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昭南緩緩頷首道:“家父的醫學與辨毒解毒之能,除了苗疆九毒仙姬一脈,據說天下無出其右,但兄弟僅僅學到家父武功方面的點滴皮毛,心中怎能沒有感慨?”蔡昌義無疑不太肯用腦筋,聞言敞聲道:“那也不用感慨,昭南兄年紀不大,決心要學,現在還來得及。
”余昭南苦苦一笑道:“現在想學,果然也不算遲,但華公子若有三長兩短,醫道縱能通玄,又有何用?兄弟我怕要遺憾終身了。
”蔡昌義巨目一睜,愕然急聲道:“什麼?你講華公子……”余昭南苦笑截口道:“你可以看,華公子負傷不像負傷,中毒不像中毒,若說穴道被制,卻又不知被制的穴道在那裡,耽誤了救治的時機,這遺憾如何彌補,我如果習成了家父的醫道,即便束手無策,內心總要好受一點。
昌義弟,如今我不啻感慨而已,簡直是在後悔。
”這話出口,眾人不覺都向華雲龍望去,只見他臉色依舊,呼吸平穩,果然不像中毒或是負傷的模樣,因之人人都皺起眉頭。
頓了一下,蔡昌義突然亢聲道:“昭南兄,這是你的錯,你為何不向那賈嫣問個明白?”余昭南道:“一來賈嫣不會講,二來我心中著急。
”蔡昌義目光一凌,道:“她憑什麼不講?哼,我去問她。
”撒開步子,便朝廳外走去。
高頌平橫跨一步,擋住了他的去路,道:“不必去啦,咱們搶她的人,雙方已成敵對之局,她自然不會講了。
”蔡昌義一聲冷哼,道:“怕她不講。
”他想越過高頌平,但步子剛剛邁出,已聽一個蒼勁的聲音由廳後傳出,急聲道:“南兒,華公子怎樣了?”話音甫落,屏門之後,已經傳出一位白髮銀髯的老人,身後跟著一個手提藥包的童子。
這老人號稱「江南儒醫」正是昭南的父親,金陵著名的大善人。
蔡昌義止住腳步,與余昭南等連忙迎去。
余昭南道:“此人酷似華大俠,孩兒認為當是華大俠的公子……”「江南儒醫」已經見到華雲龍躺在桌上,當下揮一揮手,舉步走去,道:“是不是都該救治,他一直昏迷么?”余昭南道:“是的,一直昏迷不醒。
”「江南儒醫」走到桌邊,皺起眉頭,瞧了一陣,自語道:“臉貌輪廓酷似華大俠,眉目口鼻酷似白夫人,他是華家的公子。
”俯下身子,檢視舌苔與眼神,然後扣住脈門,凝神查察華雲龍的氣機脈息。
老人的臉色越來越凝重,約莫過了半盞茶光景,始才鬆開五指,道:“華公子服過迷藥,「巨闕穴」的血氣暢通不久。
”話聲一頓,目光凝注,問余昭南道:“南兒,你在那裡發現華公子的?”余昭南道:“孩兒等遊覽西郊,在那水西門他遇上……遇上……”賈嫣是個妓女,他與妓女打交道,當著父親之面,囁囁嚅嚅的說不出口。
「江南儒醫」白眉一皺,道:“南兒為何吞吞吐吐?遇上什麼?怎麼不講?”余昭南頓了一下,覺得不講也是不行,只得硬起頭皮,將水西門的一段經過,原原本本的講了出來。
「江南儒醫」倒無責準兒子之意,他靜靜的聽余昭南講完,然後兩眼凝神,緊緊盯在華雲龍的臉上,好似在探索什麼,又好似沉思什麼?「金陵五公子」連帶手提藥包的童子,大氣也不敢出,生怕打擾了「江南儒醫」,因之大廳之上,一片沉寂,人人都緊張萬分。
好半晌,「江南儒醫」恍然一哦,道:“我知道了,好高明的手法。
”話聲中俯下身子,輕輕撫起華雲龍的頭顱,緩緩向他腦後「玉枕穴」上撫去。
他臉上忽見欣喜之色,順勢托起華雲龍的身子,道:“總算華公子命大,你們馳馬狂奔,又將他丟來丟去,那「玉枕穴」上迷魄銀針,居然來曾移動,南兒,你們都隨我來。
”話落,小心翼翼的移動腳步,逕向後面走去。
「金陵五公子」面面相覷,心頭俱各一凜,撒開大步,隨後跟去。
穿過廊迥,「江南儒醫」又道:“這華公子體質特異,迷魄葯對他似乎不生效用,回頭取下銀針,想來當可無事,南兒先行一步,告訴你母親,然後到我書房裡來,我有話講。
”他這樣一說,眾人心頭放下一塊大石,余昭南應一聲「是」,越過眾人,逞向後院奔去。
須臾,「江南儒醫」帶領其餘諸公子到了書房。
這書房纖塵不染,收拾得甚為整潔,臨窗的牆邊有張錦榻。
他將華雲龍倚著身子置於錦榻之上,接過隨行童子手中提包,取下應用之物,然後著手取那銀針。
病徵已得,做起來倒也簡單。
準備好一切應用的藥物,「江南儒醫」右掌輕捺華雲龍的「靈台穴」,左手握著一塊磁鐵,覷准腦後「玉枕穴」,將那磁鐵輕輕按去。
移時,他緩緩使那磁鐵遠離腦後,磁鐵之上,赫然舔著一根長約半寸的細小銀針,於是他收回右掌,將一包黃色葯末小心敷在針孔之處。
針孔處原有一點鮮血,經那黃色葯末一敷,霎時凝結成痂。
這點手術,耗時不多,也不見得費事,但「江南儒醫」卻似與人大戰一場,額角已見汗珠,旁觀的人也緊張萬分,一顆心提到了胸口。
手術完畢,「江南儒醫」長長吁一口氣,道:“僥倖,僥倖,稍有差池,我余尚德便是終身憾事。
”那蔡昌義不用腦筋,莽莽撞撞的道:“伯父,用那磁鐵吸取銀針,我看並不麻煩么。
”「江南儒醫」一面收拾用具,交給那童子,一面餘悸猶存地道:“小兒之見,小兒之見,那「玉枕穴」乃是人身三死穴之一,為泥丸之門戶,督脈之樞紐,通十三經絡,豈同兒戲,老朽功力不夠,不足以內力吸取銀針,只得借用磁鐵,這樣危險性更大……”蔡昌義奇道:“那會有危險?”「江南儒醫」道:“怎會沒有危險?想想看,磁鐵的吸力遍布全面,吸取銀針,必須循原來的針孔,手法稍有偏頗或不穩,震動了銀針,立刻便傷到經絡,後果不是死亡,便是殘廢,那危險有多大?”眾人這才知道「江南儒醫」所以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緣故,那蔡昌義更是瞠目結舌,驚疑不已,駭然道:“啊呀!其中原來還有講究,難怪伯父通身是汗了。
”「江南儒醫」微微一笑,道:“好在事已過去,華公子已經無妨了。
”話聲微微一頓,向四人環掃一眼,接道:“諸位賢侄兒,老朽心有所感,今日要跟你們談一談。
”眾人不知他要談些什麼,惴惴分別坐下。
這時,腳步與拐杖觸地之聲遙遙傳來,「江南儒醫」一那身邊童子,說道:“夫人來了,你去吩咐廚下備酒,華公子蘇醒以後,再叫他們開席。
”那童子躬身應「是」,退了下去。
余昭南伴著母親進入書房,諸公子連忙起立相迎。
余老夫人目光朝華雲龍一瞥,問夫婿道:“老爺子,華公子不要緊吧?”這位老夫人白髮皤皤,胸前項下,掛著一串佛珠,右手執一根盤龍拐杖,看去份量奇重,目光炯炯,可知也是身具武功的人。
「江南儒醫」道:“華公子不要緊,我已將那銀針取出,再有頓飯光景,便可蘇醒。
夫人請坐,趁此機會,我要跟南兒他們談一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