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儒醫」目光一顧兒子,道:“南兒,你將幸遇公子的事先講一遍,免得華公子心有所疑。
”余昭南聽到父親的吩咐,從頭到尾又將攔截賈嫣之事講了一遍。
講到趕回「醫廬」之際,余老夫人揚一揚手中銀針,介面道:“華公子所以昏迷不醒,便是這枚藥針制住了華公子的「玉枕穴」。
”華雲龍聽得十分仔細,聞言駭叫道:“「玉枕穴」?”「江南儒醫」道:“事情已成過去,華公子定一定神,先檢視一下可曾失落重要之物?”華雲龍神情大震,旁的都不要緊,唯獨那防身軟甲之中,藏有「玉鼎夫人」的絕筆書信,那封書信萬萬不能失去,因之聞言之下,憂心仲仲,急忙向懷中摸去。
總算還好,軟甲依舊,他大娘給他的三個藥瓶也在懷中,至於防身的寶劍,隨身的衣物,以及那匹龍駒,便是失落,那也無關緊要。
他知道軟甲未動,書信仍在,暗暗鬆了口氣,道:“那賈嫣好似未曾搜索晚輩的身子,寶劍衣物等倒不要緊。
「江南儒醫」眉目一蹩,道:“這就奇怪了,那姓賈的女子沒有不搜身的道理?……華公子,你可記得被制時的情形?”華雲龍臉上微微一紅,道:“講起來是晚輩自己大意……”他接著說出邂逅賈嫣,以至穴道被制的經過,然後又道:“晚輩自恃百毒不侵,「七日散」對我無敵,卻未防她點我穴道,及至警覺,人已昏迷,至於她又在我「玉枕穴」上刺下迷魄藥針,晚輩更是一無所知了。
”「金陵五公子」聽他說百毒不侵,人人半信半疑。
「江南儒醫」卻是一邊靜聽,一邊尋思,待他講完,仍是不知那賈嫣為何不搜華雲龍的身子。
半晌無語,書房之內一片冷寂,但氣氛卻是緊張而肅穆,好像一道無形的鐵箍,緊緊扣住每人的心弦,連氣也透不過來。
那蔡昌義大是不耐,等了一下,突然大聲道:“不要想啦,伯父,咱們「怡心院」走一趟去。
”高頌平介面也道:“不管那賈嫣是否已回「怡心院」,走一趟「怡心院」總不會錯,余伯父,侄兒想仍裝狎客,晚上去「怡心院」走一趟。
”余老夫人將頭一點,道:“頌平講得有理,那賈嫣寄身「怡心院」中,說不定「怡心院」正是某人的巢穴,前去摸一摸底細,不失是正本清源的解法。
”「江南儒醫」搖頭不迭,道:“去不得,打草驚蛇,那將前功盡棄。
”余老夫人道:“老爺子總是不改寡斷的習性,猶豫不決決,焉能成事,我老婆子作他們的後盾。
”「江南儒醫」失笑道:“夫人糊塗了,將來賣命,也許尚有用處,如今便是要到「怡心院」去,那種地方,夫人怎生作他們的後盾?”老夫人先是一征,繼而變了顏色,似要爭吵,華雲龍連忙起立道:“夫人息怒,請聽晚輩講一句話。
晚輩所以大意受制,原是想摸一摸賈嫣的底細,如今既知賈嫣寄身於「怡心」妓院,晚輩自會處理,余老前輩以及諸位兄弟救助之恩,晚輩先謝,至於援手之意,晚輩心領了。
”他雙手抱拳,作了一個羅圈揖。
蔡昌義拒不受禮,大聲叫道:“嗨,你這人婆婆媽媽……”袁逸楓怕他失了禮數,急忙截口道:“華公子見外了,令尊的事迹膾炙人口,兄弟們只是邯鄲學步,各盡為人的本份,你這樣講,那是獨攪其事。
”袁逸楓抱拳一拱,哈哈一笑,又道:“這是戲言,華公子不要當真。
兄弟之意,是講「落霞山莊」事事為人,武林同道受益良多,咱們深願附驥左右,一者學學令尊的風範,再者也可各盡心力,作一點有意義的事。
華公子若是不讓咱們插手,咱們實在心有不甘。
”這話和緩了些,但詞鋒仍然極利,令人無法峻拒。
華雲龍楞了一楞,抱拳作禮道:“袁兄這樣講,小弟無話可說,不過,諸位既不見外,這「華公子」三字,以後務必請免。
小弟表字雲龍,往後稱華雲龍,稱雲龍,悉聽尊便,如若再稱「公子」,小弟拂袖而去,諸兄可別見責?”那蔡昌義生性最急,擊掌歡呼道:“痛快,咱們就這樣講,誰要再稱你公子,誰就是這個。
”他作了一個「王八」的手勢,頓時引起二陣哄堂大笑,歷久不歇。
歡笑聲中,老夫人連連以拐杖頓地,上氣不接下氣道:“不要笑啦,不要笑啦,咱們談正事。
”嘴講「不要笑」,事實上她比旁人笑得更凶,余昭南生伯母親岔了氣,強忍歡笑,連連輕捶母親的背脊。
適在此時,一名家僕前來稟告,道:“啟稟老太爺,酒菜已備,請示下開在何處?”「江南儒醫」忍住笑聲道:“內客廳。
”起立肅容,接道:“龍哥兒,老朽恭敬不如從命,託大了。
請,咱們邊飲邊談,好歹商量一個可行之策。
”華雲龍講了一句「理該如此」,余老夫人已介面道:“我看你才是真正者悖了,華哥兒昏迷日久,諸賢侄一身塵土,便這樣未曾梳洗,就飲酒么?”笑聲再起,「江南儒醫」嗨的一聲,道:“真是老糊塗了,南兒,領華……領龍哥兒梳洗去,諸賢侄熟門熟親,各自請便。
夫人,咱們由客廳相候去。
”如此一來,氣氛頓時輕鬆無比,老夫婦率先出門,繼之各人分別前去梳洗。
余昭南的身材與華雲龍不相上下,從裡到外,各取了一套新衣,交給華雲龍替換。
※※※※※※※※※※※※※※※※※※※※※※※※※※※※※※※※※※※※※※華雲龍性情活潑,至此甚覺投緣,梳洗更衣畢,越發精神煥發,神采奕奕。
眾人先後到了內客廳,彼此一無拘束,談談講講,氣氛極其融洽。
難得老夫婦倆也有少年人的興緻,一席酒,直到初更,始才盡興而散。
席間「江南儒醫」也曾問起華雲龍何故離家?華雲龍毫不隱瞞,率直講明「奉命緝兇」,並將一路來的經過詳加敘述,眾人聽了,一致為「九命劍客」之死默然扼腕,更對兇手的神秘與殘忍均感忿怒,但結論只有一個,那便是「浩劫將興」武林將要從此多事。
講起浩劫將興,「江南儒醫」至為含蓄。
他對華雲龍所述各節,以及所遇之人物,只籠統講了一句「或有關聯」,再往深究,他就不願置詞了。
但他卻竭力贊成華雲龍前往南荒一行,理由也不肯多講。
眼前以賈嫣為重,因之華雲龍對其所余,也不多問。
賈嫣隱跡風塵是謎,劫持華雲龍的目的是謎,不搜華雲龍的身子更是謎,一連串的不能揭開,其他捕風捉影之事,更不用談。
故此,「江南儒醫」同意了諸小的意見——仍裝狎客,摸一摸「怡心院」的底細。
可是,他只同意余昭南陪同華雲龍前往,其餘諸人則不必去。
他總認為賈嫣必已遠遁,此行實屬多餘。
至於他讓余昭南與華雲龍同去,那是因為他倆同屬當事人,他的理由很充分。
「怡心院」若是鬼窟,賈嫣劫人,定有所知,隱匿賈嫣的一切,乃是意料中,事情要查訪,人選必須恰當。
華雲龍被救之後,由余昭南以識途老馬的身份,帶他訪問賈嫣的下落,乃在情理之中,縱然難有收穫,也不至引起「怡心院」本身有偵破之感,提高了警覺。
這是他的深謀遠慮,不願一次便讓線索中斷,諸小也就不再堅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