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因師太道:「掌門無須盤問小妹為何知情,耿玉修人在此,掌門問他當時之事是否如此?」金頂上人喚道:「玉修,可有其事?」耿玉修走了前來,面色慘白,他心中內愧慚疚,恨悔莫贖,但此時此地,由不得他能作違心欺騙之語,眼前各人均是他同門長輩,何況他與江瑤紅、羅湘梅、姜宗耀、東方玉琨亦無利害關係,只痛恨謝雲岳,他深怕事已做錯,更料不到金頂上人乖僻如此,竟問起執法大典,小題大做,招到同門師長極為不滿。
他發現千百道銳利如電的目光,均投射在他的身上,似利刃,似鋼錐,不禁膽寒戰慄,慘白的臉孔上泌出豆大汗珠,垂首不語。
金頂上人目睹耿玉修神色,就知錯在耿玉秋,但深惡曼因師太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此執法大典數責於他,分明是存心奚落他處置不公,有損掌門尊嚴,怒視了曼因師太一眼,冷笑道:「曼因師妹心情,老衲深知,護犢情深人所難免,江瑤紅是你弟子,當然百般辯解以脫其刑責,老納縱或偏聽,曲在玉修,但謝雲岳為何不前來對質。
」說著,又是一聲冷笑,道:「為免得曼因師妹心懷忿怨不平,老衲將玉修並付刑責就是。
」忽然,人群中走出白象大師,躬身說道:「啟稟掌門┅┅」金頂上人白眉上掀,右掌一擺,沉聲道:「老納心意已定,師弟請勿多言。
」白象大師轉身走回原處,低聲太息。
曼因師太冷冷說道:「掌門人如此剛愎自用,小妹又何言,本門執法大典已有三十年未舉行了,但記憶如新,掌門人自應肖規曹隨,不得擅意更改法條。
」金頂上人盛怒無比,壓抑嗓音道:「師妹好意提醒老衲以免有所隕越,語重心長,老衲心感不已。
」說著繼續揚聲道:「請法典。
」右側侍立手執金棍之兩僧人快步走入殿後。
跟著金頂上人又大聲道:「請掌門令符。
」左側兩僧如飛赴入。
須臾,請法典之兩僧托著一盤,盤上覆著一幅黃綾,慢步走出,然而請掌門令符之兩僧卻神色惶恐地奔出大殿,躬身稟道:「令符遍覓不見。
」這無異是驚天霹靂,金頂上人心中大震,不由愕住,殿內一陣騷動。
金頂上人口中黯淡,冷瞥了曼因師太一眼,見她那一付漠然冷淡、無動於衷的神色,心知自己結怨太甚,稍時恐怕無有轉圜之餘地,不禁愁結於胸,但又想不出掌門令符是何時被竊的?難道是曼因麽?她竟敢觸犯欺師滅祖的大罪麽?為著相護門下免除刑責不惜出此下策?真要如此,委實令人難以相信。
他徐徐嘆息一聲道:「典守者有其責,令符失去,老衲難辭其咎,稍時老衲在歷代祖師靈前引罪領責,不過,令符個會無故被竊┅┅」忽由眾人口中傳出一宏亮口音道:「據本門法典第五條,掌門信符倘為該代掌門人不慎遺失,即不得行使掌門職權,由護法四長老代攝,該代掌門人以待罪之身追回遺失令符,不得藉辭推卸及┅┅」金頂上人嘆息一聲道:「苦修師弟不必再說下去,老衲甘領重責,但老衲還有一言未了,信符必是本山弟子所盜,不忿老衲執法,因是不惜出此下策。
」這話雖是蘊藏不露,無疑地,他是指明曼因師太,千百道目光不由齊皆投射在曼因師太面上。
只見曼因師太面罩濃霜,冷笑一聲道:「剛愎自用,德量不宏,何堪暨承掌門之位,金頂師兄無須含沙射影,血口噴人,小妹如若作下此不恥之行,立即自刎於金殿之上。
」斬釘截鐵,語語驚人,眾人在聞聽掌門信符失去之際,暗中均有點疑心曼因師太所為,不然那能這麽巧法,但曼因師太為人不苟言笑,持重自謹,數十年如一日,眾所夙知,不可能為這一朝之忿,自墜清譽,是以均默不作聲。
但聞得曼因師太之言,不由相互一望,金頂上人面色黯然,但心中怒氣噴涌,不可抑制。
突然,金殿外飛赴而入一灰衣中年僧人,手執禪杖,站在金頂上人面前稟道:「山下有一人自稱謝雲岳師叔俞雲,求見掌門人,並言他懷中有本門信物交還。
」金頂上人目中神光電射,沉聲道:「俞雲現在何處?」「在教國寺中待茶。
」語音尚未落,忽由殿外傳來朗朗大笑聲道:「在下俞雲不請自來,望上人勿見責為幸。
」只見一中年文士,意態舒閑,瀟洒漫步走近大庭。
江瑤紅、羅湘梅、姜宗耀、東方玉琨心知是誰,不禁面上浮起一絲會心微笑。
金頂上人合掌一揖道:「老納不知俞施主遠來,未曾出迎,請勿見罪。
」合掌之間,暗吐真力一送。
俞雲含笑抱掌答道:「不敢,在下欣逢貴派大典,請准在下在旁瞻仰。
」金頂上人只覺所發真力被卸於無形,不覺大駭,聞言面色一紅,道:「大典已過,方才聞聽第三代弟子默悟稟道,稱俞施主有本門信物交還,但不知是何物?」俞雲故作失望之色長長哦了一聲,道:「如此在下無緣瞻仰了,這信物麽,還是稍時再說,只不知上人緊欲敝師侄謝雲岳登山謝罪為了何事?」金頂上人壓抑已久的一腔怒氣不禁迸發,沉聲道:令師侄為何不來,債有主,怨有頭,俞施主此來未免有點登門欺人恃強出頭。
」俞雲哈哈大笑道:「上人望重武林,一派掌門,竟說出如此稚幼之語,在下此來無非是為了息事寧人,登門引咎,幸虧在下略其涵養,若系師侄到來,上人豈不要自取其辱。
」金頂上人不禁滿面通紅,鬚眉激動,沉聲道:「聞施主所言,令侄武功足以傲視天下武林,視敝派不堪一擊,那麽令師侄為何不來?老納雖年逾八旬,見識不廣,猶若坐井觀天┅┅」俞雲雙眉一皺,微笑道:「上人無庸激怒在下,在下此來辦非侮蔑貴派,不過敞師侄天賦奇佳,造就與在下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言,他年少氣盛,恐怕一時激動,造成血腥浩劫,是以在下斗膽代為前來拜山,再也是說明理屈實在令高足耿玉修,請上人不要以細故輕動無名。
」金頂上人眼中怒火進涌,冷笑一聲,方待啟口時,曼因師太已自啟口道:「俞施主請稍待。
」說著轉向金頂上人道:「小妹不欲卷身於此是非之中,容退出全殿;諸位同門有與小妹同感者亦置行事外,掌門一職請交苦修白象紫竹湛如四位師兄代攝。
」金頂上人嘆息道:「老衲何忍因一己之忿,動搖本派根本,萬事自有老衲擔當,謹如師妹所言。
」說著高聲道:「掌門一職請由四位師第代攝,老衲待罪之身誓將信符取回。
」人叢中立時走出四個銀須飄飄,神態庄肅的老僧,向金頂上人一同稽首道:「恕小弟有僭了。
」金頂上上立對退在一側,四老一併而立,左側第二人合十說道:「老納紫竹有一事須問俞施主?」俞雲微笑道:「大師有話只管說出,在下無不據實相告。
」紫竹大師道:「施主前言有本門信物交回金頂師兄,不知是否本派掌門信符?」俞雲微笑說道:「不敢,正是貴派掌門信符,前日晚間金頂上人禮佛誦經之時,在下就在他身後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