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老衲在嘉陵江畔烏尤寺掛單,遇你父時常來寺遊玩,日久結成方外之交,老衲知他性情,時加勸告,這才稍稍斂跡。
第二年你父與你母完婚,卜居嘉陵江畔一小漁村,杜門不出,不過問江湖是非,第三年才生下了你,按理來說,你父暗中封劍收手,就此能頤養天年,殊不知因果牽纏,一絲均不能勉強,在你三歲時隨你父來寺過訪老衲,留連了三日,老衲見你父面有晦紋,催他返去,不料一抵家中,即發現你母已陳屍於榻前,后胸七指掌印黑影宛然,顯為重手法致死,你父含淚裝殮你母,毀家尋仇,老衲也曾勸告,當以忍辱負重撫養你成人後再走不晚,怎奈他執意不聽,只得任他。
其時老衲得本門師兄之薦來此住持,留下地址,匆匆道別,可憐你父背負著你,天涯尋仇,風餐露宿,年復一年,仍未查出你母是何許人所害。
” “此後你父在華山斷岩處得一本“軒轅經”,內中滿是甲骨文,一字莫能辨解,你父憶起老衲稍通甲骨文字,即兼程來贛,大概途中形際稍露,為仇家躡蹤,集合十數高手俱用玄帕蒙面,在三湘洞庭湖畔,黑夜中群起襲擊,你父縱有絕世武功,也不敵人十數名正邪各派內家高手,何況又背著你,混戰多時,前胸已受了多處內傷,又被人點了三處重穴,所幸你父依照老衲口授金剛禪功護住心胸要害,才未致命,可是受傷極重,自知這樣拚斗下去,兩條性命就要白白送在當地,才拚死奪出重圍,一路上晝伏夜行,逃抵老衲處,老衲將你父子兩安頓在彌勒峰後山,這裡群山均是不毛之地,任甚人也不會猜疑你父藏在此處,但你父元氣受損過重,雖服下老衲“長青丹”也不過得延十數年壽命,還不能與人動手,每到春夏之前,定然傷發酸疼,你父自知無力再出覓訪仇家,這才一心一意將他獨門武功傳給你,希望你能繼承他的心愿。
”說完,又是一聲慨嘆。
謝雲岳這時已是淚流滿面,哽咽不止。
老和尚說:“徒兒,不必如此悲苦,你父兩個時辰后定會醒來,為帥這就走了,到了時候為師自然會來。
”說完,起身走出洞外,謝雲岳相送出洞,只見老和尚凌空騰起,往懸崖下飛落,像一條灰鶴般飛下,落足后復又騰身,幾個起落,即無蹤影。
謝雲岳暗想:“我若及得恩師一半功夫,他年定必揚名武林,誓將殺害父母之人連根除去,只要沾著一點關係之人亦必殺卻。
”這一心念,已蘊藏著日後無邊之殺孽,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五日後,謝文即已撒手人寰,謝雲岳呼天搶地,十數年來,父子相依為命,遽爾永別,其疼可知。
明亮老和尚臨終時也在身邊,好不容易阻住了謝雲岳的悲哭,在後山覓了一塊吉地,將謝文屍體安葬,此後,每當謝雲岳感懷身世之時,定必去墳前慟哭,一束香花,杜鵑啼血,此情此景,天人同淚。
一日,老和尚來在彌勒峰山後岩洞,把謝雲岳喚至面前,神色莊嚴地道:“雲岳,今日為師開始授你本門歸元基本吐納坐功須持之以恆,不可一日間斷,對你以後學習“彌勒神功”大有裨益。
此外,你父生前所授之七十二式追雲摘月劍法及九十七式“飛龍掌”,須時加複習,熟能生巧,此一劍一掌為當今武林一絕,你父生前也仗此成名。
”說著,將吐納口訣傳授了,才起身離去。
此後,謝雲岳一早一晚,盤膝靜坐,勤習吐納功力,但覺晨起行之,便神清氣爽,晚間睡前行之,一日疲勞盡失,每日又將一劍一掌複習,一日較一日猛進,劍發出去一收即行吸回,知為吐納之功,不禁大喜,一天之內往往靜坐行功十數次。
晃眼又是一月,老和尚再度來到岩洞,見他神光內蘊,知他精進不少,也代他心喜,便又開始授他“彌勒神功”口訣,又將神功內十二種格式、一招一式,不厭煩地從頭到尾講解兩三遍,隨又自己演解給他看,謝雲岳秉賦聰明,又有武功基礎,一點即透,老和尚道:“這“彌勒神功”與玄門罡氣同為武林二種奇絕氣功,但玄門罡氣似嫌霸道,過於剛猛,易發難收,彌勒神功沒有這種缺點,輕重可隨人之意念而動,練到透頂時,幾可傷人於無形,自身亦堅如金鋼,任何重手法都不能傷你,前傳你吐納口訣與這“彌勒神功”,均為性命雙修的內家無上功夫,希望你刻苦自勵,勤習所學,一月後為師當再來。
”說罷離去。
謝雲岳每日天沒亮,星斗滿天之際,就爬起來在絕岩處,學習那“彌勒神功”,初尚未見他好處,半月後,只覺一股陽和氣流,遍及全身,五官百竅莫不舒泰已極,凝氣吐掌,碗大的樹枝隨之而折,暗驚:“恩師所授的“彌勒神功”十二式,竟有這麼大的威力。
”自是不斷的練習,果然意念所至,山石橫飛。
老和尚按時到來,命謝雲岳將“彌勒神功”十二式演習給他看,老和尚看后微笑道:“難得你天資聰穎,學到此地步也算不錯了,這山野無人之地,隨時都可練習。
”隨又將三十大式“金剛伏虎”掌及八十一招“玄天七星”劍法傳授了。
此後,老和尚三天五天一來,不時傳些內外功夫,及掌劍暗器與絕技。
謝雲岳武功一日千里,不分晴雨寒暑,從未間斷,每當月明之夜,獨個兒跑去他父親墳前痛哭道:“爹,您放心,我定要為您報仇。
” 晃眼又是半年,一次和尚來了取出一本羊皮紙的冊子,正色道:“這是你父所得之“軒轅真經”,內面戴的是人身穴道真詮,照此勤練,可凌空拂穴,亦可解穴,生死由之,還有金針灸穴的秘傳醫法,此書又名“軒轅十八解”,為師每日與你講解一段,內容你自己參解,以你之秉賦,並非難事。
” 謝雲岳此後每天搬出那本冊子背誦,甲骨文字發音勿輪格礫,甚為難讀,好在他有恆心,並不怕艱難,努力研鑽,語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不知老和尚在那裡找了一具皮人,繪明人身穴道,命謝雲岳凌空點穴,這可把謝雲岳練苦了,初練時眼花撩亂,錯誤百出,久而久之才比較純熟,一月後飛花摘葉亦可傷人。
自后和尚命他上半日習武,下半日習文,又將醫學及上乘輕功凌空步虛身法傳授。
一年來,謝雲岳已是十八九歲少年了,長得俊美如玉,只是沉默寡言,城府甚深,老和尚也不時為他這性格擔憂,這也難怪,他自幼到此荒嶺中,又未與人群多接觸,度過漫長的十三年,慢慢冶練成這種性格。
一日老和尚來至山洞,與謝雲岳說:“為師一身所學盡傳給你,所差僅是火候而已,你也可以下山為你父母報仇了,不過望你善體天心,不可妄殺無辜,擇友慎交,不要固執已見,還有千萬不可說出為師名字,同時非在不得已時,不準輕用“彌勒神功”十二式。
” 老和尚行腳遍天下,江湖人物,派別,武功特長,及為人處世,一應行當規矩,莫不熟知能詳,—一分述謝雲岳緊記於胸,隨又取出二百兩銀子,及一柄烏金軟劍,命他第二日下山,無庸來寺叩別。
謝雲岳熱淚盈眶,自是不舍,老和尚也為之神情黯然,硬著心腸,頓頓腳也就走了。
謝雲岳雖是不舍,但想起來仇,又恨不得插翅離去,便自進洞收拾一番,晚上又到其父墳前奠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