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大師等課初罷,正在雲房閉目靜坐,聞得戶外匆促腳步聲,睜睛一看,少年已掀簾入內,滿臉充滿憂惶之色。
老和尚一瞧,即知來意,不由得微皺眉頭,臉上還是和顏悅色地問道:“雲岳,這麼一大早就來了,看你臉色,莫非你爹舊疾複發了不成?” 少年忙躬身答道:“正是,家父今晨子正時分,舊疾又發了,不過這次與前不同,喉頭不時咳血,家父說只覺氣涌血騰,真氣不能調勻,方才剛服下您老人家留下來的靈藥,現在比較舒透一點,家父說這次只怕……”說此一頓,星目泛紅,跟著又說道:“所以命弟子請您老人家佛駕一過。
” 老和尚嘆了一口氣,說道:“雲岳,這件事遲早都要發生,你又不是不知道,千萬不要在你爹面前現於顏色,讓他難受,這三兩天內大概不會發生問題,你先回去,老衲隨後就來。
” 少年躬身答應了一聲,走出雲房離了山門,穿過阡陌田野,到達彌勒峰下,身形稍一停留,四顧無人,猛吸了一口丹田真氣,施展上乘輕功,望上直撲,但見猿躍鶴縱,片刻,即達峰巔,少年長吁了一口氣,又向後山奔去。
後山俱是不毛之地,牛山濯濯。
只見少年在山脊處飛馳,不一會,停身在後山支峰盡端,俯瞰下面儘是懸岩峭壁,只在少年停身處峭壁之上多出一巨岩,高可十數丈,靠頂端微露一罅縫,只見少年兩手往下虛空一按,肩頭微晃,人嗖地已拔起七八丈高,身形在空中一頓,剛要望下落時,兩足交互一踹,陡地復又拔起了五六丈之高,突然兩臂一張,一個盤旋,人已經悄悄地落在罅縫出口處一塊山石上,這一份“梯雲縱”,“七禽身法”,絕頂輕功,不沾一絲火氣,甚是罕見。
那罅縫還不及一人高,少年俯腰進入洞內,但聞一蒼老軟弱之聲在問道:“雲兒,師父來了沒有?”少年答道:“老師父說他隨後就來,稍遲也就快到了。
”“嗯”,那應聲是那麼微弱,蒼涼,比往常分外不同,少年聽在耳內不由一陣心酸。
洞內燃著一盞茶油燈捻,火舌冒起二寸高,少年身形動處,火舌一陣搖晃,帶起一股濃煙迷漫,那氣味觸鼻,可令人有點不好受。
洞內是接連兩間石室,經人工將岩腹鑿空做成,後面一間擺設一些爐,桌,碗,瓢等用具,一角零亂堆置了數十本線裝書。
進門一間只有兩張竹榻,東西相同,靠西的榻上縮卧著一個老人,兩頰枯癟,不停地喘息,鬚髮卻長得很亂,似是久未梳洗,其實只是一晚的事,少年一進來,兩隻無神的眼珠,一直就沒有離開少年身上。
少年側著身子坐在老人身邊,啊了一聲:“爹胸口現在好些沒有?”說著,伸手解開老人上衣,兩手不住地在胸前揉按。
老人似是胸口輕鬆了許多,長嘆了一口氣,說道:“雲兒,這麼多年來,多虧了你,也實在是苦了你。
有許多事你尚不知,為父隱藏於心,一直都沒敢告訴你,是怕你分了習藝之心,如今為父自知油盡燈滅,離開人世已是彈指間之事,這一段血海深仇,全靠你報了,內中一切因果及為父出身來歷,明亮大師均知,稍時老師父來,可由其轉告,好得你已成年,為父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只是未能見你成家立業,真引以為憾。
” 少年聽后,雙目噙淚,忙說道:“爹,何必盡說這些喪氣話,老師父說你……”話猶未完,驀見洞口人影一晃,微風過處,明亮大師已飄身入內。
少年起身施禮,老人掙扎欲待坐起,老和尚趕忙用手阻住,微笑道:“文兄,躺著好一點,你現在不能妄自動彈。
”說著伸手遞過一顆藥丸。
老人接過吞下,苦笑一聲道:“那麼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接著乾咳了一聲,又道:“大師何必這樣費事,徒然糟蹋一顆“長春丹”小弟今晨也曾細按自已脈象,只覺六脈散亂,已是回天乏力,縱有靈丹妙藥,也不過延續兩三天壽命,與其苟延殘喘受苦,何如早日撒手。
只為心念未了,所以命雲兒請大帥來此,托咐一下,雲兒多年來承大師不時在旁指點,但從未盡弟子之禮,從今日起命雲兒拜在大師門下,望大師嚴加訓誨,半年後將愚弟所得之“軒轅真經”傳授與他,學成后命他下山,覓尋仇蹤,結仇經過,也請代為轉告,臨終之求,大師不致於吝允吧?” 老和尚微笑道:“以後的事,自有老衲處置,你現在不可多開口費神,睡一會吧。
”說著伸指點了他的睡穴,他神智一昏,便沉沉睡去。
老和尚沉吟思索一會,喚聲:“雲岳,你過來。
” 少年本立在自己睡榻前,不住流淚,聞喚來在大師身邊,老和尚嘆息一聲道:“雲岳,你也不要難過,人生百年終難免一死,你父能得如此善終,江湖中能有幾個。
” 說著,一頓,又道:“你父幾次三番求老衲將你收歸門下,是老納執意不肯,並非是老衲故意矯情,其中自有深意,寺內僧侶並無一人知悉老衲會內家武功,最多猜測粗識拳技,持之強身而已。
一經拜師,稱呼必改,且你父仇家甚多。
萬一百密一疏,不但會引來你父深仇大敵,亦將為寶華寺帶來無邊苦厄,故堅持不允,這麼些年來,你已盡得你父所學,惟火候略差。
老衲見你人品根骨無一個好,早已心許,不過未到時機,不肯輕允罷了,從今日起老衲收你在門下,到時老衲自會來此傳授,不可輕往寺內,總人耳目。
” 少年此時悲喜交集,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喚了一聲“恩師”,老和尚含笑命起。
三年前,少年即聽其父說起明亮大師武功超神入化,現今武林中恐無人能及,據說大帥所學傳自北天山插雲崖無為上人,無為上人二百年前即許為第一奇人,其後即不知其行蹤,他父又說,只要得到明亮大師所學十之一二,即一生受用不盡,如今能拜在大師門下,倘非是老父病危,那還不狂喜雀躍咧。
明亮大師見他喜顏方展,又對其老父病危憂容於色,暗想:“此子身世端的可憐,憑老衲所學,怕不造就他為武林奇材,惟今後江湖中滾滾殺孽亦由其掀起,造成無邊浩劫,說不得只好由我以佛門中廣大慈悲之力,替他化解。
”想罷,隨又向少年說道:“雲岳,你六歲隨你父來在彌勒峰,許多事你都不甚了解,你父謝文本為名聞關洛大俠,武功自成一家,你父對其師門諱莫如深,江湖人士亦不知其出身來歷,未滿三十歲即威震關洛,武林中替他安上“追魂判”尊號,緣為其生性剛介,嫉惡如仇,黑道人物犯在你父手上,即行戮殺,絲毫不留餘地,這還不說,就是武林正派人士門下,偶有過犯,撞在手中,也都割耳斷鼻,甚至廢除一身武功,才行放走,處置手法,極其毒辣。
久而久之,招惹正邪各派之怒,群欲置你父死命,但你父行蹤飄忽,居無定所,偶或遇上,又因人手單薄,不敢動手,這樣一晃又是數年,你父尚是依然故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