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雲道:「大師明知,何必多問?」紫竹大師念了一聲佛號說道:「恕老僧饒舌,如信符交回金頂師兄,則金頂師兄立即重回掌門之位,自無庸老僧四人代攝。
」俞雲略略一沉吟,道:「那要瞧金頂上人武功如何,能否從在下手中奪回?」「阿弭陀佛。
」紫竹上人嘆息一聲道:「如若金頂師兄不勝,本門估符豈不歸還無期了。
」俞雲微笑道:「大師放心,在下離山之時,當交四位大師手上。
」紫竹大師道:「施主信人,但願口能應心。
」說罷合十一揮,大油一拂,四位老憎聯袂出金殿而去,峨嵋群雄相率魚貫出殿。
在俞雲現身金殿後,江瑤紅、羅湘梅均瞧破就是謝雲岳化身,不禁憂喜交集,憔悴玉容上現出關注之色。
東方玉琨與姜宗耀也瞧料到了七分,與二女走出金殿時,相互示了一眼色。
轉眼間,金殿之內走空了一大半,僅留下十數人,靜靜注視在俞雲身上。
驀地,俞雲一聲長笑,戟指在耿玉修臉上,沉聲道:「今日之事,罪魁惡首就是你,那日謝雲岳留下你性命之故,就是念在你不是妖邪宵小,情有可恕,不料你不但不知悔悟,反敢鼓動如簧之舌,挑起是非,你有何顏面尚留在這金殿之中?」耿玉修方冷笑一聲,金頂上人已自揮手制止,說道:「玉修,不必多言,俞施主,咎在老納不明偏聽,然施主與令師侄也是太以盛氣凌人,老納決以本身功力與施主印證,奪回信符,不過請施上寬限在今晚,且容老納交待一些鎖事,不知能否應允。
」俞雲微微一笑,飄然出殿而去。
八月秋風,峨嵋絕頂已寒透沒骨,山中千重楓葉,朱紅綴錦,與傲雪勁霜嶺青喬木,疊翠濃綠,相映成趣。
俞雲衣袂飄飛,步履從容,隨意溜覺山中景色,行至在一段峻陡石道上時,忽覺風力破空之聲,正詫異之際,猛感頭頂勁風壓體,不禁暗哼了一身,身形疾晃,電飛得十數丈左右。
只聽得身後掌風撞至山石轟然大震之音,跟著又是一聲輕噫。
俞雲頭也不回,仍是步履從容向前走去,身後隱隱聞得破空之聲,心知這人窮追不捨,暗中冷笑,故意把腳步放緩了下來。
只聽身後急風颯然中傳來冷笑道:「俞雲你與我站住。
」俞雲轉面一望,只見是一俗家打扮中年人,濃眉大眼,頷下一部密麻腿須,眼中滿含怒色,遂冷冷說道:「你也是峨嵋門下麽?今天僅我俞某與金頂上人兩人之事,你用不著借事起釁。
」那人哈哈狂笑道:「俞雲,你狠狂無用,今晚你還能活著離開峨嵋麽?」俞雲劍眉一剔,冷笑道:「那倒未必,你此來是否出自金頂上人授意?」言猶未了,那人突然欺身而進,右手迅疾凌厲地向俞雲「肩井」穴上斜劈而去,左手五指電光石火般望俞雲右肋飛攫。
不言而知,那人是意在俞雲懷中信符,他所以出此者,是不忍見金頂上人身敗名辱。
俞雲那有不明白之理,將身一側,讓開這人右掌雄厚掌力,右手兩指如剪,一式「玄鳥划沙」划向這手攫來左手腕脈,帶起銳嘯風聲,口中笑道:「尊駕何必出此下策,俞某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尊駕還是請回吧。
」那人只覺俞雲「玄鳥划沙」手法竟然詭奇無比,而且內力驚人,指未到,指勁已自侵膚如割,趕緊飛撤右手。
俞雲猛一翻腕,改指為掌,迅疾無倫地向前一送,展出「弭勒神功」推字訣。
那人只覺胸前一震,身不由己地一個倒翻輕似落葉般飄飄出去,落地后突然無恙,轉臉望去,俞雲已然走出十數丈外,不禁怔住,搖了搖頭,向一側林中隱去。
俞雲地形不熟,隨徑而行,向山下走去,不時遇上峨嵋門下,但他們神態肅穆,面色冷淡,視俞雲於無睹。
他不禁有感於胸,知此舉有辱峨嵋過甚,難怪他們,但一想起金頂上人與當年圍毆其父謝文之人同謀,今日之辱理所當然。
此時,他心中猛然生出一個念頭,忽見一少年僧人迎面走來,身形一閃,阻住去路,微笑道:「請問曼因師太清修之之處在什麽地方?」少年僧人面現為難之色,躊躇須臾朗聲道:「正南奔去大峨寺側,神水閣就是。
」說完一鶴衝天而起,掠過俞雲頭頂,落下如飛奔去。
俞雲折向正南。
穿林拂葉,飛雲縱電般奔行,片時,已至大峨寺前。
只見寺前一株高可叄天,傘蓋密翳的大楠樹下,倚立著明眸皓齒的江瑤紅,臻首翹望雲天,若有所思。
她似為俞雲腳步聲驚動,低音瞥見俞雲走來,不禁一怔,目中頓時湧出幽怨之色,眼前一酸,淚水盈睫。
俞雲心知她已察覺自己是誰,電射落在江瑤紅身前,悄聲說:「紅妹,不可如比,免引起你師長同門疑心,令師呢,煩引我求見。
」江瑤紅凄楚一笑,道:「家師自金頂回庵后,即在禪堂早課,現尚未課畢,待小妹試入稟明,請在閣外等候,慎勿遠離。
」說完轉身往神水閣內走去。
俞雲眼送著江瑤紅婀娜身影消失后,不禁暗中嘆了一口氣,一年餘江湖奔波,恩怨愛恨,心神似乎交瘁疲累,喃喃自語道:「絕意江湖,談何容易,仇如山積,恨似海深,均是人為而起,貪嗔愛恨,俯拾皆是,茫茫人世,那有清凈寸土?」耳中隱隱間聽得青磐木魚,梵唄禪唱由大峨寺中飄來,頓時生離塵逸世之念,極目四外,只見秀巒攬奇,雲山飄渺間,口中長吟道:「有幸伴得名山游,長眠若壑人不知┅┅」峨嵋勝景,舉世無雙,號稱靈虛洞天,普賢菩薩道場,為我國佛教王大勝地之一,名勝古迹,指不勝屈,珍禽異獸,奇木名花,難於枚舉。
他駐立於神水閣前,凝目神注於閣前的巨石,一為呂純陽畫「大峨石」,另石有陳搏書「福壽」蘇東坡書「雲水流春」,均翥龍舞鳳,大氣磅礴。
正沉溺其中時,忽覺身後起了一種極輕微的腳步聲,跟著起了清朗語聲:「雲兄,別來無恙?」他緩緩別過而去,只見東方玉琨白衫飄飄立在六七丈開外,面帶微笑,眼神中卻似蘊含著隱憂。
俞雲淡淡一笑,道:「東方少俠,你不避嫌疑麽?」東方玉琨大步走來,與俞雲並肩而立,悄聲道:「雲兄此舉煞費苦心,實逼不得已,本派師長大多均所深知,如非為此,金頂大師伯定然一意孤行,必造成敝派分裂,但云兄亦成為眾矢之的,因此舉有損本派聲譽,顏面攸關,雲兄離山時,難免遭受截擊,望雲兄稍有仁厚,點到為止。
」俞雲頷首道:「這個自然。
」東方玉琨又道:「不過,雲兄知道金頂太師伯為何將印證之期,改在今晚麽?」俞雲不禁一愕,轉首道:「這倒不知情?」東方玉琨微微嘆息一聲道:「敝派有一長輩隱居在千佛頂,武學造詣精博絕倫,為峨嵋近三百年來唯一奇才,只因性情暴戾怪僻,樹敵太多,峨嵋從此多事,是以由本派上兩代掌門人將其禁足於峨嵋,辟千佛頂萬壽寺為其潛修之所,這位老人家從此長棲萬壽寺,不但小弟無緣晉謁,就是師長輩亦未曾見過,僅有金頂大師伯以掌門之尊,每月朔望去千佛頂瞻拜兩次,只怕金頂大師伯聳慰他老人家與雲兄為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