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建後宮>章節目錄 背景、資料介紹和作者公告 背景 前言 框架介紹背景、資料介紹和作者公告背景前言框架介紹楊廣:在洶湧的歷史大潮流中,每個人都在努力證明自己的存在就是潮流本身,而決不是被潮流捲起的垃圾,尤其是對於站在社會大變革風口浪尖的人物來說,他們命中注定只能有唯一的選擇――不是領導潮流,就是被潮流吞噬!對於失敗或失意者來說,他們最大的悲哀,就是他們的聰明超過了常識的極限。
長江後浪推前浪。
無數的水滴組成一個又一個洶湧澎湃的浪頭,只有向前,沒有終點,更不會倒退,在這中間,你不能證明哪一個浪頭才是必須的,哪一個浪頭則純屬多餘。
重要的問題是,無數浪頭在岩石面前粉碎,但最後被粉碎的是岩石。
關於隋煬帝楊廣的故事,史上無論是正史還是民間野史,均把此人描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惡棍,幾百年來流傳於民間的俗俚小說,更用各種爭奇鬥豔的字眼,描述隋煬帝這條“色狼”,是如何隨心所欲地玩弄女性,甚至連老爸的、即自己的小老母都不放過。
明朝一部署名齊東野人著的《隋煬帝艷史》,更是把隋宮描繪成紅燈區,是妓寨窟,書中的穢描寫,不亞於《金瓶梅》,其實都是迎合小市民口味的胡編亂造,並不是歷史真實故事。
隋煬帝貴為天子,文筆秀麗,大略雄才,成年累月東奔西跑,國事繁忙,決不可能如井市流氓無賴那般,是一個以獵艷為生的專業戶。
事實上,即使古代對隋煬帝懷有偏見的修史者和嘩眾取寵的小說家,均不能掩蓋這樣一個事實,即煬帝的正妻、皇后蕭氏,一個聰慧有教養的名門貴婦,從14歲結婚,直到煬帝死時,從來沒有遭到楊廣的冷落,而被宮內其他年輕漂亮的妃嬪佳麗所取代。
她始終備極尊榮,受到老公的寵愛,並且在夫亡國滅之後,還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尊重和厚待。
楊廣終生只得3子若干女,相比於歷史上許多百子千孫的所謂“聖君明君”,隋煬帝在女色方面還算比較克制,並不是因女色誤國的棍。
熟知三國時代真實歷史的人,都知道三國歸晉后不過短短二十餘年,天下復又大亂,南北分裂竟長達近400年,其根本原因,就是作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生態基座,長期處於南北分割的狀態。
4000里大運河的疏通,使黃河長江流域兩大經濟版板得以溝通,從此天下板蕩的時間,都不能超過五六十年,這就是隋煬帝的偉大歷史存在,與後世某些人所搞的好大喜功實則勞民傷財的荒唐“運動”,不可同日而言。
翔實的史料表明,隋煬帝楊廣是一個氣吞山河的鬥士,一個瘋狂濫用權力的英雄,一個為實現千秋偉業,以非凡的天賦才幹和百折不回的權力意志,不惜將千百萬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千古一帝”。
隋煬帝其人生平有一句名言:“朕最不喜人諫,當時不殺之,日後必殺之。
”從聰明蓋世到極端自我,從雄才大略到獨夫民賊――這就是隋煬帝人生道路的軌跡。
有關隋煬帝史跡留給後人最大的啟迪,不是作為古代帝王好大喜功和窮奢極欲的本質特性,而是為什麼在中國,只要還有一個人的權力不受制約,所有的制約都等於零?為什麼曾經大有作為的君主,當他們發起瘋來的時候,天下臣民的抗爭方式,永遠只能有“以暴易暴”的唯一選擇?隋煬帝不辭辛勞,立志為自己和後世貢獻一座輝煌的人間天堂,但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卻是一座人間地獄。
楊堅:楊堅,隋朝開國皇帝。
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
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
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一了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
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
文帝在位期間,隋朝開皇年間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人類歷史上農耕文明的顛峰時期。
楊堅是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
被尊為“聖人可汗”。
隋文帝楊堅隋文帝楊堅生於公元541年7月27日(公曆),(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鮮卑賜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羅延。
隋朝開國皇帝,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官至柱國大將軍,封為隨國公,楊堅承襲父爵。
楊堅建立了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大興城),開創了輝煌的“開皇盛世”。
隋文帝第一次實現了中國大範圍內的多民族的統一;他首次實行了一直沿襲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開創了科舉,制定了當時最為先進並影響後世基本立法的律法《開皇律》。
不僅如此,他還開啟了隋唐盛世之門,實現了千古傳頌的“開皇之治”。
隋朝徵發高麗其實前後四次:隋文帝期間一次,隋煬帝年間三次。
581年隋建立后,高句麗王高湯遣使稱臣,被封為高麗王。
到589年隋滅陳后,中國亂世結束。
高湯深知,面對自西晉以來第一個統一而且強大的隋朝,高句麗以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主動出擊是不敢的,只能積極備戰整軍,廣積糧草。
隋文帝聞知極為不滿,責問高湯到:”遼河再廣闊,比長江如何?高麗人再多,能比得上陳國嗎?我如果不是心存仁義的話,責怪你之前的罪行,任命一將軍,能費多少力氣呢?之所以告訴你這個,是允許你改過自新。
希望理解我的用心,你自求多福吧。
”高湯看到詔書,大懼,奉表謝罪后竟然病死了。
其子高元即位,隋繼封其為高麗王。
這個高元不知是沒腦子還是怎麼了,剛即位就率萬餘靺鞨騎兵攻打遼西,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隋文帝大怒,下詔廢高元的官爵,以自己的小兒子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水路兩軍共30萬人攻高麗。
陸路隋軍出渝關(山海關)至遼河,因多雨,道路泥濘,糧草不濟,瘟疫流行軍中,至遼河時已是疲憊之師。
海路隋軍自東萊出海,直趨平壤,突遇大風,船多沉沒。
高麗王惶恐,遣使謝罪。
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於是罷兵。
第一次隋與高句麗的戰爭算是沒真正打起來,但遠征之軍亦十死**。
604年煬帝楊廣即位,這位亡國之君很是能幹,即位之後即修東都洛陽、大運河,南征越南,北巡塞外。
607年煬帝為了向突厥炫耀武力,率大軍50萬,騎兵10萬第一次北巡,遙想此時隋軍軍容之盛,旌旗輜重,千里不絕,甚至於軍中造“行城”,可容納幾百人,下有輪子,遠觀如移動的城堡。
塞外的胡人,遠在10里之外就望風跪迎。
煬帝在東突厥啟民可汗大營中偶然見到了高句麗派到突厥的使者,煬帝對其援引箕子及漢代四郡的事,講了一番高麗自古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命令其回國轉告高麗王自己將於611年再次到涿郡(即北京附近)北巡,命高麗王親自來此朝見,並威脅要率大軍巡遊高麗。
幾年之後,煬帝果真再次北巡,而高麗王根本沒敢來。
煬帝借口沒看見高麗王,以其不尊臣禮為由,下令全國的士兵明年到涿郡集合征討高麗。
612年,煬帝御駕親征,並下討高麗檄文,有曰:“高麗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間,薦食遼東之境朝覲之禮,莫肯躬親拒絕王人,無事君之心”。
各路彙集到涿郡的隋軍人馬已達113萬之眾。
旌旗千里,《隋書》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隋軍第一路人馬出發40天,涿郡的隊尾才走完,隋煬帝的御營就綿延80里之長。
楊廣出師前曾訓示要“弔民伐罪,非為功名”,諸將不得縱兵,不得擅殺,聽候指示,不可擅自作主。
煬帝以此宣揚天朝大國的威儀仁義,襄公之仁,反被高句麗所乘。
隋軍開始很順利,一路皆克。
渡過遼河,在東岸殲滅高句麗軍萬餘人,直抵遼陽城下。
遼陽乃高麗遼東重鎮,在隋軍的猛攻之下,守軍請降,而諸將不敢做主,只好停戰請示。
守軍趁機又填好缺口,修整兵馬再戰,如此竟然有三次之多。
另一路軍隊30萬人由名將宇文述統領,令士兵放棄糧草輕裝前進,繞過遼東諸城,南渡鴨綠江,一日七勝,渡過清川江,直趨平壤城下,但城堅池深,兵又無糧,又凍又餓,宇文述只得退軍,高麗軍自后追擊,諸軍皆潰,至遼東時僅餘2700人。
隋水軍渡海至大同江口登陸,在距平壤60里處擊敗高句麗軍,乘勝以精兵4萬攻城,遭遇伏擊大敗,還者不過數千人。
征高麗兩路皆先勝后敗,煬帝親率大軍亦困于堅城之下,不得已,下令班師。
是為煬帝一征高麗以慘敗告終,隋軍損失30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