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139節

有一天,忽然白衣庵里來了十數個太監,喝女尼們齊來接駕。
那月真帶領眾徒弟匍匐在地。
過了一會,高軒駟馬,果然皇帝到了。
眾女尼齊呼 :“佛爺萬歲!萬萬歲 !”那皇帝直入內殿里,拜過佛,便高坐炕上,把庵中女尼一一傳呼過來見過。
太監傳話下去,問 :“庵中女尼是否到齊?如有未到的,快快喚出來見駕。
若有半個不字,管叫你白衣庵立刻搗成齏粉 。
” 月真沒奈何,只得上前來跪奏說 :“還有一個新來的徒弟,年 輕怕羞,不諳禮節,怕犯了聖駕 。
”皇上傳旨下去,叫把那徒弟傳呼出來,恕她無罪。
李小姐這時躲在殿後,原聽得親切,心想吾命休矣,不如趁此自盡了罷!一眼看見桌上擱著一柄剪刀,她拿起剪刀,向喉嚨里刺去。
說時遲,那時快,早有三四個太監搶進屋子來,把她剪刀奪去,不由分說,一個人拉著一條臂膀,後面兩個人推著,橫拖豎拽地推上殿來。
這時李家小姐雖已剪去頭髮,但一圈劉海發兒,後面襯著粉頸,前面齊著蛾眉,丰容盛箭,不減從前在金鎖橋下遇見時的風姿。
皇帝看了,禁不住笑逐顏開,說道 :“美人美人,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如今好好的跟朕進宮去罷 。
”那李小姐跪在下面,只有哭泣的份兒,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皇帝看她哭得可憐,又被她美色感動了,便親自走下座來,拿袍袖替她拭乾臉上眼淚,用好言勸慰她,說道 :“朕和你也是前世有緣。
自從那天在金鎖橋下見面以後,害得朕眠思夢想,廢寢忘餐。
如今來喚你,也並不是要硬逼你失身於朕。
朕求美人可憐朕一片痴心,早早跟朕進宮去住著,使朕得每日望見美人的顏色,也心滿意足了。
倘然美人要立志修行,朕也不敢相強;只是這種齷齪狹小的地方,也不是美人可以住得的。
朕圓明園中佛殿很多,美人進園去,愛住在什麼地方修行,便在什麼地方。
朕便打發幾個宮女伺候美人,絕不相強 。
”皇帝這一番話說得溫存體貼,左右侍從的太監們從不曾聽得皇帝說過這種溫柔話,聽了十分詫異。
接著皇帝問 :“外面可曾預備美人坐的車兒? ”大家齊聲答應 :“早巳備齊 。
”皇帝吩咐把這美人好好的扶出去。
李小姐見太監上來扶她,急逃到月真跟前,向月真懷裡躲去。
那月真到了此時,看看也庇護她不得了,便親切地勸慰她一番,又附耳低低地對李小姐說道 :“小姐到了這時候,也倔強不得了。
皇上一動怒,性命便不保。
如今皇上既答應你宮 里去修行,我看這位皇帝也還懂得可憐女孩兒。
只叫小姐立定主意,不肯失志,皇上也無可如何了 。
”李小姐聽了月真的話,心中便打定了一個死宇的念頭,一任他們把她接進宮去。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十八回金蓮點點帝子銷魂 珠喉嚦嚦阿父同調 卻說李家小姐自從進了圓明園以後,咸豐帝吩咐把她安頓在西山佛寺里,又挑選了八個年輕宮女住在寺里侍奉她。
那李小姐到了佛寺里,真的謝卻鉛華,長齋禮佛。
咸豐帝雖有杏花春、牡丹春一班絕色女子陪侍著,但一班濃脂俗粉皇帝也看厭了。
宮中六千粉黛,總趕不上李小姐這種清麗美妙的神韻。
皇帝想起她來,便親自到佛寺里去看望。
那李小姐把皇帝迎進寺去,便自顧自跪倒在佛座前誦讀經卷,一任那班宮女伺候著皇上。
待到皇上傳喚她,她走到跟前,匍匐在地下,再也不肯抬起頭來。
皇帝忍不住了,自己伸手去攙她,她便哭得十分凄涼,口口聲聲說 :“萬歲許賤妾進宮來修行,皇上聖旨想來總可以算得數了 。
”皇帝被她一句話塞住了嘴,一時里卻也反悔不得,只得聽她去。
但是,眼看著這樣一個絕色美人不得到手,心中說不出的煩悶。
後來皇帝賞了她一個“陀羅春”的名字,常常到寺里來和她談談。
陀羅春見皇上沒有逼迫她的意思,便也不和從前一般的冷淡了。
只是有時說起她母親被官府里用刑拷打,死得苦,要求皇上辦那官府的罪。
咸豐便依她,下諭給吏部,著把那官府革了職,充軍到寧古塔去。
陀羅春見報了仇,才把悲傷減輕了些。
便是皇帝幾次來召幸她,她總是抵死不去;逼得她緊些, 她便尋死覓活,拿刀動剪。
咸豐帝也沒奈何她,只得暫時把這條心擱起。
這時,只因皇帝歡迎小腳漢女,那班大臣要討皇帝的好,到蘇、杭、揚州一帶去搜羅了許多小腳姑娘來。
有的尖如束筍,有的小如紅菱,各把裙幅兒高高吊起,露出一雙纖瘦玲瓏的小腳來。
一霎時,圓明園裡花前廊下,都留著纖纖足印。
講到那弓鞋樣兒,越發的斗奇竟巧:有的用紅綠緞子綉鮮艷的花朵兒的;有的鞋口兒上掛著小金鈴兒的;有的把腳底兒挖空了,裡面灌著香屑,走起路來步步生香的。
咸豐帝看在眼裡,真是銷魂動魄。
只苦的宮裡規矩,小腳女子一進宮門便要殺頭。
後來還是崔總管想出一個法子來,推說是宮裡太監不夠差遣時,僱用民間婦女在宮中打更。
這個消息一傳出去,便有許多小戶人家的婦女進宮來受雇。
宮裡定出兩個條件來:第一要年輕;第二要腳小。
又揀那皮膚白凈面貌標緻的,送去在皇帝寢宮前後打更。
那班女人到夜靜更深的時候,都被皇上傳喚進去,一一臨幸,每夜臨幸三人;臨幸過的都有珍寶賞賜。
那格外標緻的,便留在宮裡,封做官嬪。
不上半年,那封宮嬪的漢女,差不多把個圓明園住滿了。
皇帝住在園裡,有許多美人陪伴著,再也不想回宮去了。
照宮裡的規矩:皇帝每年三四月到圓明園避暑,到八月時候到木蘭去打過圍獵回來,便回皇宮。
咸豐這時候每年一過了新年便要搬到園裡去住,直到十月里還不回宮。
非得孝貞后再三上疏請聖駕回宮,他才不得已回宮去過年。
在這三五十日里,他想著園裡一班美人,險些要害起相思病來。
只因皇帝喜歡漢女,那班小腳女子便頓時威風起來,裡面最得寵的要算杏花春和牡丹春。
這兩人在園裡作威作福,那班滿洲妃嬪個個都去奉承她,可憐她們都是皇上挑選秀女的時候選進宮來的,實指望 一朝得寵,門戶生光。
誰知這時皇上迷戀江南美人,把她們一班滿洲少女一起丟在腦後,門庭冷落,簾幕消沉。
大家沒有法兒想,只得來拍四春的馬屁。
內中有一個新進宮來的秀女,名叫蘭兒的,卻是滿洲婦女中出類拔萃的人才。
講她的年紀,正是豆蔻年華;講她的風姿,真是洛神風韻。
輕顰淺笑,裊娜動人。
一進園來,指派在桐蔭深處,從此長門寂寞,冷落紅顏,早晚只聽得笙歌歡笑從隔院傳來。
問時,原來天子正和一班漢女在那裡歌舞作樂。
蘭兒聽了,只得嘆一口氣,從此深閉院門,潛心書畫。
不多幾天,居然寫得一手好草書,又畫得好蘭竹。
你們不要看她小小蘭兒,她是一個極聰明的女了,也是一個極有作為的女子。
她一生的事迹很多,掀波作浪,清朝三四百年天下,也斷送在這宮女手裡。
下文要敘述她的事體很多,做書的一支筆忙不過來,如今趁她在不得意的時候,先把蘭兒的出身敘一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