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中那人道:“這你就不用問。
” 張正林道:“好,朋友這麼說了,在下似乎非進來會會而不可了。
”說著,果然舉步朝小廟中走去。
土地廟山門敞開育,裡面地方不大,只是沒有點燈,黑越越的伸手不見五指。
張正林走進去了,但只走了三步,便身停往。
三步,已可看到青石神案。
神案後面,當然就是神龕了,神龕里已經一片漆黑,看不清楚了,神案離他面前,也不過只有三步遠近,這就是說明就只有這麼一點地方,但張正林凝足目力,也看不到對方躲在那裡? 他只走了三步,那倒並不是膽怯,敵暗我明,他自然非留退路不可,一旦遇上襲擊,離門只只有三步,自可及時退出。
但就在他腳下一停,那人就冷冷的道:“張正林,你盡可放心,咱門不會為難你的。
”細聽那人話聲,似是人神龕中發出來的。
張正林不覺仰面道:“在下已經進來了,朋友有什麼見教,現在可以說了。
” 只聽另一個道:“咱們有話問你,張朋友最好實話實說,不可有半句虛言。
”此人說的話,卻從左首傳來。
張正林微曬道:“朋友還沒問我什麼,怎知在下說的會是虛言?” 神龕那人道:“張朋友沒有虛言,那是最好不過了。
” 張正林道,“你們究竟要問什麼?” 神龕中那人道:“張朋友這次要去那裡?” 張正林:“九里龍。
” 神龕中那人又道:“你一個人?” 張正林道:“兩個人。
” 神龕中那人又道:“還有一個是誰?” 張正林道:“自然是在下朋友了。
” 神龕中人道:“我問的是此人姓甚名誰?” 張正林道:“在下朋友姓白,名士英。
” 白士英隱身林中,距離土地廟,不過數丈遠近,他們在廟中說的話,自然全聽到了,心中不禁一動,暗暗忖道,“看來賊黨已經對自己起了懷疑。
” 只聽神龕那人又道:“你們從那裡來?” 張正林道:“辰州。
” 神龕中那入又道:“你和他認識很久了?” “不錯。
”張正林接著問道:“你們問這些幹什麼?” 只聽左首那人道,“這個你不用多問。
” 神龕中人義道:“白士英是幹什麼的?” 張正林道:“他背的藥箱,你們說他是幹什麼的?” 神龕那人道:“此人從未見過。
” 張正林道:“白兄一向在川康行醫,你們自然沒見過了。
” 神龕中人道:“那麼他去九里龍作甚?” 張正林火道:“他是李一舟老夫子的門人,李老夫子一向在苗疆行醫,去年故世了,遺命要他承繼遺志,到這一帶來行道,這樣夠了吧?” 神龕中人道:“你知道的倒很詳細。
” 張正林道:“在下是他朋友,自然很詳細了。
” 神龕中人道:“很好,你可以回去了。
” 張正林道:“在下知道的,都己奉告了,朋友問了這許多話,也總可亮亮字型大小吧?” 神龕中人嘿然道:“這個張朋友就不用多問了。
” 張正林理直氣壯的道:“為什麼?” 神龕中人冷林的道:“因為你知道的大多了,對你並無好處。
”這話已經說的很明顯了,你如若還想在這條路上走動,知道的大多了,對你是不利的。
張正林不是傻子,這就拱拱手道:“既是如此,在下告退了。
”神龕中人沒有再說。
張正林話聲一落,迅快的轉身退出,他並未停留,立即一路奔行而去。
張正林走了,但隱身林中的白士英,卻並沒有跟著回去。
有人暗中注意了他,這人是誰?他非弄弄清楚不可。
因此他仍然隱伏林中,一動沒動。
約摸過了頓飯工夫,依然不見有人出來,也沒有一點動靜。
土地廟裡,至少有兩個人,難道他們會住在廟裡不成? 白士英心頭漸漸有些不耐,但還是耐著性子,等了下去。
又是一盞熱茶工夫過去了,土地廟還沒有人出來,甚至連一點聲息都沒有。
白士英再也忍耐不住,身形一晃,閃出樹林,就已落到土地廟門口,他藝高明大,也不出聲問話,就舉步朝廟中走去 廟內靜悄無人,也沒點燈,自然一片陰森黯黑。
白士英跨進廟門,就當門而立,目光迅快的一轉,心中不禁暗暗稱奇。
原來這土地廟,就只有這麼一間,左右前後,也不過五六丈見方。
除了中間一個神龕,龕前在一張長形青石案,就別無他物。
神龕也不大,左右兩幅神慢,斜斜的分開,裡面端坐一對土地公和土地婆,也不過一人來高,那裡有什麼人影子?這點地方,當然隱藏不了一個人;但方才明明有兩個人的聲音。
至少他親眼目睹,有一個人進來,沒有看到他出來。
土地廟就只有這麼一間,沒有後門,也沒有窗戶,進來的人,非從大門退出去不可,那麼人呢?白士英當門而立,經過這一陣查看,己可斷定這裡已經絕沒有人,只是想不出兩個賊人,是如問走的?他舉步走入,左手屈指連彈,朝土地公和土地婆身上彈去。
但聽“撲”、“撲”兩聲輕響,證叫確是泥塑的神份,但他還是不相信,緩步走到神龕前面,伸手掀開神峻,神龕里自然不會有人。
賊人有如此狡儈,也更使他提高了警覺,夜色已深,賊人已去,他自然也不用在這裡逗留了。
回到客店,依然穿窗而入。
張正林早就回來了,此刻已經鼾聲呼呼,從隔壁傳來。
白士英微微一笑,也就解衣登榻,橫身躺下。
第二天一早,白士英起身下床。
開出門去,張正林早己起未,他不但梳洗完畢,而且己把貨物裝好了兩隻木箱,店隊送來臉水,白士英洗了把臉,店伙又替兩人炒了兩盤蛋炒飯送來,兩人匆匆吃畢,會過店帳。
張正林取出二兩銀子,交給店伙,作為寄存馬匹之用。
店伙連聲稱謝,然後十分巴結的,從店后推出一輪獨輪小車,幫著張正林,把兩隻木箱裝在車上。
張正林雙手挽注車柄,含笑道:“白兄,咱們走吧。
”推動獨輪車,往前行去,白士英跟在他身後而行。
離開劍門,一路西行,已是盤曲山麓間的羊腸小徑,有時須隨著山坡往上,有時又得直下溪底,涉水而過。
一路亂石磊磊,高低不平。
張正林椎著獨輪小車,依然隧步如飛,看去似乎毫不吃力。
白士英跟在他後面,不覺試探著道:“張兄這樣推著車趕路,不覺吃力么?” 張正林回頭笑道:“這車子只要把穩了,順著勢推,就並不吃力,據說,這是諸葛丞相證南蠻時發明的,走山徑小路,那是最便捷了,不過還得有些腕力,幸虧兄弟從小練過幾年莊稼把式,手上有幾斤蠻力。
” 白士英故作驚奇的道:“原來張兄還會武功?” 張正林笑了笑道:“咱門這一行,整天在外跑的人,多少都會一些,有時遇上剪徑賊,也可以防身自保。
”他忽然回過頭來,朝白士英看了一眼,又道:“李老夫子一身武功,才高明呢。
聽說出自武當派,他可以析上一根樹枝,當劍來使,三五個里執兵刃的人,還近不了身,白兄是他衣缽傳人,自然也差不到那裡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