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林笑了笑道:“我是趕著六月半來的,好多做些生意,夥計,咱們這兩匹馬,就要寄在你們店裡了。
” 那店伙道:“這還用說?”幫著張正林從馬背上捧下了兩個大麻袋,然後從兩人手中接過疆繩,牽著兩匹馬往店后而去。
張正林回頭朝白士英笑了笑道:“白兄,咱們進去。
”一手捧起一隻麻袋,朝店裡走去。
白士英幫著他捧起了另一隻麻袋,跟了過去。
張正林回頭道:“白兄,你放著就好,夥計會來拿的。
” 白士英道:“不要緊,兄弟幫你拿也是一樣。
” 兩人走進店堂,張正林就像回到老家一般,他朝坐在櫃頭裡的老婦人打個招呼,就逞自往裡行去。
穿過店堂,是一條走廊,一排約有七八個房間,張正林走到最後了間,放下麻袋,一手推開房門,白士英跟著又把麻袋放在地上。
張正林吟笑道:“多謝白兄了。
” 他沒待白士英開民接著又推開隔壁一間的房間,含笑道:“白兄,這兩間房,你看那一間合適?”他不論到什麼地方落店,都以白士英為主,讓他先挑。
白士英道:“張兄何須客氣,兄弟隨便那一間都行。
” 張正林笑了笑道:“我看白兄就住裡面一間吧,房間都是一樣,里首的比較清靜。
”說著就把兩個麻袋搬進外面那問房去。
房裡當然非常簡陋,除了一張木榻,只有一張茶几,一把竹椅,但在偏僻的苗區小鎮里,能有這樣一家客店,已算不錯。
店伙替兩人送來臉水,又沏了一壺茶。
張正林關照店伙,要廚下切一盤滷菜,一壺酒,再炒兩盤蛋炒飯,做一個蛋花湯送來。
店伙答應著退了出去。
白士英回房洗了一把臉,天色已微見昏黑。
張正林可正在忙著,他把麻袋都打開了,珍珠項鏈、珠串,珠花,各種寶石飾物,和花粉,胭脂,香膏,攤滿了一地。
房子里珠光寶氣,花花綠綠的好不眩眼。
張正林看到白士英站在房門口,不覺笑了笑道:“打明天起,一路都是翻山越嶺的羊腸小徑,不能再騎馬趕路了,兄弟得把這些東西,收拾收拾。
” 白士英道:“這一趟從辰州來,張兄一路都沒做生意,真叫兄弟過意不去。
” 張正林道:“後天六月半,是九里龍孟家苗最熱鬧的日子,咱們正好趕上,老實說,兄弟這些貨,多半就是趕這個節日來的,至少也得賣上一半,剩下來的,回去的時候,順便往各處兜上一轉,也就差不多了。
” 白士英問道,“六月半,是孟家苗什麼節日?” 張正林忽然神秘一笑,道:“白兄到時自知。
”白士英看他笑的神秘,心頭覺得狐疑。
正好店伙掌著燈來,看到張正林的房裡,放滿了東西,就留下一盞燈,把碗筷放到隔壁房裡去,過不一會,就端著一盤菜,一瓶茅台酒進來,張正林站起身,一同到了白士英的房裡。
店伙早已放好杯筷,打開瓶塞,酒香撲鼻,兩人隔著小几對面坐下。
張正林笑道:“白兄,這酒比茅台還要香醇,而且人口有一股甜味。
” 白士英道:“難道這不是茅台酒?” “自然是茅台酒。
”張正林笑了笑道:“只是這酒比茅台的更好,它是用交蜜一條小溪里的水釀製的,那溪水就帶著甜味,釀製成酒,人口甘甜,多喝幾杯,只會微酗,不會醉倒,除這裡,你出重金也賣不到,白兄一試方知。
” 白士英笑道:“張兄對酒,倒是在行的很。
” 張正林大笑道:“彼有旨酒,又有嘉淆。
旨酒,就是美酒,酒不甘醇,何得稱旨?人生能得兒回醉?就算喝醉了,也飄飄然另有佳趣。
”說著舉杯一飲而干。
白士英聽的暗暗驚奇,他發現張正林雖是一個貨郎,但書卻讀印不少,這兩句話,出之詩經,他也引用上了,此人倒不可以貨郎視之。
舉杯喝了一口,果然酒香清醇,入口微甘,就連稱好酒不止。
兩人把一瓶酒喝完,都已微有酗意,店伙及時送來蛋炒飯,和一碗大湯。
兩人吃過飯,張正林還要收拾東西,就回房去了,白上英多喝幾杯,果然有些飄飄然的感覺。
山城小店,大家都睡得早,白士英也就掩起房門,在榻上盤膝調息。
隔壁張正林收拾好東西,也自睡了,不多一回,就聽他附聲如雷,透過板壁,隱隱傳來。
過了二更,突聽窗外“刷”的一聲,似是有人飄落走廊。
這個音實在極輕;但白士英卻倏地睜開眼來。
就在此時,只聽一人壓低喝道:“張正林,出來。
” 白士英聽一怔,暗道:“半夜三更,又有什麼人來找張兄呢?” 只聽隔壁張正林附聲忽然停止,接著也壓低聲喝道:“門外是誰?” 那人沉聲道,“你出來就知道了。
”他話聲方落,張正林已經很快開門出去,低聲喝道:“是那一條道上的朋友?” 白士英聽他口氣,心下又是一怔,忖道:“張兄這口氣,莫非也是江湖上人?” 就在此時,只聽張正林忽然輕哼一聲,緊接著響起一陣輕微的衣袂掠風之耳,已掠上牆頭。
這下,白士英不禁一呆。
自已居然看走了眼,只要聽這陣衣袂掠風之聲,經捷無比,張正林一身輕功,竟然極高。
他有這一發現,豈肯輕易放過?急忙推開窗,雙腳輕輕一點,便已穿窗而出,再一吸氣,平空拔身而上,登上屋脊。
只見一條黑彤,已在前面屋脊上,一閃而沒。
只要看這人的身形,明明就是貨郎張正林。
白上英自然不肯放鬆,立即一吸真氣:身如天龍馭風,橫空掠過兩重屋脊,遠遠尾隨下去,這回他看清楚了。
張正林前面,果然連有一條黑影,正在飛行奔掠。
兩人相跟足有七八丈遠,一個儘力在前奔掠,一個提氣緊追不捨。
貶眼工夫,已經追出一里來遠。
劍河縣,是僻處山區的小城,城牆依山而起。
前面那人奔近山麓,就朝山麓問一座小小的土地廟飛掠而入。
張正林追到廟前,腳下忽然停往,雙拳一抱,大聲道:“廟裡是那一方道上朋友,把在下引來,有何見教?”在他說話之時,白士英已經無聲無息的掠到他身後數丈,一叫了閃入右首樹林。
只聽廟中有人介面道:“張朋友怎不進來?” 張正林笑了笑道:“在下行走苗疆,將本求利,從沒和道上朋友,有過梁子,朋友既然把在下引來,有什麼事怎不明白見告?” 廟中那人道:“不錯,咱們之間,沒有梁子,只是咱們有話要問你。
” 張正林依然挺立不動,說道:“有什麼活,這樣不能說么?” 廟中那人不耐道:“張正林,你可是不敢進來么?” 張正林笑了笑道:“在下沒有什麼不敢的,只是聽朋友的口氣,朋友有事找在下,並不是在下找朋友有事,這樣藏頭縮尾,豈是待朋友之道?” 那人怒聲道:“張正林,你在咱們兄弟面前,別再耍嘴皮子了,告訴你,你要在這條道上走動,你就乖乖的進來,如果你不想在這條道上混了,你可以走,明天一早,就得離開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