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齋 - 第221節

無他,只怕說得多了,會讓宋崇打退堂鼓。
關於自己近年的遭遇,張自然更不會走漏半點風聲。
這兩年他可是典型的印堂發黑,霉運連連,甚至說“掃把星”上身都不為過。
當初在江州,“金主”吳文才死無葬身之地;繼而在蘇州,李逸風橫死荒山野嶺……這都是大出霉頭的事,斷然不可說出口的。
一說出去,只怕宋崇馬上就會送“瘟神”,趕他出門。
宋崇冷聲道:“大蟲去刺殺陳劍臣,為何無緣無故變成個白痴傻子,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張自然陪著小心道:“會不會是陳劍臣搞的鬼?”“怎麼可能,他只是一介書生而已,哪裡來的本事?”宋崇心中大為窩火,那石大蟲可是他手下的得力幹將,如今無端變成了傻子,等若斷折一臂。
張自然卻是明白此事定然和陳劍臣脫不開干係,只苦於無法直言。
旁邊一漢子道:“大人,石三哥會不會是撞邪了?”“嗯?”宋崇眉毛一揚,這倒是有可能的事情。
他行走江湖,一向在刀口上過日子,但對於某些靈異之事卻頗有些相信的。
便用手拍拍額頭,道:“看來明天得把大蟲送到崇陽寺去,請裡面的大師看一看。
”崇陽寺乃是今年才在江州建成的一座寺廟,正是天下弘法風潮的明證之一,裡面有兩位從度印國遠道而來的高僧主持,據說他們法力高深,乃是降魔金剛之身。
張自然聽得心中一喜,他不是修者,但見多識廣,如果屆時能請崇陽寺的高僧出手,任憑陳劍臣有什麼古怪,都插翅難逃了。
“大人,知州大人有請。
”這時候一個門子跑進來稟告。
宋崇納悶道:“三更半夜,知州大人不睡覺還要弄什麼名堂?”張自然提醒道:“估計是商議鑒江河堤壩決堤的事宜。
”宋崇瓮聲道:“這有什麼好說的,明天起直接把城門全部關住,不讓一個流民進城不就結了。
哼,沒來由的煩人。
”怨言是一回事,知州大人相請怎能不去?便帶著張自然,坐上轎子出門冒雨而去了。
……大雨滂沱,整整下了一宿,到天亮的時候,雨勢才漸漸有些小了。
雞啼聲起,陳劍臣霍然醒覺,爬起床來,正見到打坐在房中——她昨晚不放心,便決意留下來。
反正打坐修鍊,在哪個房間都差不多。
見到陳劍臣醒來,小狐狸微微一笑,閃身返回自己房間去了。
如今阿寶和莫三娘都知道她為女兒身,如果被她們看到自己留在陳劍臣房中過夜,未免會感到窘迫。
吃過早餐,見雨勢平緩下來,陳劍臣就和嬰寧打起油紙傘出門,要到外面看看情況如何了。
河岸決堤,對於鑒江兩岸的居民而言肯定是難以承受的打擊,但眼下對於江州城府而言,並未見到太大的影響。
生活秩序,百姓習慣等等,不見多少變化。
轉了兩條街道后,陳劍臣本要回書院一趟,風雨聲中乍然聽到一連串似曾相識的鈴鐺聲,隨即有人踏歌而行:“天下碌碌皆夢境,人間富貴總歸空;欲問我道何尋處?嶗山洞天白雲中!”陳劍臣大喜,舉目看去,正見到慶雲道長一手持竹竿招牌,一手搖鈴鐺,視漫天風雨於無物,踏步而來:“陳公子,好久不見了。
”“道長安好?”慶雲道長相貌如昔,捻須嘆道:“不好,故來尋公子。
”陳劍臣一愣神,不知道長找自己有什麼事,肯定不會是小事。
卻知當下不是說話的地方,便作揖道:“請!”“請!”第兩百一十八章:線索狀元樓,憑欄而坐,觀風雨飄零,見天地蒼茫。
慶雲道長與陳劍臣面對面坐著,眼角的餘光間或飄到後面去,落在站在陳劍臣身後的嬰寧身上,心頭有複雜的情緒掠過。
狐狸精!他的修為雖然比不上嬰寧,但憑著嶗山正統道門的傳授術法,還是一眼就識穿了嬰寧狐狸精的身份。
多時不見,陳劍臣居然收服了一隻狐狸精作為書童,簡直有點不可思議。
本來呢,慶雲道長還以為陳劍臣不知情,便緊張地拉他到一邊竊竊私語。
但陳劍臣並無多少隱瞞,開誠布公相告。
道長聽完,驚詫莫名——收服妖魔為手下,以供役使,是一些掌握大神通的修者所喜歡做的事情。
問題是,陳劍臣根本不是修者。
他竟也能讓一個金丹修為的狐狸精心甘情願地相伴左右,難道憑藉的是正氣?端是咄咄怪事。
不過道長不是普通人,很快就把情緒調整回來了,看往陳劍臣的眼神,頓時多了幾分意味。
回想當初他們認識,那時候的陳劍臣只是個普通的書生秀才而已。
時過境遷,此子已身懷正氣,具備莫大的威能了。
“道長這次來江州,是專程來找我的?”陳劍臣問。
慶雲道長回答:“那倒不是……其實貧道師叔現在也在江州。
”“呃,廣寒道長也來了?”陳劍臣驚喜交集,對於那個行為乖張的道士,他印象不錯。
上一次,對方還專門施展了一次法術,借恭賀之名。
送給他一顆蟠壽桃呢。
慶雲道長道:“我們昨天才進的城。
”陳劍臣略一沉思,忽問:“是不是江州會有什麼事情發生?”慶雲道長遲疑了一下:“陳公子,有些話貧道卻不好直言相告,還望見諒。
”陳劍臣道:“既然如此,想必涉及私密,倒是我冒失了。
”慶雲道長微笑不語。
“只是。
道長來找我又是為了何事?”“請公子寫一幅字。
”“嗯?”陳劍臣一愣神,疑惑地看著他。
慶雲道長手撫長須,道:“這是貧道師叔的意思,公子筆下有正氣,故特地派我來請你寫一幅字。
”在此之前。
無論慶雲還是廣寒,他們對於陳劍臣都十分友善,用行話說,叫做“結個善緣”。
眼下對方來求字,陳劍臣自無不允。
便笑道:“道長之請。
在下豈有拒絕的道理?”又問:“這幅字可有什麼要求?”慶雲回答:“無甚要求,三五字無妨,一字亦可,但憑公子心意,自由發揮。
”“現在就要?”“現在就要。
”當下陳劍臣不再猶豫,後面嬰寧更是伶俐地從書筪中取出文房四寶來——這血檀木書筪。
自從到了她手裡,可謂物盡其用。
徹底發揮出了作為一件法寶該有的功效。
宛如一處別有乾坤的洞天空間,除了基本的文房四寶外。
其他東西也裝了不少。
慶雲道長為修士,自是感受到血檀木書筪所傳出的法力波動,知道此物不凡,心中不禁頗有些羨慕。
心想陳劍臣擁有此物,定然是另有機遇的結果。
從旁邊挪一張空桌子過來,鋪開筆墨紙張。
陳劍臣略一沉思,舉起手腕,唰唰唰的在紙上寫下兩句詩,七言: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風雨今又來。
十四個大字,字字飽滿,其中自是飽含正氣。
關於師叔在鬧市街頭種桃之事,慶雲道長是知道的,明白陳劍臣別有所指,便一稽首,道:“多謝公子的字,貧道來時,師叔有言,他日另有回報。
”陳劍臣笑道:“道長客氣了,些微小事,不足掛齒,何須什麼回報?”慶雲道長沒有耽擱多久,又說了兩句閑話后便告辭了,等走到門口處,忽而回首,道:“陳公子,貧道有一言相贈。
”“請賜教。
”“千秋歲月龍出水,風雲變幻莫測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