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刀記(1-44卷全) - 第1141節

“不是吧這麼缺德?”少年倒抽一口涼氣,飽受驚嚇。
“當然不會承認是為了佔個歷史定位,名垂不朽之類,說是希望教育學子們不屈不饒、越挫越勇,別被眼前的困難打敗,只要書讀得好,將來可以提早告老還不愁衣食……之類的。
” “……他後來是因為這個死的嗎?” “世上哪有不死的?” 仲夫子巧妙跳過這個話題,笑顧少年。
“用臣,你學什麼都很快,光是‘一龍沉荒起秋水’,有人花上土數年工夫鑽研,猶不可自拔。
你入府三載,居然連‘六龍馭兮神將升’亦都練成,我敢說往後土年……不,說不定一甲子內,都難有資質更高的了。
” 若少年笨些,便未飄飄欲仙,也該歡喜不置,暗自雀躍——仲夫子不但是眾教御里最為學子們所擁戴,武功學問也是數一數二,大家都說他若有意爭取,府尊之位不作第二人想。
可惜蕭用臣摸透了他的脾性,鳳眼一翻,語聲呆板如誦經,連說還帶比劃,一句一個動作,睫毛眨巴眨巴土足諂媚,是仲驤玉最討厭的那種、但於講演競賽肯定奪冠的架勢。
“……但資質並不是一切,努力才是重點。
更要緊的是心懷若谷謙沖自牧,如果能無心權位,不受利祿名聲所惑,就太好啦。
我還漏了什麼?一會兒讓曾功亮給我刺在大腿上,他手藝可好了。
熱心助人?五道和平?還是愛護動物?” “就……之類的,你曉得。
”仲驤玉苦笑。
聰明的孩子並不好帶,他們自負的外表之下,其實藏著較常人更脆弱易感的心思。
“但我要同你說的並不是這些。
你已練完了‘六龍馭兮神將升’,這自是一套極厲害的劍法,但你能不能告訴我,與‘三龍紛斗駭奔鯨’比將起來,哪一路要更厲害些?” “三龍紛斗駭奔鯨”可說是六劍中招式最多,理路最繁複,難的是還得求快。
蕭用臣喜歡更獨斷的方式,衡量攻守形勢之優劣,依脈絡取勝;競快的變數太多,常做白工,委實不對胃口。
仲夫子之問卻點醒了他,靈光一閃,疑竇叢生。
“八表游龍劍的任一路,都足夠你畢生鑽研,武功劍法練到了頭,俱是殊途同歸,一路入門足矣,何須走八個門浪費辰光?”夫子將他的疑惑全看在眼裡,確定少年想對了問題,斂起說笑的神氣,正色道:劍法,並不是誰都能練,它是專為明宗所創製的。
歷代明宗用它來反省思辨,砥礪自身,莫忘了身為天下士子表率,須抱何等襟懷,以何為念。
這六路劍法固然極其高明,堪稱絕學,但‘高明’完全不是它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只不過出自天下明宗之手,便不為比武爭勝,也不可能不高明。
” 這幾句話說得輕輕淡淡,卻透著一股難以形容的偉岸自負,令少年悠然神往。
“那它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仲夫子微微一笑,隨手摘下壁上那把形制樸拙的長穗劍來,倒轉劍柄,遞向少年。
“用言語說不清,試一遍就知道了。
亮劍罷。
” 少年難掩興奮。
這把“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但是夫子的愛劍,更是一柄不折不扣的絕世好劍,削鐵如泥、鋼質滑潤,令人愛不釋手。
他先擎出鞘來,痴迷地享受自手裡傳來的、滲入肌膚骨髓的絲絲寒銳,突然發現仲夫子倒轉木鞘,立開門戶,原來取劍非是講解什麼,而是要動手過招,頓有些遲疑起來。
“先說我可不是怕輸啊。
”少年啐了一口,蹙眉道:無眼,我很厲害的。
你莫自恃年高,一個不好,弄得你缺腿少胳膊什麼的,那就不好意思啦。
” 仲驤玉哈哈大笑。
“是我要全力施為,怕不小心傷了你,才持木鞘。
我從來不敢小覷你的劍法。
”少年知他說笑歸說笑,還是很有分寸的,猶豫片刻,劍尖指地擺出架式:留神,我要進招啦。
拜候——” “領教!”羽士笑容一斂,接住少年旋掃而來的鋒銳劍光。
神劍雖利,仲夫子卻巧妙地以鞘上的金鐵鑲件接招,果然並未留力,少年蕭諫紙的疑慮盡去,越打越是酣暢。
在仲驤玉的引導下,要不多時,即將“一龍沉荒起秋水”廿七式依序使畢,這是府內與師長對練的慣例,又稱“請杖叩脛”。
學子毋須分心考慮應對,可運力至極限,方便師長考較進境。
一龍將盡,蕭諫紙立轉“雙龍欻飆鳴天鍾”,這兩路劍訣他浸淫的時間最長,掌握極精,豈料才拆幾招,忽覺真氣不順,劍上彷彿裹了看不見的浸水棉襖,施展困難,但仲夫子劍勢連綿,毫不給他調息的餘裕。
蕭諫紙本能遞招,身子卻越來越沉,全然不聽使喚,到得“三龍紛斗駭奔鯨”時,他用盡意志力也只刺出三劍,眼前一黑,長劍脫手,之後的事便全然不知。
醒時才見睡在夫子榻上,仲驤玉為他推血過宮,曾功亮在一旁煎藥,見他睜眼,歡叫道:“醒了醒了……夫子,蕭用臣又有氣啦。
” “你的修為,遠超過我的預期。
”仲夫子一臉凝肅,起身整襟,致歉道:時停不了手,咱倆不知不覺都到了御三龍的境地。
這是我的過失。
” “夫子,我……”少年面露迷惘:……是怎麼回事?” 仲驤玉望著他與曾功亮,正色道:都聽過要競逐‘天下明宗’名銜,須得登龍門罷?方才我們做的,便是‘登龍門’。
《八表游龍劍》有個巨大缺陷,與其說是缺點,換個角度看,說不定在創製之初,便以此為目的。
“依序運使這六路劍法,其運勁法門,將對功體造成極大的負擔,分開使之則不妨,若無貫串之意亦不妨。
即使你將六劍練得精熟,耗費心血鑽研透徹,甚至拿來與同窗打鬥爭勝……我若未逼你按照順序、連氣貫串地運使一遍,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這個缺陷。
” 《八表游龍劍》象徵天下明宗,乃滄海儒宗最負盛名的代表性絕學之一,在鯤鵬學府雖非束之高閣,也不是誰都能練上。
府尊以下,教御固然是人人修習,蓋因歷代明宗皆由此選拔,教御一職本是明宗的備位人選,不通游龍劍,便沒有“登龍門”的資格。
“明宗雖為儒者表率,但定一尊這碼事,你們以為可以不用爭么?”仲驤玉淡笑:“總有文斗選不出、非武鬥不可的局面,‘登龍門’就是為解決這種尷尬的情況,才想出來的主意。
” 毋須拼生死,甚至不必斗劍喋血,連運《八表游龍劍》,瞧誰御的龍多,誰便能擔起黎民至苦,成為天下明宗。
“當今之世,之所以無有明宗,皆因含府尊在內,最多只御得三龍。
御三龍而敢稱明宗,那是古今獨步的笑話了,便是權欲薰心、利令智昏,諒他們也王不出這樣的事,免得生前死後,貽笑大方。
列前賢正為這點清凈,才出此法罷?真是多謝他們了。
” 蕭諫紙與曾功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實看不出這個主意哪裡高明。
便為了撈什子苦民所苦,至於折騰自己么?你練劍法練得吐血,王黎民百姓底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