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儒醫」道:“涉足花叢的事要談,其他的事也要談。
”他臉龐一轉,目注兒子,道:“南兒,為父的不逼你練功,不逼你學醫,任由你廣交友朋,甚至於河下買醉,青樓召妓,也不阻攔,你知道這是什麼緣故?”余昭南臉色一紅,道:“孩兒愚昧,孩兒但知爹爹別有用意。
也許是咱們余家出身江湖,不能忘本,多交幾個朋友,為人排解一點困難,總是有益無害。
”「江南儒醫」點一點頭,道:“說不上益,更談不上害,你那「不能忘本」四個字,還有一點道理,但你想得不切實際。
須知江湖本是禍患之源,並不值得留戀。
至於解危濟困,乃是人生份內之事,你我不作,自有旁人去作,這不算為父的意向。
”余昭南恍然介面道:“孩兒懂了,爹爹這樣放縱孩兒,為得是不忘華大俠的恩德。
”只見「江南儒醫」臉露讚許之色,頻頻頷首道:“南兒甚稱敏銳,為父的正是這樣想。
”人人皺起眉頭,人人心頭都有惑然之感。
余老夫人道:“老爺子話,可將我老婆子弄糊塗了,華大夥賜予咱們的思德,咱們自然不能忘懷,苦無報答的機緣,老婆子只得供奉華大俠母子的畫像,朝夕為他誦一遍佛經,上一炷清香,聊表一分心意,你溺愛南兒,放縱南兒,不知督促南兒上進,已是莫大的錯誤,如今竟將錯推到華大俠身上,這……這……這是罪過。
”「江南儒醫」哈哈大笑,道:“夫人,南兒是不求上進的人么?”老夫人微微一怔,向兒子看了一眼,道:“你究竟要講什麼?為何不爽直的講?這樣轉彎抹角,我是越聽越迷糊了。
”「江南儒醫」將頭一點,道:“好,我這就講。
”目光朝華雲龍一瞥,然後攤開手掌,托著剛才吸出的細小銀針,接道:“夫人請看,這是從華公子「玉枕穴」上取下的銀針。
”老關人取過銀針看了又看,道:“這枚銀針遺有殘餘的迷藥,怎麼?事情很嚴重?”「江南儒醫」道:“我一直擔心事,如今怕是將要爆發了。
”老夫人瞿然一震,道:“你是講,武林將有變亂?”「江南儒醫」點一點頭,黯然道:“久亂必治,久治必亂。
自從華大俠掃蕩妖氛,抵定江湖,屈指二十年矣,當年漏網的妖孽,不甘屈服的梟雄,焉肯終身雌伏?唉!天道循環,歷歷不爽,只是來得太快了。
”老夫人微微一怔,道:“怕是杞人憂天吧。
”「江南儒醫」道:“我素來樂天知命,何致於杞人憂天。
自從九曲掘寶以還,蒙華大俠恩賜,天台一派得以取回本門秘塞,為夫的喜涉醫藥二道,格外獲得一冊「華佗正經」,方有今日之小成。
就因我樂天知命,心儀華大俠的為人,當時才能冷眼旁觀,我總覺得華大俠過於寬厚,禍患未能根除,因之近年以來,無時不為此而耽心……”原來這位「江南儒醫」本是天台一派的宿老,九曲掘寶,家道中興,由於他生性澹泊,將本門秘發送呈掌門以後,一直寄住金陵,行醫濟世,終於成了一代名醫,金陵城家喻戶曉的大善人。
誰知他感念華天虹之賜,眼中竟在留意武林的動態,這等措施,可謂有心之人了。
他講到這裡,「金陵五公子」俱已明了大概,那蔡昌義人雖莽模,卻也不笨,「江南儒醫」話聲微頓,他已「哦」的一聲,介面說道:“我明白了,伯父聽任咱們吃喝玩樂。
不加管束,那是要咱們留心江湖的動態。
”「江南儒醫」道:“梟雄妖孽,欲想蠢動,留心是沒有用的,必須習以為常,不落痕迹,方有所得。
就像這次碰上那姓賈的女子,你們平日若是有了成見,那就救不了華公子了。
”話聲一頓,忽又接道:“不過,你們都是好孩子,平日也自有分寸,老朽才能放心。
”四公子臉色同是一紅,袁逸楓接道:“侄兒斗膽妄測,伯父恐伯另有吩咐吧。
”「江南儒醫」頷首不迭,微笑道:“逸楓機敏,老朽的用意,一來是讓你們多方接觸。
俾以了解武林的變化,二來是讓你們廣結人緣,一旦發生事故,也好幫助華大俠作一番事業。
老朽這點用心,自然向華大俠報恩之意,但也是為了大局著想,諸位不見怪就跟吧?”蔡昌義大聲叫道:“隨這是怕父提攜,誰見怪?誰見怪就跟他絕交。
”袁逸楓、李博生、高頌平同聲接道:“昌義弟講不得錯,這父伯父提攜。
伯父之心,可昭月日,咱們倘能追隨華大俠剷除妖氛,作一番事業,也不枉伯父苦心垂愛一場……”話未說完,「江南儒醫」已自大笑不已,道:“很好,很好,諸位賢侄明理尚義,老朽衷心甚慰。
”老夫人白眉微蹙,揚一揚手中的銀針,戳口道:“老爺子,你那憂慮,是緣這枚銀針而起么?”「江南儒醫」回眸道:“正是因這枚銀針而起,夫人請想,那姓賈的女子隱跡風塵,甘為妓女,又復身懷絕技,這枚銀針既有殘餘的迷藥,刺穴的手法超人一等,被制之人且是華大俠的哲嗣,幾種徵侯湊在一起那不顯示武林將有變亂么?”老關人想了一下,還要講話,忽見錦榻上的華大華雲龍翻了一個身。
「江南儒醫」急忙輕聲道:“夫人稍安,詳情還得問問華公子。
”說罷起身,朝華雲龍走了過去。
只見華雲龍猛地坐起,大聲叫道:“悶死我也。
”「江南儒醫」左臂一伸,輕輕將他扶住,道:“華公子最好再躺一下……”華雲龍雙目一睜,訝然道:“這……這是哪裡?”「江南儒醫」道:“金陵「醫廬」,老朽的住處。
”華雲龍環掃一匝,目光凝注道:“老丈是誰?怎樣稱呼?”「江南儒醫」道:“老朽余尚德,人稱「江南儒醫」。
”華雲龍惑然不解道:“在下患病負傷了么?”「江南儒醫」道:“公子為肖小所制,中了藥針。
”華雲龍眉頭一蹙,道:“藥針?老丈講,這裡是金陵?”「江南儒醫」道:“正是。
”華雲龍恍然一「哦」道:“我想起來了,賈嫣呢?”余昭南介面說道:“賈嫣是「怡心院」的妓女,此刻……”話猶未畢,華雲龍一掙下地,迫不及待道:“這女人不簡單,「怡心院」在哪裡?我去找她。
”「江南儒醫」阻攔道:“華公子請稍安,內情確不簡單,那女人此刻怕已不在「怡心院」了。
”華雲龍微微一怔,再次舉目環掃,最後將目光落在「江南儒醫」臉上,頓了一下,道:“老丈認得小可?小可中了藥針,是蒙老才所救?”「江南儒醫」點一點頭,道:“二十年前九曲掘寶,老朽見過令尊令堂。
些須小事,不足掛齒,華公子感覺如何?沒有什麼不適了吧?”提起掘寶的往事,華雲龍以為「江南儒醫」乃是父母故舊,連忙一整衣襟,肅容作禮道:“晚輩華雲龍,參見余老前輩。
”「江南儒醫」急於還禮道:“不敢當,不敢當,華公子如無不適之處,老朽有話請教。
”華雲龍暗暗忖道,這位余老前輩何以如此謙遜了。
心中在想,口中卻道:“藥物本對晚輩不生敵用,晚輩並無不適之感,老前輩有話請問,晚輩洗耳恭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