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密方鈺敏在本子上寫的是英文,林秋來認識才怪呢!方鈺敏嘿嘿一笑,卻不回答,直接推開了林秋來枕在她肩上的腦袋:“死開,都是汗,熱死了.” “熱吧?你等一下,我去取薄荷茶過來.”林秋來說完就站起來快步向屋裡走去了. 方鈺敏抬頭看著林秋來敏捷的背影發了一會呆,然後小心地把所有的灰磗都挪到豬圈邊上的角落去了. 第五十七章 等第一批兔子長大可以宰殺燉煮紅燒的時候,稻禾已經開始抽穗了。
只見林家村那大片大片的稻田裡,綠油油的稻禾頂端吐出一束束白白的稻花迎風搖曳,就可預見今年的稻穀將會大豐收了。
每每到田裡察視的村民們見了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林秋來家的稻禾長得十分粗壯,吐出的稻穗也很大束呢。
估計是稻田裡養了魚肥料充足吧,林秋來笑嘻嘻地巡視著著三畝稻田,笑得合不攏嘴。
不過令林秋來和方鈺敏喜上眉梢更開心的不是那些正要抽稻穗的稻禾,而是養在稻田的魚,魚已經長大了,再過些日子就可以陸續捕捉了。
三畝的稻田經過林秋來的兩次深挖,方鈺敏每天精心的餵養,現在稻田裡的魚差不多都長到有兩三斤重了,有些藏在田邊深溝里的魚可能會更重呢。
最近稻花盛開,魚兒都浮上水面吃著落在水面的稻花,方鈺敏每天見到水面上那滿滿的張著嘴不斷地吃著稻花的魚嘴心情就很激動。
這兩個多月以來家裡也沒有其它的收入來源,但支出卻很多。
雖然說吃食方面不用怎麼花錢,但油鹽醬醋和香料都是要買的。
孩子們的書籍和筆墨,建房子的石灰等等。
只支出沒收入這種坐吃山空的情況很令方鈺敏不安,在這裡,只有積穀防饑才會令她有安全感啊。
現在見到養的魚終於可以捕捉賣錢了,這叫方鈺敏怎麼不激動啊?雖然魚有稻花吃,但在最後衝刺階段方鈺敏還是很勤快地去撈浮萍,甚至切了嫩草扔下去餵魚。
因為在稻田養魚屬於試驗性質的,方鈺敏投魚苗的時候也是在河裡捉到什麼,就放什麼,放多少也是很隨意的。
現在魚兒長大了,方鈺敏和林秋來都沒法估算一畝稻田到底能產出多少斤魚?但無論怎麼樣,每天清晨見到在水裡游來游去的大魚,他們心裡都是美滋滋的。
“秋來,你明天去縣裡的魚市場看看,鮮魚現在怎麼賣?”方鈺敏對剛由田裡回來,滿頭大汗的林秋來說。
“好。
”林秋來擦了一把汗,接過方鈺敏遞來的薄荷茶一飲而光。
才問:“小敏,你是打算去魚市場擺攤賣魚嗎?” “最好不要。
咱家裡事情太多了,孩子們又去了上學,這來迴路程又遠。
你去看看能不能批發,呃,我是說看看有沒有魚販大量買入咱們的家,我們可以比市價便宜兩成賣給他。
嗯,跟酒樓洽談也行。
這樣吧,你去東市找酒樓的採買管事問問他們要不要鮮魚?” 方鈺敏心裡還是希望能賣給酒樓的。
等秋收后把水田深耕,再放水把禾樁子泡一泡,就可以試著養冬魚了,待來年春天,又有魚獲了。
接著春耕又開始了,魚繼續養,多好。
如果合作愉快,到時候她家就給酒樓供應鮮魚,這樣稻田也肥,荷包也肥。
“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林秋來把上衣脫了,露出了健碩的上半身。
方鈺敏瞧了一眼又一眼,問:“這裡漁民養魚一般是什麼時候收穫的?” 林秋來大方地任方鈺敏看,還故意秀了秀起展的手瓜,笑著笑:“一般都在深秋,那時候漁民收了魚獲賣掉,大家也好準備過冬。
” 方鈺敏裝沒看見,一本正經地點頭說:“那就好,現在鮮魚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如果酒樓肯一次要10公斤,你就用比市價低兩成賣給他們;如果要20公斤,就低三成;如果全部要了,你就半價全賣了。
” 林秋來有些愕然地看著方鈺敏問:“半價?那我們不是很吃虧?” 方鈺敏瞪了林秋來一眼:“吃什麼虧?魚苗你花錢了嗎?飼料你花錢了嗎?我們只是每天撈浮萍喂而已.你想啊,很快就要準備秋收了,我們有那麼多地,玉米要數,紅薯要收,土豆也要收.未能收成的那三十五塊地也得去澆水撥草吧?再說了,咱家還得建房子,這麼多活,我們怎麼去擺攤賣魚啊?如果酒樓全買了,那就省事多了,咱們不必再花精力花時間在這上面了。
無論怎麼算,我們都是穩賺的。
” 林秋來聽了恍然大悟,不由朝方鈺敏豎起了拇指笑著說:“還是小敏想得周到。
行,明天我一定好好表現,爭取和酒樓合作。
” “嗯,你還可以跟酒樓建議,說要是把咱家的鮮魚全買了,酒樓就藉此機會搞一個魚料理的主題。
讓酒樓的大廚們大顯身手做出美味的魚料理出來,到時候一定能吸引很多客人來酒樓吃飯。
” “呵呵,小敏你的腦子就是好使,這法子你都能想出來。
”林秋來樂呵呵地說:“我明天早點起來去捉一桶魚帶去。
本來我還想著去擺賣,但你說得有理,我就帶著魚直接去找酒樓談吧。
” “行,你看著辦就好。
” 第二天天未亮,林秋來就起來去稻田裡捉了幾條大魚,留兩條家裡,其它的就放在木桶上駕著牛車去南投縣的鮮魚市場打聽行情了。
林秋來雖然沒正式上過學讀過書,但他的手工活很不錯的。
家裡已經做好了六個大木桶,這是用來收魚獲用的。
還有家裡的傢俱,用具幾乎都是他做的。
有時候方鈺敏只是說一下她的構思,例如貴妃椅,不倒翁的搖椅,林秋來琢磨一下就造好了。
晚上乘涼的時候一家大小一人一張,一邊搖著一邊或聊天或背誦或唱歌,多恣意啊。
經過兩個月的生長,那塊地的荊棘已長高了很多。
但依然還沒長到能遮住人的視線高度。
如果有村民經過這裡,就會看到林秋來家這塊買來建房子的地裡面亂七八糟的堆滿了泥沙,還有一間用泥磗新建起的土坯房和新搭起的兩個大草棚。
草棚底下是一個個木架子,架子上放著灰色的長方形的磗。
顯得非常的凌亂。
幸好方鈺敏家離村裡有點遠,也幸好現在大家都在家裡忙著趕製紅薯粉,秋收快要到了,他們得在之前趕做好訂單啊.所以也沒有誰有空出門來八卦,更不會有人吃飽撐的跑來方鈺敏家聊家常。
所以就算一堆用混凝土做的磗堆在那裡,也沒人發現。
林秋來每天吃過午飯後就去挑泥沙,有時候林大民和阿升會過來幫忙。
方鈺敏不便在他們眼皮底下做混凝土,只是等到晚飯前才拿著量桶去調配。
那時候林大民和阿升都回家了,孩子們也出去割豬草了,時間正好。
調好各種材料后,林秋來就去挑水把材料混合攪拌。
等均勻后就成了混凝土了。
方鈺敏取來一板板的磗模子,林秋來就把混凝土放進去,等成型后就倒模出來拿去草棚等它自然陰乾就好了。
如此辛苦地做了兩個月,灰磗已經堆滿了整個泥磗房子了。
甚至一些就直接放在草棚旁,用稻草蓋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