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之萬壽寺-王小波 - 第35節

在花園的左前方,也就是來賓入口附近,有一座水車,像一個巨大的車輪矗立在那裡,薛嵩用它往平台上汲水。
遺憾的是這水車轉起來很重,這倒不是因為它造得不好,而是因為汲程很高。
薛嵩在水車邊貼了張標語,用水車的口吻寫著“順手轉我一下”,這就是說,他想利用來賓的勞動力。
他自己住在花園後面一座小小的和式房子里,睡在硬木板上,鋪著一張薄薄的草席,枕一個四方形的硬木枕。
只有過最簡樸的生活,才能保持工作的動力。
他喝的是清水,吃芭蕉葉里包著的小包米飯。
而紅線則住在右面一個大亭子里。
這個亭子同時又是一個升降平台,紅線的柚木籠子就放在平台上。
她坐在籠子中央磕瓜子,從一個黑色的釉罐里取出瓜子,把瓜子皮磕在一個白罐子里。
後來她叫道:薛嵩!薛嵩!薛嵩就奔了過來,手裡還拿著修剪花草的剪子。
他把盛瓜子皮的罐子取出來,又放進去一個空罐。
與此同時,紅線坐在棕墊子上磕瓜子,偏著頭看薛嵩,終於忍不住說道:你進不進來?薛嵩眯著眼看紅線(因為總做精細的工作,他已經得了近視眼),看遍了她棕色、有光澤的身體,覺得她真漂亮。
他感到性的衝動,但又抑制了自己,說道:等忙完了就進來。
紅線嘆了一口氣,說道:好吧,你把我放下去。
於是薛嵩搬動了把手,把紅線和她的籠子放下去,降落在車座上。
然後他又去忙自己的事。
他的大手上滿是松香和焊錫的燙傷,因為他總在焊東西。
比方說,焊鐵皮燈罩,或是白鐵煙筒。
這座平台上有一個小小的廚房,他想把炊煙排到遠遠的地方,不要污染眼前的環境。
他還以為紅線乘著車子在下面菜園裡工作,其實遠不是這樣。
她從籠子下面的活門裡鑽了出去,找小妓女去聊大天。
對此不宜橫加責備,因為她還是個孩子嘛──假如這故事是這樣的,就可以解釋夜裡那些刺客走進薛嵩家以後,為什麼會覺得那麼黑。
這是因為他們走在人家的地基底下。
不要說是黑夜,就是在白天,那地方也相當的黑。
這故事還有另一種講法。
那些刺客在薛嵩家裡亂闖,訪問過牛欄、豬圈之後,忽然聽見一個女孩的聲音在說:“大叔,大叔!你門找誰?”他們瞪大了眼睛往四下看,但什麼也看不見,因為實在太黑。
後來,那女孩用責備的口氣說:你們點個亮嘛。
但刺客們卻犯起了猶豫。
眾所周知,刺客不喜歡明火執杖。
刺客頭子想了一下,猛地拍了一下大腿,說道:對!早就該點火!我們人多。
這就是說,既然人多,就該喜歡明火執杖。
我很喜歡這個刺客頭子,因為他有較高的智力──學院派的人一貫如此。
那天夜裡,刺客頭子讓手下人點上火──他們隨身攜帶著盛在竹筒里的火煤,還有小巧的松脂火把,這是走夜路的人必備之物──看到就在他們身邊有一個很大的木籠子,簡直伸手可及,但在沒有亮的時候,他們以為這是一垛柴火。
在籠子中央坐著一個小姑娘。
她的項上、手上和腳上,各帶了一個木枷。
假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三個木枷都是心形的。
脖子上的那一個非常小巧,就如一件飾物,手上和足上的都非常平滑,是愛情的象徵。
這些東西是胡桃木做的,打了蠟。
薛嵩之所以不用柚木,是因為柚木不多,已經不夠用了。
刺客頭子看得沒有那麼仔細,他覺得很氣憤:把一個女孩子關在籠子里,還把她鎖住,這太過分了;也沒問問她是誰,就下令道:把她放出來! 他手下的人撲向籠邊的柵欄,用手去搖撼。
正如這位小姑娘(她就是紅線)微笑著指出的那樣:這沒用,結實著呢。
於是,他們決定用刀。
紅線一看到刀,就說:別動!不準砍!這是我的東西!但有人已經砍了一下,留下了一道刀痕。
不管柚木怎麼硬,都硬不過刀。
還不等他砍第二刀,紅線就撮唇打了一個唿哨。
然後,隨著一陣不詳的嗡嗡聲,無數黃蜂從空而降。
這一點和前一個故事講的一樣。
所不同的是:這個黃蜂窩就在這伙刺客的頭上,只是因為高,他們看不到。
紅線叫他們點起火來,黃蜂受到火光和煙霧的擾動,全都很氣憤,圍著球形的蜂窩團團亂轉,有些已經飛了起來;但那些刺客也沒看見。
這也不怪他們,誰沒事老往天上看。
等到紅線打個唿哨,黃蜂就一起下來螫人。
這一回倒是看到了,但已經有點晚了。
那些黃蜂專螫刺客,不螫紅線,因為她身上亮閃閃的塗了一層蜜蠟。
塗這種東西有兩種好處,第一:塗了皮膚好。
第二,黃蜂遇到她時,以為是自己的表弟蜜蜂,對她就特別友好。
在這個故事裡,紅線相當狡猾。
她讓刺客大叔們點火,完全是有意的。
她看到這夥人在黑地里鬼鬼祟祟,就知道他們不懷好意。
同時又嗅出他們身上沒塗蜜蠟,就想到要讓黃蜂去叮他們。
雖然如此,也不能說她做得不對。
因為他們是來殺她的,讓想殺自己的人吃點苦頭,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 有關薛嵩的家,另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它是一片柚木的大陸,可以在八根木柱上升降──當然,是通過一套極複雜的機構,有滑輪、纜繩、連桿、齒輪,還有蝸輪、蝸桿等等組成。
薛嵩在自己門前轉動一個輪子,輪子帶動整套機構,他的花園和房子,連同地基,就緩緩地升起來。
當然,速度極慢,絕不是人眼可以看出的。
要連轉三天三夜,才能把整個院子升到離地三丈的柱頂。
把它降下來相對要容易得多,但薛嵩輕易不肯把它降下來,怕再升起來太困難。
根據這個說法,那天晚上,刺客們摸進薛嵩的家,馬上就發現在平地上有個孤零零的籠子,紅線睡在裡面。
他們點亮了燈籠火把,把籠子團團圍住,但找不到入口,就問紅線說:你是怎麼進去的?這個小女孩回答得很乾脆:不告訴你們。
她坐在籠子中央的蒲團上磕瓜子,離每一邊都很遠,這樣,想從柵欄縫裡用刀來砍她就是徒勞的了。
那些刺客互相抱怨,為什麼不帶條長槍來,以便用槍從柵欄縫裡刺她;與此同時,他們還抓住柵欄使勁搖撼。
紅線則輕描淡寫地說道:省點勁罷。
柚木的,結實著哪。
那些刺客看到要殺的對象近在咫尺卻殺不到,全都氣壞了。
有人就用刀去砍柚木柵欄,才砍了一下,紅線就變了臉色。
打了一個唿哨。
砍到第二下,紅線尖叫了起來:薛嵩!薛嵩!有人在他們頭頂上應道:幹什麼?紅線叫道:把房子放下來!於是隨著一陣可怕的嘎嘎聲,刺客們頭頂上的天就平拍了下來。
反應快的刺客及時側了一下頭,被砸得頭破血流,摔倒在地。
反應慢的繼續直愣愣地站著,腦袋就被拍進腔子里,腔子又被拍到胯下,只剩下下半身,繼續直愣愣地站著。
對於這件事,必須補充說,房子從頭頂上砸下來,對紅線卻是安全的,因為那柚木房基上有個四方的洞,正好是嚴絲合縫嵌在籠子上。
按照紅線的設想,這房子應該一直降到地面上,把所有的刺客都拍進地里。
但實際上,它降到齊腰高的地方就停住了。
紅線喝道:怎麼回事?薛嵩不好意思地說:卡住了。
滑軌有毛病,總是這樣……紅線說:真沒用!她縱身躍起,甩開了身上的枷鎖(假如有的話),從籠頂上一個暗口鑽了出去,趕去幫薛嵩修理機器。
那些倒在地上未死的刺客就嘆息道:原來入口是在頂上的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