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舞 - 第178節

第四艘在舫舟另一側,應風色本想等弄沉舫舟后,再想法子處置,畢竟眾人鞭長莫及,但眼看是來不及了。
一人笑道:“長老勿憂!且交小可來辦。
”對岸水中如蝴蝶般竄起一人,卻是顧春色放開鐵鏈,踏索而來。
被水浸透的斗蓬下擺加上大袖長裙,理當沉重不堪,他卻是舉重若輕,俯身疾沖,步如不沾,眨眼衝過近三丈的距離,搶在斷索之前躍上舢舨。
應風色大感詫異:“這是……‘萍波魚躍’!”這門身法與幽明峪的不傳絕學《萍流劍引》關係密切,很難說是誰脫胎自誰。
歲無多在漁陽時私授奚無筌《萍流劍引》,兩人在始興庄時曾倚之一斗,為少年應風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對已逝的奚長老有著一份難以言喻的親近之情,常以私淑弟子自居,視之為第二位業師——韋太師叔死後,他自行摸索武學之道,總不自覺地追索奚長老的足跡,於通天閣各處挖寶,試圖從通用武學中找出最巧妙的組合。
風雲峽本就不倚仗獨門絕學,壓制奇宮九脈三百餘年,靠的是《通天劍指》、《虎履劍》,乃至《不堪聞劍》、《奪舍大法》等諸脈皆傳的武功。
他以為奚長老也走上了這條路子,還無師自通,成果足以借鑒。
況且,所謂“絕傳”也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只要肯用心發掘,通天閣內必有脈絡可循。
“萍波魚躍”便出自一部幽明峪先賢的札記,寫作之人甚至沒有著書立論的自覺,不過是隨手寫下四季閑居的心情罷了;至於鉅細靡遺地記載著一門類似“走缸法”的身法習練過程,只是因為每日不輟,佔據了那年最多的時光。
《萍波魚躍》正是札記題封,應風色私下為這路“春啄垂柳,夏漂浮黽,秋停楓落,冬沐細雪”的輕身術命名。
和一般力求重心平穩的身法不同,“萍波魚躍”極大幅度地運用了“失衡”這點,藉由創造新的位移重心的獨特方式,得以在浮動之物上快速前進。
應風色以為這是自己獨到的發掘,是人所不知的秘寶,豈料顧春色也會。
冰無葉既不可能隨意傳授,只能認為他也是得自《萍波魚躍》。
顧春色剛上舢舨,鐵索便應聲而斷,三小一大的舟艇如脫韁野馬,瘋狂朝下游衝去! 舢舨上的三人幾乎被甩下去,應風色更不好過,與少女被甩往船尾,緊摟著她以身子保護,撞得男兒頭暈眼花,又多添幾處瘀腫。
好不容易穩住身子,忙將少女修長的玉腿分開,密密抱在懷裡,以腰帶把兩人纏作一處,又讓她兩條雪嫩長腿繞至自己腰后,反手縛起玉踝。
這立姿交媾也似的淫艷姿勢雖不堪入目,勉強能帶上她行動。
應風色以鋼索縋入艙底,展開劍扇大砍特砍,再以鏟子型態狠砸一通,以半痴劍的罕世堅利,船艙彷彿先中了幾枚礟石,又遭敵艦攔腰衝撞,轟然壁破,湧入驚人的水量,舫舟迅速沉落。
應風色在劇烈搖晃中,帶少女升上甲板,攀至船頭,赫見水霧繚繞間,舟橋已在不遠處,但船沉得不夠快,而前進的速度仍足以造成驚人的破壞,撞斷舟橋是不成問題的。
“……糟糕!” 他應該帶著少女跳船的,已沒有能做的事了。
再下底艙,只會被進水吞沒,但他無法接受功敗垂成的事實。
青年攀住船舷,發了瘋似的揮劍砍噼,但此際亮出白刃也是極危險的事。
落水的瞬間、打滑摔跤,乃至一個逆浪反打回來,都可能使鋒銳的神兵往自己或少女身上招呼。
應風色卻恍若未覺,咬緊牙根,一劍接一劍地砍削船首的沖角,試圖減低衝撞對舟橋的損害。
甲板沉降到距離水面不到六尺,舫舟卻沒有減速或擱淺的跡象,兩丈之外便是舟橋。
應風色奮力一斫,“鏗!”沖角內似有堅硬之物擋住羽刃,似是加固的結構一類,再砍也只是徒勞。
“我……我是最強的九淵使者,使令怎會失敗?我不可能失敗!”青年雙眼赤紅,腦袋一熱,飛身翻過船首,搶在舫舟之前登橋,隨手割斷系帶,任由少女摔落橋板,轉身橫過半痴劍。
來呀,瞧我將你砍成碎片! 舫舟疾沖而來,近距離看,才能深切感受其量體之巨。
這不是一劍能分斷的大小,就算從中剖半,不過使撞上舟橋的從一艘變成兩艘而已,絕對來不及再出第二劍。
(可惡……可惡!)強烈的無力感攫擄了青年,應風色能感覺熱血迅速消褪,甚至考慮抱著少女暫避其鋒,至少保住第三關之鑰。
船入一丈內,一抹黑影無聲無息自橋上標出,疾出倏回,快得瞧不清形影,擊中船舷的瞬間,“篤!”爆出既鈍且重的悶響,彷彿一柄巨錘縮成了杯口大小,揮舞的勁力和份量卻絲毫未減,就這麼正中目標。
半沉之舟如遭巨人毆擊,以肉眼可見的驚人幅度——和速度——斜向滑開,這時第二擊又至,“篤”的一聲雷鳴電閃,船舷轟然爆開,厚達兩寸有餘的船木像被捏碎的王麵粉,竟擋不住一桿無鋒鈍物。
整座橋“啪”的一沉,如巨象落足,下沉三寸的橋體並未立即浮起,也沒聽見一絲一毫橋板碎裂的聲響。
這一記震腳所借之力,應風色簡直無法想像,而第三擊就於這靜止的剎那間標出,神出鬼沒的細長黑影與舷側齊齊爆成了齏粉,舫舟如遭暴風橫掃,一股腦兒地掄向隰岸,翻起破碎的腹底動也不動,就此擱淺。
橋心霧散,面無表情的女童將半截長桿扔進水裡,轉眼雜入無數流木,再不復見;小手拍去沾上的碎屑,經過裸裎少女和應風色時看都沒多看一眼,徑朝岸邊行去。
“師兄……你成功啦!我們成功啦!”龍大方興奮的叫聲,這時才一路迤邐而至,正撞著泅上岸的鹿希色、儲之沁等,連高軒色也遊了回來。
除了橋上怔然的青年,誰也不知方才發生了什麼事。
第五三折·心燈棹影·為倀為伶2020年1月1日眾人癱在水流退去的爛泥地上,或坐或卧,連說話的氣力也擠不出。
言滿霜出手的時機和方位,絕對是精挑細選的結果。
除了避正擊側,打在舫舟最弱處,船體更完全擋住她嬌小的身形,兼有霧橋掩護,親眼目擊的應風色尚且難以相信,又如何說給旁人聽? 這麼一想,言滿霜甩索套中黑山老妖的脖頸,肯定不是運氣使然。
在鋼絲的前端釘上拳頭大小的石塊,看來……應是流星索的用法。
流星索又稱“流星”,乃軟兵器里流星錘一門的源頭,形制簡單,只需要一枚鐵球連著繩索就行。
球頂加鑄釘頭、以鐵鏈代替繩索,乃至雙頭流星,那都是後來生出的花樣,萬變不離其宗。
流星是既難學、又難精的兵器,一如玄鐵九節鞭,是江湖上見人亮出來,不是笑死就是橫死的主。
言滿霜勒住黑山老妖的那手,考慮到巨漢中招前曾聽風辨位,反手一掄居然落空,加上黑夜裡精準出手的困難,此姝於流星上的造詣,教人思之極恐,就算打娘胎起練功,也不是誰都能練出名堂,怕是孟婆湯沒喝王凈,還留著前世人的手眼功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