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名“慧奴”的段家小姐頗有乃父之風,嫁入嶧陽王室短短三年間,朝政為之一清。
段慧奴攬權卻不濫權,令嶧陽國在土年內脫胎換骨,隱然成為南陵的霸主候選,兵強馬壯、倉癛殷實,四鄰皆懼。
她利用宗室結親的手段,對一向與嶧陽處於競合關係的窮山、孤竹等國施壓,甚至介入王位繼承等大事;對內則大力支持僧團,不計一切代價,將毘曇昭通等長老拱上僧伽大會的權力核心,擴大嶧陽在封國間的影響力。
嶧陽國主薨后,段慧奴遷出王宮,縴手扶植的新主為她建造了一座廣邸,稱“代巡府”。
“代巡”二字來自她的父親--南陵人習慣稱段思宗為代巡大人--而“公主”則是慧奴自小就有的稱謂,雖然她與白馬王朝獨孤家的宗室毫無瓜葛,也不曾得到過任何正式冊封。
對南陵人來說,國主的女兒就是公主。
代巡大人甚至比國主還要偉大,他的女兒天生便是公主!誰敢說她不是? 段思宗被召回平望后,太宗剝奪了他的官職封號,軟禁起來。
據說太宗畏懼段思宗紙筆間平定南陵的本領,府中不供筆墨,某日雨驚午寐,段思宗見窗外芭蕉清新翠綠,以指於葉上題詩:“癭床閑卧晝迢迢,唯把真如慰寂寥。
南國不須收薏苡,百年終竟是芭蕉。
”太宗聽得眼線回報,竟教人將段府中的芭蕉樹悉數砍了,以免被用作聯絡的暗號。
段思宗被軟禁在平望都,卻活得比太宗更長。
朝廷始終不敢殺他,除了忌憚他在南陵的影響力,恐引起諸封國反彈,更因為“代巡府”在南方的活躍,封國之間遇有紛爭,多請代巡府仲裁,代巡公主本人不但是各盟會必邀必與的貴賓,甚至就是幾個關鍵大盟的核心。
無論平望都指派什麼人接掌鎮南將軍府,最終都高不過段氏父女。
直到朝廷弄了個無賴過來。
不管怎麼說,自蒲寶掌將軍印,代巡公主的確是少出現在捭闔縱橫的場合了,好歹圖個清靜。
此番三乘論法更是蒲寶一大勝利:執僧團牛耳的毘曇昭通長老沒來,嶧陽方的諸國使節也來得三三兩兩,與嶧陽針鋒相對的窮山、孤竹等國則大張旗鼓,給足了鎮南將軍面子。
要說檯面下沒有蒲寶的運作奔走,怕是誰也不肯信。
果然蒲寶一使眼色,對面的窮山國使節立刻起身,大大附和了一番,鄰近諸國使者更忙不迭表態,一片奉承天子的高帽此起彼落。
果天並未因此露出歡悅的神情,似乎對被打斷一事土分介懷,面色極不好看。
忽聽一把清脆颯爽的喉音道:固然心懷慈悲,可惜有人陽奉阻違,在檯面下盡做些陷民於死的勾當,有傷皇上聖明,不合大乘的教化。
”開口的竟是一頭紅髮的孤竹國伏象公主。
任宜紫見她雪膚花顏、寬肩長身,金縷衣甲掩不住盛乳蜂腰的誘人身段,心中不無妒意,輕啐道:臭花娘,出來搶什麼鋒頭?輪得到你說話!” 任逐流卻比她清楚南陵版圖的勢力劃分,孤竹國於王位繼承一事上,尚須身為宗主的朝廷大力支持,不可能在這當口與鎮南將軍反臉,暗忖道:“莫非這也是蒲胖子的暗樁?”果然蒲寶嘻嘻一笑,立刻介面:難道公主一路北來,見得什麼有傷教化的勾當?” 伏象公主瞧也不瞧他一眼,冷笑道:“我一路北來,見東海處處難民,相扶於道旁,或行或卧,難辨生死。
適才果天大和尚說我小乘“獨善其身”,但在南陵見有疾患饑饉,雖孺子亦知掬水相就,東海大乘泱泱,何以無視?我土分不解。
” 她身姿挺拔,嬌媚、英武兼而有之,此番說詞直是擲地有聲,現場卻再度陷入一片靜默。
誰都知道這話是沖著誰。
蒲寶笑道:“公主這個說法,可有點不大正確。
我也聽人說東海流民為患,每天都要死很多人,求教於慕容將軍,將軍卻斥之無稽。
既然慕容將軍都這麼說了,顯然是沒這個事的;公主古道熱腸,興許是受有心人挑撥,誤會了將軍。
” 任逐流在鳳台上都差點幫他敲起小鼓來,心想:“他媽的說得比唱得好聽!這一大套不是你寫的本兒,爺爺改姓蒲!”卻見那伏象公主冷笑道:“有沒有難民,可不是你我說了算。
只消問一問……咦?”突然一聲驚呼,上身突出望台,整個人似要翻過雕欄,那雙渾圓巨碩、連衣甲都箍束不住的傲人乳瓜墜得沉甸甸的,輕晃顫彈,可見其酥綿,對面看台的人眼都直了。
伏象公主卻沒等眾人回神,又發一聲喊,轉身衝下台去,連對好的台詞都來不及說完。
任逐流一頭霧水,身畔任宜紫蹙眉道:“叔叔,她方才鬼吼鬼叫什麼?人家沒聽清。
” 任逐流心想:“你這話沒點兒實在,明明最後一聲喊得驚喜交迸,說不出的有女人味。
適才不冷不熱的口氣,簡直是個男人婆,浪費了這等尤物身段。
”懶得同她纏夾,隨口道:“我聽著像是“小和尚”什麼的。
奶奶的,阿蘭山上什麼沒有,小和尚比筍子還多!值得大驚小怪么?” 蒲寶見她旋風般跑下望台,擠進台邊圍觀的人群里,差點咬了舌頭,沒奈何,趕緊接了她沒說完的下半段,自顧自道:“呃……公主的意思是有無難民,我們外地人也說不準,須問本地人是吧?這個……很是有理,很是有理!” 任逐流腹中暗笑:“你是從她哪句話里聽出了這麼許多?”卻聽蒲寶提高聲音叫道:“蕭老台丞!據說您老人家在白城山下收容了許多難民,舍棉衣陳米,鎮東將軍卻屢屢刁難,是也不是?”眾人目光都聚集到了蕭諫紙身上。
談劍笏坐在老長官身畔,聽老台丞忽被點名,不由一驚,心想:“這事能做卻不能說。
人皆曰慕容將軍眼底難容顆粒,真要刁難,別說舍什麼棉衣陳米,白城山下怕連人都不見;說是“刁難”,怕也是太過了。
”低聲道:,不如讓我來罷。
推說不知便是,莫惹麻煩。
” 誰知蕭諫紙伸手一攔,正色道:“不用。
又不是做壞事,不用遮遮掩掩的。
”身子不動,抱拳朗道:“諸位,老朽癱癰不便,不能起身行禮,尚請見諒。
”回顧蒲寶道:“將軍若問有沒有難民,白城山下是有的,我儘力收容,亦屬事實。
至於慕容將軍,我倆於公於私,都不曾討論過這一件事,“刁難”云云,恐是子虛。
” 蒲寶露出恍然之色。
“原來如此。
蕭老台丞望重士林,言行均為天下表,慧眼洞見,實為我輩馬首觀瞻。
” “將軍言重。
” “依老台丞之見,慕容將軍知不知道這事?” 蕭諫紙輕哼一聲,似覺無聊,片刻才肅然道:“慕容將軍就在此間,將軍何不問他?”蒲寶陪笑道:“很是很是,我也只是一時無聊,料想以慕容將軍之王練精明,該沒有不知的道理。
” 眾人本以為他轉頭要詰問慕容柔,不料蒲寶肥胖的身軀微向前傾,卻對著下層望台。
“青鋒照邵家主,本鎮聽說你在央土東海交界弄了個什麼安樂邨,收容滿坑滿谷的難民。
慕容將軍不理會你屢次陳情,欲驅逐難民出東海,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