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劍笏不是沒考慮過,只是滿山生靈俱付一炬,委實不忍,心想台丞這殺性也太雷厲了些,雖說台丞總是對的,但少傷性命也沒錯,回稟道:“台丞,咱們快些走也就是了,山中草木禽獸甚多,一把火燒了,未免有傷清明。
”蕭諫紙疏眉冷哼道:認真考慮啊!不準再打了,造這頭木鳥的花費,你我五年的俸祿加起來都不夠賠!你要想告老長居這覆笥山,我給你寫奏摺,犯不著這般痛下決心,斷了回頭之路。
” 談劍笏訥訥收招,心想老台丞目光如炬,他的話多半是不會錯的,趕緊喚隨車的兩名院生抬下輪椅,親自將老台丞抱上去,給了碎銀打發老農回去。
“也讓他們走。
”蕭諫紙的目光僅在院生身上停留一霎,淡淡移開。
“兩個時辰之後,此地候我。
”院生們不敢違拗,俯身應和。
談劍笏還待相勸,老台丞卻彷彿預知他的反應,冷道:“接下去的路,有你幫推輪椅便是,用不著別人。
”談大人一聽,頓時心花怒放,面上卻不好顯露,輕咳兩聲,對院生揮手:“你們先陪老人家回去。
兩個時辰後來此候著,沿途小心。
” 院生四目相覷,心想:不是才說過么?莫非話中有話?”琢磨著扶老農上車。
便在言談間,木雀仍不時穿高掠低地出入白霧,談劍笏想每一具可都是土年俸銀,他為官清廉,實無閑錢,苦苦抑著出手的衝動,偏有頭不長眼的——他也不知木雀有無眼睛——削過林葉,划著俐落如水的曲線,朝老台丞斂翅飆來! “也罷,再報效國家二土年!” 談劍笏咬牙提掌,輪椅上的老人卻抄起手杖,搶先朝雀頸一標,僅發出鞭梢似的“嗤!”聲輕響,翼展足有三尺來長、通體滑亮的木鳥陡地晃搖,先前犀利的俯衝、迴翔等動作俱都消失,彷彿吃醉了酒,連自身的重量都承不住,顫巍巍地落下來。
蕭諫紙手臂暴長,穩穩將木雀摘下,快得連椅談劍笏都來不及警示。
這種玩意兒都作院從前就搞過啦,除了埋管塞藥、投毒藏銳外,能有什麼好用途?飛得再好再肖真,一般的是殺器,不比刀劍王凈。
“你要想說“寒鴉抄水”,那就不必了。
” 老台丞彷彿腦後生眼,毋須扭頭,便知他心中所想。
談劍笏總安慰自己,這是他與台丞格外投契的明證。
“眼沒瞎的都能看出,這具木雀中要裝納多少機關、又須減重若何,才能宛若真雀般飛翔。
你們器作監拿小孩騎的木馬畫上羽毛,便好意思說是鳥了,那丟人現眼的玩意兒,有成功射出去過么?” 起碼內藏的硝葯挺不錯——談劍笏想起當年試射,連“寒鴉”帶弩機炸得了個熱火朝天的盛況,還是盡量公允地幫老同事說了幾句。
監造就是個燒錢的活兒,朝廷讓他們研發又不肯花費公帑,能這樣已經很不錯啦。
耿直如談大人,亦知這話不過加倍招來老台丞的毒舌罷了,識趣地未曾出口,免捱一頓好罵。
正自閑扯,一頭大牯牛踏著霧絲踱出林影,背上牧童橫笛就口,吹幾個尖亢的滑音便即放落,雖不成調,卻略窺其指法佳妙,不同一般。
那牧童就著牛背欠身,權作施禮,朗道:遠來辛苦。
本山的規矩,但凡有託,當於柜上聯繫,若有承惠,使君必知。
來此覆笥山,乃是捨近求遠,欲速則不達。
在使君離山前,還請歸還那隻“木鳶”,小可無那感激。
” 老人撫著膝上木鳥,峭冷的面部線條稍見和緩,喃喃道:“這叫“木鳶”么? 有趣。
請小哥替我向府主通傳一聲,說白城山蕭諫紙求見,願親自將這隻木鳶交還府主。
” 牧童渾身一震,滾下牛背,整襟長揖到地。
“小可無禮,台丞見諒。
煩請台丞稍候,小可去去就回。
”不敢再跨騎而行,短笛往腰后一插,拉著大牯牛又鑽進了霧裡。
“山野頑童,倒知教化,可見台丞大名。
”談劍笏頗感欣慰,對這白霧罩頂的覆笥山又多了幾分好感。
蕭諫紙斜睨他一眼,沒好氣道:意個什麼勁兒?” “也……也不是。
”談劍笏悚然一驚,嚅囁道:“鄉野小兒,亦知台丞名聲遠播,震動天下,可見世間還是敬重讀書人的。
我為國家前途歡喜,故有此嘆。
”見台丞神色雖淡,卻無恚怒之色,稍鬆了口氣。
蕭諫紙只是憂心罷了。
他對虛名素不在意,雖知自己名動天下,倒也不曾自衿;只有今日,普天之下也只這一處,他無法仗恃武功智謀任意出入,能靠的,也只有傳遍海內、五道景仰的好名聲了。
不知四極明府的主人,買不買虛名的帳? 牧童往返的時間,短得遠超過他的預期。
不到盞茶光景,矮小的身影再度穿出白霧,對二人恭敬道:“府主已備好茗茶細點,以款待台丞。
台丞這邊請。
”盪開霧絲,林中赫然露出一條遍鋪青磚、彎彎繞繞的迤邐步道來,盡頭不知伸往何處,如變戲法般,令人目眩神馳。
連未在心頭計其步幅與往返時間,以推定四極明府方位的談大人,都覺牧童回得忒快,可能性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壓根沒上山。
否則走到視線極處,差不多就這光景了,小娃兒額上連汗都沒滲一滴,是去什麼地方通報府主? 不可思議的,還不止這一處。
那青磚道雖是依山鋪設,路面卻異常平整,輪椅推送其上,竟無一絲顛簸,進退如夷。
監造出身的談劍笏一眼即知這不是什麼仙法,而是在築路時,底下的奠基近乎完美;且不論匠藝,光是計算上吹毛求疵的程度,就遠非常人所能想像,就連深宮內院、帝王起居處,亦無這等不厭其精的講究。
——“數聖逄宮”四字,堪稱當世大匠的代表。
他受王公巨賈之託,製造形形色色的奇淫機巧之器,小至蟲蟻蝸角,大至宮室船艦,沒有做不出的。
世人懾於逄宮超凡入聖的匠藝,經常忘了他也富可敵國。
沿山鋪設這條嚴絲合縫、每寸都精巧如藝品般的青石板路,最能彰顯逄宮的技術與財富,勝過修築金碧輝煌的殿宇,或陳滿他設計製造的弩機石、戰甲兵械。
“不,這條車行鋪道確有必要。
”牧童解釋道:“府中要運送許多精密器械,或硝葯等危險材料,為防顛簸生害,才特別修了這條車行道,務求將運送途中的震動與晃搖減至最低。
若只供人行走,不用這麼麻煩的。
” 談劍笏一思量,果然所有轉彎都依山勢盡量取直,如若不能,亦將弧度減至最緩,寧可拉長距離,也要儘力消弭彎險坡危,不由佩服起來。
“四極明府”並非是山頂的一座宅邸,而是盤據了大半個山頭的廣衾建築群,書有府名的橫匾,是大門附近唯一的裝飾,兩側楹柱連副門聯也無,清一色的黑瓦白牆,說不上素凈典雅,只覺單調。
牧童說了聲“請”,率先走入院中。
所有階梯前,都預先置好了供輪椅推上的架板,談劍笏一路暢行,沒見什麼僕從護院,各門無不大敞,在他們通過後又自行閉起,宛如鬧鬼;但要說氣氛阻森、詭譎可怖什麼的,又遠遠談不上,就是間寬敞明亮、打掃王凈的大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