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女變辣媽---廿二 - 第83節

挖地基的話林秋來就不能一個人幹了,必須得請上幾個壯勞力來幫忙的。
這可能得等到秋收之後才能動工了。
為免招來麻煩,方鈺敏和幾個孩子就開始螞蟻搬家,每天一點一點地把草棚堆著的灰磗搬到家裡的耳房放著。
林秋來去了縣裡,方鈺敏在家裡等消息.可能手裡還有銀子吧,這次她倒是不緊張.照常做好飯等孩子們放學回家吃. 中午時分,方鈺敏正和幾個孩子在吃午飯,就聽到院子門開了,然後是小黑的吠聲.方鈺敏猜可能是林秋來駕著牛車回來。
“是爹爹回來了?”小明端著碗,伸長了脖子拚命地往外瞧。
“應該是,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方鈺敏微皺起眉頭,她把碗放下,對孩子們說:“你們先吃飯,娘出去看看。
” “好。
” “娘,我也去。
”小明放下碗,趕緊地跟在方鈺敏身後。
果然是林秋來,他正在把套在牛背上的板車卸下來,方鈺敏走過去問:“秋來,怎麼回來這麼早?” “爹爹。
”小明也忙跑到林秋來面前叫了一聲。
林秋來摸摸小明的頭,一臉的喜色地對方鈺敏說:“事情都辦完就回來了。
” 方鈺敏一聽眼睛亮了,驚喜地問:“你是說你跟酒樓都談好了?” “是的。
明天早上我們就得早起捉魚了。
幸好竹網和大木桶等工具早就準備好了,不至於太匆忙。
”林秋來笑呵呵地說:“小敏,這裡太曬了,你回屋裡去。
一會我跟你詳細說。
” “好,那你快點。
”方鈺敏簡直喜形於色了,想不到這麼順利啊。
“嗯。
” 回到飯桌,孩子們已經給林秋來備好了碗筷,甚至連消暑的薄荷茶也斟了一杯放著了。
林秋來一邊吃飯一邊跟方鈺敏說了經過,孩子們也在飯桌上聽得津津有味。
林秋來原本打算找個檔次中等的酒樓,但是見酒樓里入座率並不高,而自己的娘子又想一次過把魚都賣掉,咬咬牙壯壯膽,他就去找大酒樓的採買管事談了。
林秋來嘴巴並不巧,但他心思細膩,活學活用。
他把上次方鈺敏推銷酸辣粉的那一套拿來用。
再加上剛捉的魚的確很新鮮,在林秋來講述下大廚熬出來的豆腐魚湯奶白奶白的也鮮美可口。
當時大酒樓的金掌柜剛好經過,聞到香味就喝了一碗,連聲贊好,就同意跟林秋來合作了。
“秋來,幹得不錯。
”方鈺敏毫不吝嗇地大聲讚許道。
“爹爹(叔叔)好厲害!”小明和小哥哥們都崇拜地看著林秋來,閃著星星眼說。
林秋來聽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謙虛地說:“那裡?你們的娘才真的是厲害呢。
” “秋來,那酒樓掌柜怎麼說?合同有簽嗎?”方鈺敏問。
“差點忘了給你看,合同我已經簽了。
”林秋來由胸口掏出疊得很整齊的紙給方鈺敏,說:“鮮魚現在市價是6文一斤,如果是三斤重以上的賣到7文.因為金掌柜說全要了,我也不便分大小,就報價給他是一斤4文。
為保新鮮,金掌柜讓我們每天送20- 30公斤鮮魚到酒樓,直到全部送完為止,錢就當天結算。
” 方鈺敏打開合同,裡面寫得很簡單,基本就是林秋來說的。
下面就按了兩個手指印作實。
“行,我們今天傍晚就捉魚。
”方鈺敏把合同疊好,對林秋來說:“忘了告訴你,下次你跟人簽合同的時候,記得要訂金。
例如估價我們會賣給對方10兩銀子,你就要向對方要求給3兩銀子作為訂金以作實雙方的合作。
” “好。
但上次你沒要求昌記給訂金啊?”林秋來不解地說。
“昌記合同不是我簽的是里正簽的,你忘了?” “噢,對對對。
明天捉魚,怕是要半夜就要起來忙了。
” “為什麼今天不去捉?今天捉了明天清晨送去,這不正好嗎?”方鈺敏不解地問林秋來。
“明天捉,魚會更新鮮。
雖然會辛苦一點,但能保證魚都是活的。
” “嗯,好象也是。
”方鈺敏點點頭,好象村裡養魚的都會半夜起來捕撈,還真沒聽人說提前一天捉了,第二天才去賣。
大概是怕捕捉過程中魚受了傷,再捱一晚可能會死掉吧? “秋來你休息一下,我去春花嬸家請大民叔和阿升明天早上幫咱家捉魚。
我們兩個人怕是干不來,再說你還要去送貨,得有人給你打下手。
” “行。
”林秋來看了方鈺敏一眼,說:“自從上次娘被裡正說了之後,我娘我大嫂見了我都當沒看見了,我大哥二哥他們見了我都只是打聲招呼。
” 方鈺敏抬頭看著林秋來,問:“你們以前也不怎麼來往吧?你娘你大嫂如果眼睛看到你等於是看到了一條大大的水魚。
你大哥二哥可沒怎麼幫過你的,比陌生人好一點而已。
你告訴我這些想說什麼?” 林秋來有些難過,他嘆了一口氣說:“我沒想要說什麼,只是看著家人對自己這麼冷漠心裡有些難受。
” “不是有血緣關係的才叫家人,你都當了四個孩子的養父了還沒搞清楚啊?”方鈺敏看著林秋來,擰著眉毛問:“你心裡不會是想著用銀子去換回你娘對你的關注吧?” 林秋來一聽,不由‘噗’一聲笑了起來:“看你想到哪裡去了?我不過是想起剛才回來的時候在村頭見到我娘和大嫂有感而發而已。
” “行,你沒那心思就好。
”方鈺敏沒再說什麼,林秋來跟他家人的關係在婚前是怎樣的自己並不清楚。
張翠花似乎一直都只是針對自己和小明,這是婆媳問題?但為什麼她沒有針對她的大兒媳婦呢? 方鈺敏搖搖頭,她對婆媳間的問題無法理解,婆婆也做過媳婦啊。
現在還是去找春花嬸吧。
春花嬸一聽就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才四點多鐘,林秋來和方鈺敏,林大民和春花嬸以及阿升就帶著工具出動了。
天色尚早,但正值盛夏,天邊已泛出柔和的光線。
方鈺敏指揮著林秋來在出口的石板前插上特製的竹網,這是用來阻擋魚隨水游出去的。
當一切就緒,林秋來就抽掉了石板。
方鈺敏和春花嬸就拿著竹竿在田邊深溝處,在稻禾的間隙里拍打趕魚,直把魚兒都趕了湧向稻田的出口處,阿升和林大民就守在那裡撈魚。
等水退得差不多見到泥土時,不用撈魚了,大家直接撿魚。
但只撿三斤左右的魚,小的魚全部留下來。
等魚撿得差不多時,方鈺敏一邊用竹竿在另連接著的另一塊稻田把魚趕開,一邊讓阿升連接著的田基再挖開一個缺口,然後把竹網插上,讓快要水漫金山的水再度迴流。
那些正在泥巴上蹦躂的魚兒終於又能遊動了。
如此這般地把捉了兩大水桶,估計有20多條大魚吧。
方鈺敏直接撈了兩條給春花嬸,春花嬸也沒客氣地就收下了,方鈺敏又撈了兩條放在家裡的木盆上養著自家吃,其它的魚林秋來和阿升都抬上牛車去大酒樓送貨了。
如此忙碌了三個早上,終於把稻田裡所有三斤以上的魚都捉完了。
賣的錢一共有八百多文。
金掌柜也採納了林秋來的建議,連續搞了三天的魚料理主題,果然客似雲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