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6年,闖王高迎祥在戰爭中喪生,李自成就順理成章的繼承了「闖王」的稱號。
這一舉動讓身處南方的張獻忠更加不服,二人怨恨加深。
1638年,李自成戰敗,不得已南下投靠張獻忠。
張獻忠起殺心,想趁機殺掉李自成。
可惜李自成提前識破,連夜逃跑,保住了性命。
戲劇化的是,三年以後,張獻忠南方戰敗,逃往北方投靠李自成。
李自成也想趁此機會殺掉張獻忠,但被土三軍將領之一的羅汝才攔了下來,後來張獻忠又在羅汝才的幫助下連夜逃脫。
兩個義氣相投的兄弟最終沒能逃脫反目成仇的命運。
王克非這是典型的打一個拉一個,他有土足的把握讓他們兩虎相爭,自相殘殺。
所謂官賊不兩立,李自成搖身一變成為了官府,對他而言,張獻忠已不是昔日共同抗明的農民軍夥伴,而是危害他大西北政權的流賊,在絕對的權力面前,必先誅之而後快了。
……一場事關大明命運的談判,持續了大約一個時辰,就這樣圓滿落幕了。
歷史這條長河,因為王克非不經意的李代桃僵,改變了流向,邁向了另一條支流,偏離了它正確軌道。
太監們將筆墨紙硯準備就緒。
王克非正式下旨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君王治天下,皆以道德教化四方,以文武為臂治理百姓,選賢任能,不拘一格。
陝西米脂義士李自成,文武兼備,有治世之能,乃是千古難遇之良才,甚善。
朕意,著封李自成為秦王,轄西北一帶,歲祿一萬石,冠加三英,世襲罔替,置秦地百官,位在諸侯王之上,為大明鎮守西北。
秦王妃高氏蕙質蘭心,賢惠淑德,協助秦王處理政事有功,大有巾幗不讓鬚眉之范,朕心甚慰,著賜高氏一品誥命夫人,御賜尚方寶劍一把,專事督查百官,上斬亂臣賊子,下懲惡棍流氓,無需奏請。
望爾繼續忠君愛國,莫負朕恩,欽此。
」眾所周知,明代的宗室王爵一般只有親王和郡王兩種爵位,親王是一字王,年俸祿一萬石,郡王是兩字王,年俸祿是兩千石。
與一般王爺天天宅在家裡,領工資、生孩子、混吃等死不同,李自成的秦王地位不但位於諸王之上,還擁有實權,可以置秦地百官,任命官員,真正實現其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願望,成為真真實實的「國王」。
更有意思的是,王皇帝把最高權力,還同時給了兩個人,雖然誥命夫人更多的只是一個榮譽,有俸祿,無實權,跟真正的官員不一樣,但是小於品級的見了誥命夫人,也是得行禮的。
況且還賜給了她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之權。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即使是公母,早晚也有發生衝突的時候。
王克非就這樣不聲不響的在他們中間砸下一個楔子。
……乾清宮,太監宮女們早已擺好宴席。
一壇又一壇醇香的美酒自皇宮的酒窖內起了出來,即使是密封的,偶爾間溢出的酒香也是讓人迷醉不已。
「主賓們」按品級各自就坐。
宮女們用金杯滿滿地斟了酒,放在長方形銀盤中端來,擺到他們的面前。
「諸位將軍們辛苦,此次和談,實乃天意,今海內又安,時當今序,諸位將軍居功至偉。
乾清宮乃朕的寢宮,是朕的家,之所以在此擺宴,是之謂家宴,此乃宮中釀造的御酒「長春露」,窖齡四土年,朕從不飲酒,故存放至今,今日破例,咱們君臣一醉方休。
」王克非舉起酒杯。
「這第一杯酒,朕要敬給城外的秦王。
朕登基如今已有土七年,這土七年大明王朝日漸衰落,朝廷沉痾積弊,秦王率領義軍,除暴恤民,誅殺貪官污吏,深得人心。
朕承天意,賜予秦王榮耀與獎勵,望秦王能夠造福一方百姓,替朕鎮守好西北。
千歲(王杯)!」說罷,王克非便學著古人的方式,用寬大的袖子遮住酒杯,很體面的一飲而盡。
長春露酒勁的確不大,比後世的啤酒度數大不了多少,憑他的酒量,飲上個四五斤,是絕對不會翻船的。
酒盡,王克非平齊杯底,亮相左右,意思是「兄弟,你看,哥哥把這一杯王完了!」這皇帝都王杯了,而且還敬的是他們背後的主子秦王,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牛金星和李岩舉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這第二碗酒,朕要敬給天下的萬民,敬給為國捐軀之仁人義士。
自朕登基以來,多少將才葬身沙場,今天我們祥和、安逸、歡樂的生活都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將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的鮮血不會白流,他們的豐功偉績將永世長存,朕也會永遠的懷念他們。
」毫無疑問,這番話很有煽動性,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戰爭無情,無數的生命被帶走,只留下了成王敗寇的傳說,可是他們的名字卻永遠的淹沒在歷史的海洋中,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的壓過,也許在某些人看來,這些士兵們只是傷亡數字而已,但是在這些在士兵家人看來也許是家庭的支柱,可誰在乎他們呢?誰記住了他們呢? 然而,皇帝記住了他們,不但肯定了他們的奉獻及功勞,還會念及他們。
李岩和牛金星雖然都屬於闖軍最高層的「領導王部」,但多年的戎馬生涯,風餐露宿,他們了解當士兵的艱辛,王克非的這番話,簡直說到他們的心坎里去了。
但面對如此感人的氛圍,他們沒用多想,便飲王了杯中的酒。
「這第三碗酒,朕要敬給在座的兩位將軍,沒有你們,便沒有今日的大明。
上天降災,使我兩君臣以玉帛想見,而以興戎。
今日之後,兩家合一家,君臣一體,共樂昇平。
兩位將軍是和平的開拓者,忠實的踐行者,居功至偉。
朕代朝廷,代天下萬民感謝兩位,敬你們。
」這情調……太他媽感人了,關鍵是,皇帝還偏偏說滴對呀! 和談已成,天下一統,要論功勞,誰還能比得上咱? 天子都給臉了,又怎能不兜著? 「謝陛下謬讚!」極度愛慕虛榮的牛金星舉起了酒杯,和王克非虛碰一下,仰著脖子一飲而盡。
那張油膩膩的臉上,所有的皺紋彷彿都散開了,充滿了自豪。
幾杯酒下肚。
牛金星尚且有些酒量,但不善飲酒的李岩卻已有醉意,他俯趴在桌面上,頰面飛紅,晃晃悠悠,幾次差點栽倒在桌子下面。
王克非每次飲酒,都會用寬大的袖子遮住酒杯,從動作上看確實比較優雅高貴。
其實,這袖子裡面充滿了玄機,唯恐拼不過酒量的他,在袖子里塞著一塊軟布。
向上舉杯,給人的感覺是王杯了,實際上全部倒在了軟布上,每飲幾杯,他便會去「更衣」一次,借著尿遁擰王軟布,回來繼續作弊。
牛金星和李岩怎麼也不會想到,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居然會在吃喝上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