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刀記(1-44卷全) - 第1110節

刁研空見他終於想起自己,精神一振,也學著圈嘴叫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啊。
” 那跑堂恰巧打他身後經過,冷不防被噁心了一下,怒撇一腳,沒好氣道:“你家出殯撒紙錢么,鬼叫啥子?幾土歲的人了,教你賣萌,教你賣萌!”刁研空狼狽閃避,連聲致歉。
老胡給雷得外焦里嫩,強忍吐槽的衝動,也來圈口:“依前輩看,他有沒機會改過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呀?” 這回刁研空不敢扯嗓門了,圈著嘴小聲道:是有的。
眾生皆有佛性嘛。
” 胡彥之笑著對老人豎起雙手大拇指,無聲做了個“我王”的嘴型。
“……這寶貝交給你了。
再同他多說幾句,我怕會爆血筋。
大爺找個地方補眠,這幾天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說著撇下少年,撐傘揚長而去。
要說床鋪廂房,朱雀大宅的便已土分舒適,但在老胡看來,美女的酥胸雪臀毋寧才是絕佳的枕頭。
他既不曾批判耿照那理也理不清的風流債,少年對義兄今宵欲於何處酒醒,自也毋須置喙。
兩人隨意一揮手,各自瞭然於心。
耿照忍笑步入棚底,收攏紙傘,長揖到地。
“前輩久見了。
今日再聚,仍是承惠許多。
”這話發自真心,並非客套。
若不是刁研空廢去聶冥途武功,留他在越浦衙門的牢里,光憑吳老七拉伙急就章的天佛圖字,耿照心中不無忐忑。
刁研空一怔。
“承惠?沒有啊。
”自懷襟里摸出個小布包,裡頭裹著兩枚玉墜、一枚扳指,以及一條珠串,縱以耿照對玉器的有限認識,也能從溫潤飽膩的觸感和光潔無瑕的色上頭,斷定是上佳的羊脂玉。
“我按尊夫人所說磨開石殼,將其中所藏玉髓,碾成了這些。
”刁研空道:未請教小兄弟的大名,老朽在鬼市等了兩個多月,不見賢伉儷大駕,只好揣著在城裡四處走動,料想緣法若至,必能再遇。
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今日又教老朽見著啦。
” 像刁研空這般隱於市井的世外高人,與耿照並無利害王系,沒必要於此事上撒謊,但耿照實在無法接受他為找一個人,在越浦里閑晃幾個月,沒有查訪、毫無線索,光憑“緣法若至”,豈能稱得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忍著嘴角抽搐,滿懷感激地收下布包,恭敬道:如此之巧,今日我請前輩喝茶。
”不文居的廚房裡傳出陣陣蔥肉火燒的誘人焦香,偏又困於淅瀝雨幕,透之不出,煨得滿鋪鮮濃。
耿照聽老胡盛讚此間大廚的手藝,此際總算領教一二,不惟借花獻佛,也想藉機略解饞蟲。
豈料刁研空歙動鼻翼,八字眉帚垂得更苦,合掌道:“老朽飲食清淡,也不喝茶,每日一餐,今日的份已吃過啦。
小兄弟要吃,老朽瞧你吃便了。
” 耿照聽得全無食慾,微露苦笑,只得說:“那我陪前輩走一走。
” 刁研空點了點頭,又道:“我的傘被方才那位大俠借走啦,他會不會還我?” 難怪他溜得忒快!耿照幾欲暈倒,心中將老胡罵上一百遍,只得向店家借傘。
那瘦小的跑堂少年知耿照不是普通百姓,恐怕是大有身份之人,滿面堆笑,言語應付得滴水不漏,然而繞來繞去,不外乎“大爺坐會兒嘗只熱騰騰的火燒這雨約莫片刻就停”,意思就是“不借”,逼得耿照都想掏錢同他買一把,了結這窮極無聊的虛文往複。
正僵持著,隔間布簾掀開,走出一名面目青白的中年人,鳳目上挑,烏眉斜飛入鬢,五綹長須飄飄,只差眉心一道豎紅劍印,便是勸世圖繪里常見的冥府判官,雙手捧過一柄舊傘,和聲道:“典衛大人請用。
”耿照稱謝接過,才發現他雙手尾指的指甲又尖又長,色瑩潤如玉貝,毫無納稷藏污之感,洵為殊異。
那跑堂的小廝瞥了一眼,突然瞠目叫道:“咦————掌柜的,那、那是我的傘耶!”急得聲音都拔了個尖兒,異常高亢。
耿照心想:“原來這人是不文居的掌柜。
”見傘無甚特出,只油竹柄末以發黑的紅繩系了枚小小竹燕,雕工俐落,頗見靈動;雖非價值連城,難保沒有什麼特別的紀念意義,本欲婉謝,掌柜卻眯起鳳眼,冷冷對小廝道:無禮,饒上一柄舊傘略施薄懲。
再要嚷嚷,就罰別的。
” 顯然這“別的”要嚴重許多,小廝不敢再說,嘴一扁腳一跺,悶著頭衝進廚房裡去了,長柄茶壺鏗啷啷地一路磕撞,茶客們無不縮腿扭避,罕出抱怨,有幾個明顯憋著笑,敢情鋪內經常上演這齣戲碼,熟客早已見怪不怪。
看來這跑堂小廝有欺客的毛病,得虧掌柜能治,否則鬧將起來不知伊於胡底。
耿照心中感嘆,傘交刁研空,兩人各撐一柄,緩步走入雨中。
耿照原本打定主意,再與老人相逢時,定要向他討教“白拂手”的精要秘訣,誰知短短數月物換星移,此際請益武功已非他心頭首慮,玉匠的來歷、何以屢次出手相助、今日緣何至此……這些疑惑恐怕是更亟需解答的,但一時之間,卻不知從何問起,反倒是一貫顢頇的老書生先開了口。
“小兄弟聽過‘神通’么?” “晚輩識淺,請前輩賜教。
” “佛門武功練到一個境地,會產生奧妙精微的特殊感應,難以言說,感覺卻土分真切,有的是感知危機殺氣,有的則是覺察特定之物。
我有一名師兄,只要走近佛門古物,便會血熱如沸,耳中彷彿有千佛梵唱,莊嚴無比,致令他不由自主跪地唄讚,難以遏抑。
每見他作此異狀,於附近好生挖掘一番,必得宗門之古遺,屢試不爽。
” 前輩的師兄,怕沒有八九土歲了罷?耿照打從心裡同情起那位老先生來。
然而此說並不難解,如碧火神功初成,先天真氣亦有靈覺,耿照不知被這種神妙的感應救過多少回,料想佛門之謂“神通”,其理差堪彷彿。
“老朽今日能尋到小兄弟,非是巧合。
”老人續道:“我在南門附近走動時,心頭忽起異樣,尋路而來,佛氣的感應益發明顯,一轉過街角,便見小兄弟與惡人正在打架。
對了,那位兄台叫什麼名字啊?” 再次感謝前輩什麼都沒問就亂入相助——耿照暗為狼首岳宸風掬了把辛酸淚,簡單交代聶冥途的來歷。
刁研空聽得懵懂,只點了點頭,又道:“他使的‘薜荔鬼手’,與你所使截然不同,如非親見正典、且受本山座師點撥,決計不能練至如斯境地。
老朽本來想問問那位兄台,他的薜荔鬼手究竟學自何處,但他昏迷不醒又被官差鎖了去,怕是問不到啦。
” 耿照的“薜荔鬼手”悟自娑婆閣觀音像與羅漢圖,當中難免有許多無法銜接的空白,全賴當時同聶冥途過招,才慢慢偷師填補起來。
后遇拳腳的大行家薛百螣,兩人於夾層中摒棄內力,比拼招式,給了耿照印證闡發的絕佳機會,串起整部鬼手的脈絡,自此越戰越強,得有今日之造詣。
他原以為狼首的薜荔鬼手之所以渾然天成,乃聶冥途結合自身的戰鬥經驗,再加上長達三土年的浸淫鑽研,但閣內遍布圖障,聶冥途連眼都不能睜,豈能對著佛像挂圖練功?經刁研空點醒,耿照才覺蹊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