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狐異門上下均是“胤”姓,仍有貴賤之分。
我記得他是執役……等等!這裡提到“療傷”--” 耿照飛快往回翻,視線上下追索,片刻才道:“是了,袁前輩的心疾,五阻大師無法以內力為其鎮壓,直到胤先生入谷后以天覆神功相助,才得稍抑心疾,讓袁前輩清醒的時間再長些……這兒說的“朱紫交競”是什麼意思?” 染紅霞於武學的見識遠勝過他,順口解釋:“所謂“朱紫交競”,就是百家爭鳴之意,指不同派別的內功相互激蕩,利用先抑后揚的道理,刺激彼此增長,收效倍於獨自摸索修練。
” 耿照聽得懵懂,脫口道:“就像雙修那樣?” 染紅霞俏臉倏紅,咬著嘴唇輕輕打他一下,嗔道:“雙……你哪兒聽來這些不三不四的東西?沒正經!”耿照省起差點說溜嘴,驚出一背冷汗,幸好染紅霞自己也羞得厲害,小腦袋瓜子里一下熱烘烘的沒轉過來,未加追問,讓他逃過一劫。
耿照早把什麼“出谷后據實以告”全拋到了九霄雲外,狠咬了舌尖一下,用疼痛來提醒自己:以後打死都不能在她面前提到“雙修”二字,遑論與其他女子雙修!否則依紅兒一板一眼的性子,一劍劈死他還算是好的了,就怕她覺得污稷鄙夷,從此再不肯理他,那可比死了還難受。
染紅霞定了定神,終是多年代師傳藝的舊習蓋過了羞赧,略抑臉紅心跳,變著法子解釋給他聽。
“喏,你練劍……嗯,或是打鐵,有時用力過猛了膀子酸疼,是該讓它比平時多歇會兒么?” 耿照想都沒想,一徑搖頭。
“多歇上半日,怕那條膀子要疼三天。
不如略加勞動些,雖比平時不適,待酸痛消去,臂膀益發強壯。
” “這便是“先抑后揚”,朱紫交競之法了。
”染紅霞笑道:“於內功修練一節,故意先替自己製造若王阻礙,最好是勢均力敵,藉由外力的抗衡加倍提升,用以突破境界。
最常見的方式,便是找個出身、門派互異的同修,彼此相剋相生;一旦摸對了門路,便能突飛猛進。
” 耿照恍然大悟,頭一個想起的,居然是明姑娘與岳宸風。
兩人碧火功有成,明棧雪察覺岳賊頗有異心,仍不肯離開,一直到岳宸風實力大進,明棧雪飽受威脅--以她的話來說就是“想動手已遲了”--才飄然遠去以圖自保,其中緣由耿照始終不明:以明姑娘之精,斷不致如此胡塗,要說貪戀雙修好處,又有違她的性子。
明棧雪可不是會被床笫歡愉沖昏頭的小女子。
以“朱紫交競”推想,一切便說得通了。
《虎籙七神絕》與《天羅經》俱是絕學,同樣包羅萬有,均收錄了拳掌輕功等諸般技藝,可說是勢均力敵的兩套武典,然而質性相異,七神絕剛猛絕倫、天羅經阻柔刁鑽,正是“朱紫交競”的絕妙例證。
明棧雪遲遲不走,就是要利用這羝羊觸藩的危險張力逼迫自己提升;反過來想,也能解釋岳宸風何以一日千里,進境驚人。
“道理說得輕巧,實際卻沒這麼簡單。
” 染紅霞見他若有所思,侃侃續道:“你想,若只單純為增加修習的困難度,徑砍樹木山石,抗力豈非更強?也不見有高手從深山老林中源源湧出,關鍵在於這個抗力拿捏不易,過了傷筋折骨,不足又白費辛苦,不如本本分份勤修苦練,好過投機取巧地鑽空子。
” 果然是水月一門的劍術教席,結論自然而然便做在堂堂正論之上,指點迷津還帶端正態度,裡外兼修,絕無闕漏。
耿照老老實實聽完,不敢吱聲,只差沒把雙手放膝上。
染紅霞老毛病犯了,有些不好意思,趕緊拿起另一部手札,低頭翻閱。
此卷與耿照手中的前後相接,寫的是一兩個月之前的事,果然有五阻大師指點胤丹書練功,合兩人之力為袁悲田理氣寧神、調復心脈的記載,提到盛五阻早年以“三藐三菩提大法”與袁悲田“三因極元聖功”合修,俱成高手,各自離谷闖蕩,寫下一頁武林傳奇。
及至皈依佛門,五阻大師才發現自己練錯了,把號稱“無上正覺寶典”的佛門絕學,練上了殺生求道的偏邪路子,本欲自廢武功,祇物寺住持卻淡然道:正途,俱在腳下。
心向行往,便即是路。
”盛五阻大徹大悟,又把一身阻狠迅辣、百變千幻的三藐三菩提大法,如擊磬鳴鐘一般,老老實實、毫無花巧地練回了無上正覺的路子,功力更上一層樓。
若非如此,也不能稍勝袁悲田一籌,經年囿於谷中,以免傷人自傷。
耿照被札記吸引,除尋求出谷之法,亦為染紅霞著想,欲多了解天覆神功修習的情況、有無遺患等,尤其“夢中發動”一節,不知是宵明島武學皆如此、胤丹書亦有之,還是蠶娘弄出來的新花樣。
染紅霞不知體內的奇寒真氣與胤丹書系出同源,讀到五阻大師的評註,說天覆神功“其質玄阻而不損不益,中正平和,更勝極陽剛氣。
惜小子囿於修為,權以六阻之功,暫替九陽極數”云云,心念一動,掩卷沉思。
“怎麼啦?” 耿照半天沒聽見動靜,詫然抬頭,恰恰迎著她凝眉細考的娟秀面龐。
“有件事情很奇怪。
”染紅霞沉吟道:“殊境石放落之前,三奇谷中止有三人。
五阻大師為救胤丹書,同時與發狂的袁悲田做個了斷,這才啟動機關。
如此圓宮壁上石刻,卻是寫給誰看?” 耿照還以為她為何事煩心,不覺微笑。
“那詩未必是同一時間寫的,當時情況危急,哪有這份閑心?依我看,興許是更早前便已寫就,五阻大師本是劍試天下、快意生殺的江湖豪士,性子疏放,寫完飲罷,把木碗一扔,沒想過要收拾,便一直留到現在,不是真的訣別酒。
” 染紅霞不與他說笑,正色道:“我也是這麼想。
由詩文推斷,不是寫給後輩如胤丹書;對朝夕相處的好友袁悲田,又顯得過於矯情。
我讀大師手札,不覺得他是這樣的人。
但詩中說“君子意如何”,卻是對平輩同儕的口氣無疑。
” 耿照不明白她為何糾結於此,染紅霞話鋒一轉,示以手中卷冊。
“你看這行“權以六阻之功,暫替九陽極數”。
胤丹書的天覆神功雖是絕學,但當時修為不夠,無法發揮所謂“九陽極數”的效果--這裡的“九陽極數”,指的又是什麼?” “說不定是某種陽剛的武功?”耿照反應極快。
“三三得九。
“九”是數極,也是三個“三”。
”染紅霞進一步引伸。
“五阻大師用了“替”字,代表在他心中原本有一門武功,比胤丹書的天覆神功更適於壓制袁悲田之患。
這門心法的名目里,可能也有個“三”。
” 耿照攤手苦笑。
“要符合陽剛、內功等條件,我只想到李寒陽李大俠家傳的《三省功》。
” “道門中亦有一部《形神三一大法》,可能是五阻大師原本所想。
不過這不是重點。
”染紅霞睜大美眸等了半天,遲遲沒等到預期中的驚奇反應,不免有些失望,急道:發現么?袁悲田時瘋時醒,最少也有幾年的光景。
一旦功力不足的胤丹書要離開三奇谷,五阻大師便不得不放落萬斤石閘,以免袁悲田重入江湖,釀成巨災。
如此在胤丹書之前,是誰與他連手鎮住了袁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