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女變辣媽---廿二 - 第84節

金掌柜也是個精明的,見生意這麼好,送貨最後一天,他就多付了50文給林秋來,好以後兩人再合作. 這稻穀還沒收,就已經賺錢了.林大民和春花嬸就決定了明天學著方鈺敏在稻田裡養魚了. 方鈺敏看著稻田裡稀落的魚兒,心裡想著,等再過個十幾天,稻花謝了以後,稻田就要退水了,那時候田裡的魚都做成魚乾留著自家吃吧。
第五十八章 林秋來家捉魚去縣裡買那三天只有林大民家,貴叔和幾個那幾天去趕集的村民見到,林大民家和貴叔自然不會多話,去趕集的村民也念著方鈺敏的好也不多嘴。
所以當林秋來家三畝地放水捕魚時,村民們都去圍觀后感嘆魚兒太小太少了。
對稻田養魚的念頭也是一閃即逝。
林秋來方鈺敏和林大民家保持緘默,超過三斤重的魚不多,除了挑一些用來制魚乾,其他的和兩斤多重的魚,都被林秋來就和阿青運去南投縣擺攤,賣了差不多三百文。
自家捕魚了自然不能獨食,方鈺敏挑了一桶兩斤多重的魚讓五個孩子一起去送。
五條給婆婆張氏和大哥,兩條給林秋來的二哥。
里正家貴叔家也各送了兩條。
至於春花嬸家,都是自家人,自然是隨便拿了。
林秋來做了一個大木箱,裡面裝滿了稻田放出來的水,水裡都是一指長的小魚。
這是方鈺敏養著準備秋收後放在稻田裡養的魚苗了。
村裡的人秋收后就會種冬小麥和土豆,但方鈺敏不打算種了。
一來是她不會種,而林秋來還有很多活要干;二來是入秋後地里的玉米,紅薯,土豆,花生和黃豆都要陸續要收了,哪有時間再去照顧小麥啊?再說了,種的小麥也就是自家吃,還不如趁著豐收年去買更合算。
林秋來還要建房子呢。
家裡早已經準備了粗鹽,制魚乾很簡直,只要把魚剖開洗乾淨,再用鹽腌一個晚上,第二天再放在太陽底下晒乾就行了。
春花嬸帶著小紅過來幫忙宰魚了,方鈺敏很是感激:“春花嬸,又麻煩你們了。
” “瞧你說什麼話?”春花嬸依然是大嗓門,她說:“一條魚要十幾文呢,你送了多少魚給我們了?就這點事你還這麼客氣。
“行,我不說了。
咱們宰魚腌魚。
”方鈺敏笑著說。
三人分工合作,春花嬸宰魚,小紅洗魚,方鈺敏腌制。
竟然也忙了整整一天才勉強幹完,大家累得連腰都要直不起來了。
“春花嬸,我不行了,明天中午你們都過來我家吃飯吧。
今天就不留你們了。
”方鈺敏捶著腰一臉痛苦地說。
“沒事,我們明天再來。
你們也累得夠嗆的,快早早歇歇吧。
”春花嬸一邊收拾一邊說。
“是呀,小蓮嬸。
看你累得臉都白了。
”小紅也關切地說。
春花嬸突然湊近了方鈺敏,悄聲說:“你這身子得好好補補,現在你家日子也好起來了,你們又年輕,怎麼著也要去看看大夫調養調養,指不定很快就能懷上呢。
” “呃?”方鈺敏有點愣,但很快反應過來,笑著說:“咱家裡已經這麼多孩子了,順其自然吧。
現在這麼忙,懷上也麻煩。
” “你這是什麼話?怎麼著也要給小明生個弟弟或妹妹啊。
”春花嬸不同意地瞪了方鈺敏一眼,又說:“我聽我娘家那的人說,王家村要重建了,要不我叫人去打聽打聽這幾個孩子的親人還在不在?” “真的?最近實在太忙了,都沒出過林家村了。
”方鈺敏沉思了片刻,說:“要是親人還在,孩子送回去是最好的。
只是相處了幾個月就這麼送走,心裡還真捨不得。
” “這還不知道情況呢,我讓我哥去打聽打聽吧。
” “行,那謝謝春花嬸了。
”方鈺敏轉頭看著在後院里忙碌的幾個小身影,說:“暫時不要在孩子面前提,等確定了再說。
” “好。
” 等把東西都擦洗放好,地上也沖洗了,已經晚霞滿天了。
米飯早已經煮好了,魚湯也燉好了放在火煻上熱著。
炒菜這個活已經不用方鈺敏做了,小暘早已經接手。
大概他有做廚師的天份,菜炒得相當不錯,火候也掌握得很好。
大家吃過晚飯後稍作休息,又開始繼續幹活了。
第二天一大早,方鈺敏就開始曬魚乾了。
趁著猛烈的太陽,方鈺敏家的後院晾了一排排用稻草串起來的鹹魚。
這個要反覆地曬上幾天,直到完成干透了才可以收起來,不然會很容易變質。
五個醬缸方鈺敏都很勤快地每天攪拌兩次,已經曬了兩個多月了,現在掀起竹帽子攪拌就能聞到一股鮮鹹味了。
方鈺敏很是滿意,估計真能制出好醬油來。
看著自家在籠里活蹦亂跳的兔子,方鈺敏心裡又開始盤算了。
現在獵戶們打到兔子,酒樓的收購價是三文一隻。
不過野兔沒家兔肥嫩,用來燉湯很好,但做菜就稍為遜色。
若是自家能長期向酒樓供應,向酒樓報價多少才合適? 家裡可以繁殖的母兔已經有二十多隻,還有幼小的還沒長大的呢。
它們全部都被方鈺敏在腿上系了紅帶辯認。
一旦見它們肚子開始沉了,方鈺敏就會把它們隔開單獨住一個單間,好吃好喝地伺服著,好生下一堆兔寶寶。
現在家裡四個月以上大的公兔子多數被燉了紅燒了進了方鈺敏一家七口的肚子了,跟著的兩三個月大的兔子算起來也有五十多隻了,很快這批母兔就會懷孕了。
還有一個多月就踏入秋季,田裡的作物也開始成熟了,到時農忙起來,根本就顧不上這批兔子。
要是兔子超過五六個月,吃起來就不夠嫩了。
方鈺敏打算在秋收前就賣出一批兔子。
如此過了一個多星期,春花嬸卻急匆匆地過來找方鈺敏了:“小蓮?小蓮在家嗎?” “在在在,春花嬸,我在後院,你過來吧。
”方鈺敏正蹲在後院翻曬在筲箕上的冬瓜干。
“小蓮,我已經幫你打聽好了。
”春花嬸朝方鈺敏招招手,拉著她坐在屋檐下的竹椅上,又左右看了看,問:“你家幾個孩子呢?” “在屋裡學習呢。
你打聽了什麼?” “就是王家村重建的事,都作實了。
很多流落到外地的人都回去了。
聽說會免三年賦稅。
” “哦,我都忘了這回事了。
”方鈺敏回頭瞧瞧屋子,低聲問:“那有沒有打聽到這幾個孩子的親人還在不在?” “我哥託人去問了,王大寶王小寶的家人都在,王小柱的娘好像不在了,但他爹和哥哥都回村裡了,他們都在打聽孩子的下落。
就是找不到王小陽這孩子的親人,王家村的人有些說見到他爹去了外地,有些又說都遇難了。
” “這些都作實了?”方鈺敏問。
“打聽了好多次了,特別是王大寶和王小寶家,好像家裡就這麼兩個兒子,他父母急得什麼似的。
” “春花嬸,你看要不去王家村透個消息,就說我家剛好收養了四個孩子,讓他們自己找上門來認回去?”方鈺敏也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才好,幸好不是買了他們,不然好好的良民變成了奴僕身份,就苦了這四個孩子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