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建後宮 - 第5節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唐·皮日休·《汴河懷古》)若不是楊廣龍舟巡江南做得太過張揚,若不是大隋後生內亂而滅,楊廣修大運河可與大禹論功的事情還會被後人那般批評嗎?皮日休說隋朝運河的開鑿"在隋之民,不勝其害也,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
楊廣倘若知道隋會被滅,恐怕也不敢在自己即位之初就大修工程吧?4.聖人可汗突厥啟人可汗上表隋煬帝楊廣曰:"大隋聖人莫緣可汗憐養,百姓蒙恩,赤心歸服,或南入長城,或住白道。
染干如枯木重起枝葉,枯骨重生皮肉,千世萬世,長與大隋典羊、馬也。
""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
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
"表達對隋朝的尊服。
唐太宗李世民曾被尊為"天可汗",但是這意義肯定是比不上楊廣的"聖人可汗"的,就如秦始皇統一了中國首稱"皇帝",後來的皇帝再統一中國,再自稱皇帝,其意義都無法比得上他。
就在大業元年——楊廣即位的頭年,隋將韋雲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
他率軍進至距契丹大營50里處,突然發起進攻,大敗契丹軍,俘虜其男女4萬餘人。
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強大。
對比前面的興建東都和修大運河,不得不感嘆隋朝的國力之勝,據史料記載,修東都和大運河時除了百姓之外還有大量的士兵,但是在同一年隋朝居然還有餘力去打敗契丹。
不久,與隋朝結為聯盟的突厥在敗了契丹後轉而入侵隋朝內地。
為了鞏固邊防,楊廣下令在隋文帝581年、585年、587年修築長城的基礎上,又相繼兩次修築長城,以固疆防。
公元607年8月,隋煬帝楊廣率甲士50餘萬,馬10萬匹北巡,"旌旗輜重,千里不絕",目的是威服突厥。
隋朝大軍從洛陽出發,經涿郡,再至榆林,達啟民可汗王庭。
沿途歇宿時,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活動房屋"觀風行殿",殿內能容納幾百人,且可隨時裝卸,行殿底下還有輪子滾動。
啟民可汗等酋長視此行殿,"驚以為神,每望御營,十里之外,屈膝稽顙,無敢乘馬"。
隨後楊廣又在啟民可汗王庭召開了3500名部落酋長的會議,並以儀衛大帳向諸部首領誇示,使"諸胡駭悅,爭獻牛羊駝馬數千萬頭"。
楊廣為什麼要北巡呢?楊廣的北巡起到了震懾突厥的作用,從此後突厥可汗以及周邊的高昌、伊吾、党項等相繼來朝。
突厥等國與隋的政治、經濟關係也日益密切。
突厥啟人可汗甚至上表隋煬帝楊廣曰:"大隋聖人莫緣可汗憐養,百姓蒙恩,赤心歸服,或南入長城,或住白道。
染干如枯木重起枝葉,枯骨重生皮肉,千世萬世,長與大隋典羊、馬也。
""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
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
"表達對隋朝的尊服。
唐太宗李世民曾被尊為"天可汗",但是這意義肯定是極不上楊廣的"聖人可汗"的,就如秦始皇統一了中國首稱"皇帝",後來的皇帝再統一中國,再自稱皇帝,其意義都無法比得上他。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楊廣又派軍滅了吐谷渾,開拓疆域數千里,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並實行郡縣制度管理,使之歸入中國統治之下。
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的地方。
隋煬帝前,西域久不通中土,也不聞有事於西域。
直到大業年間,楊廣才派侍御史韋節、司隸從事杜行滿,出使西藩諸國,得瑪瑙杯、佛經、十、獅子皮、火鼠毛而返。
不久后,他又命令聞嘉公裴矩,於武威張掖間掌其事,"往來以引致之,其有君長者44國。
矩因其使者入朝,啗以厚利,令轉相諷喻。
"大業五年(公元609年),楊廣親率大軍從京都長安(今西安)到甘肅隴西巡視,然後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斗拔谷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
楊廣的這次出行絕不是出於遊山玩水那般簡單的理由,歷來皇帝遊玩都是到富庶之地,但是西部自古是大漠邊關,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峽谷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
當時,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大都失散,楊廣本人也遭受到暴風雪的襲擊,一路狼狽不堪,吃盡了苦頭。
這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西巡部隊遠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意義重大。
歷觀整個封建時代的皇帝,只有楊廣一人抵達到西北那麼偏遠的地方。
楊廣西巡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進一步促成了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楊廣到達張掖之後,西域諸少數民族部落,皆佩金玉,被錦朋,焚香奏樂,迎候道左。
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使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
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故而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了中原與西方各個方面的聯繫與交往。
楊廣還在古絲綢之路上進行了萬國博覽會,當時遊人及車馬長達數百里,進一步促進了隋朝與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的暢通,不僅使張掖的國際貿易市場更加繁榮昌盛,還促進了中原一帶貿易市場的興起和發展,如關中的岐州(今陝西鳳翔)、西京長安、東都洛陽等。
從此,西域的高昌、焉香、龜茲、疏勒、于闐、康國、安國、米國、吐火羅等國家的商賈使者來往於長安、洛陽一帶,絡繹不絕。
《隋書》中提到"(大業)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
突厥、新羅、靺鞨、畢大辭、訶咄、傳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靺鞨、訶多、沛汗、龜茲、疏勒、于闐、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國並遣使朝貢。
"這時已經到了隋朝滅亡前夕,但是各國也還臣服於大隋王朝,給隋朝進貢送賀禮。
楊廣除了向西北開拓疆土外,還命人向東南進行了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大隋王朝東南的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區)及台灣等地。
他兵加林邑(今越南湄公河之東、順化以南至西貢之北),屢戰皆捷,俘敵上萬,追過馬援所置銅柱之南,僅八天就攻佔了拔林邑都城,獲其鑄金廟主18枚,刻石紀功而還,然後其地設比景、海陰、林邑三郡,同時他還在海南島上分置儋耳、珠崖、臨振三郡。
楊廣曾說"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他的一心想建立秦皇漢武那樣的霸業,成為歷史上一名有功的皇帝,所以他不斷地擴張自己的領土,壯大自己的勢力,讓隋朝周邊的國家都臣服在自己腳下。
但是楊廣並不滿足陸地上的擴張,他甚至將自己的勢力伸展到了海上的小島上,這小島就是台灣,隋朝時叫流求國。
據《隋書·流求國》所載,那時的台灣當地原住民還停留在原始社會生活階段,只從事漁獵和較原始的農業生產,其耕作方式"先以火燒,而引水灌",雖然懂得燒荒草肥田,引渠水灌溉,但是農具卻頗為原始,是"以石為刃,長尺余,闊數寸,而墾之"。
他們無牛、羊、驢、馬,所以不知道利用畜力來耕作,只養豬、雞等家畜,所種的農作物以稻、粱、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為主,已知道將農產品進行加工,"於木槽中曝海水為鹽,木汁為醉,釀米面為酒"。
他們的文化也很落後,沒有文字,只是"望月盈虧以紀時節,候草榮枯以為年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