊大,亭台壯麗,便也讚不絕口。
許多親王福晉陪著遊玩,逛了一處又一處。
正逛得高興的時候,忽然慈禧太后又想起從前的圓明園來了,說道:“這三海的地方雖好,如何趕得上圓明園的萬分之一。
可惜先帝也亡故了,圓明園也毀了,再要和先帝在日一般熱鬧,怕也沒有這個日子了 !”慈禧太后說著,止不住掉下眼淚來。
妃嬪們趕忙勸解,護衛著太后回宮來。
李蓮英見太後記念圓明園,心中又有了主意。
第二天,悄悄地跑到軍機處去,和一班大臣商議重興圓明園,叫老佛爺歡喜。
內中有一個軍機大臣說道 :“要重興圓明園,非有四五千 萬銀子不辦;即算把圓明園修理好了,老佛爺進園去遊玩,如今先帝不在了,園中處處都留著傷心的地方,老佛爺也不一定歡喜的。
俺們有這重興圓明園的錢,不如另蓋造一所園子,樣子和圓明園一般闊大;老佛爺在裡面遊玩著,既覺得新鮮別緻,又不致傷了老佛爺的心 。
”當時一班大臣聽了這一番議論,齊聲稱“妙 !”恭親王道 :“俺們老佛爺六十歲萬壽快到了,這一座花園,須在萬壽以前趕造成功,到萬壽的這一天,俺們請老佛爺進園去遊玩一天,也叫老佛爺開開心。
現在是光緒十五年,老佛爺六十萬壽是光緒二十年,在這五年裡面,這花園的工程總可以完成了 。
”眾大臣齊說可以成了。
奕訢又說道 :“若大一座花園,蓋造起來,最少也得一千多萬兩銀子,只是這一笑錢從什麼地方出,難道叫老佛爺自己挖腰包嗎?”奕訢說到這裡,眾大臣一齊低著頭思索起來。
這時李蓮英也坐在一旁,忽然拍一拍掌說道 :“有了!有了 !”眾大臣問他有了什麼好法子。
李蓮英說道 :“俺們不是有每年提出的海軍經費二百萬兩嗎?如今積了已五年,有一千萬兩,咱家想來,俺們中全全是陸地,用不著什麼海軍;便是外國,都是俺們大清朝的臣子,且都是小國,決不敢來侵犯我們天朝的,這海軍簡直沒有什麼用處。
俺們不如把它挪過來,作為蓋造花園的經費,誰敢說一個不字?再有不夠的地方,俺也有一個好法子在這裡,索性借著振興海軍的名目,開一個海軍報效捐,凡是報效海軍經費實銀七千兩的,作一萬兩算,請俺老佛爺賞他一個即選知縣做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