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玉碎歌(十四)
小公主被染干如此折騰著實疲累,牝穴雖含著顫動不已的瑤鈴,仍昏昏睡去。
落雁見小公主睡得香甜便趁機去王帳后專擅廚、醫的小帳里為她煎藥。
趙流華一覺睡醒后迷迷瞪瞪不甚清醒,找不到染干,也不見落雁。
小公主素來都是前擁后簇,從未有無人照管之情況。
她在乾國宮殿內僅貼身宮女便足有四個,兼之其他粗使洒掃宮女嬤嬤更是十二之多。
而皇后也不過按例只有十個宮女伺候。可架不住乾帝寵著小公主,便是破例也要照管好小公主。
如今卻滿帳只剩些粗使宮女一問三不知。小公主心智如稚童,身處在空蕩浩大的王帳里心中不免害怕,竟隨意拾掇一番跑出帳尋人。.
趙流華於乾國皇宮所宿鳳陽宮亦被乾帝修葺得富麗堂皇,殿後更是帶了一方花園,其間假山流水、奇珍仙葩應有盡有,她平素在鳳陽宮內賞玩已足矣。.
小公主自她幼時無故落水傷了心智后鮮有出鳳陽宮時,也正因其落水之事疑雲密布卻無法查明,帝后自覺愧怍,密不透風地護她周全。
即使心智如常人的少女,被這般保護也難免不生得單純良善,更遑論本就痴愚的趙流華,她全然不知自己此舉風險所在。
她本就生得天姿國色,此時羅裳半解,青絲鬆散,芙蓉面春意盎然,兩抹酡紅如燕脂染,好一副誘人犯罪的美人圖。.
趙流華不知染干於何處議事,只知他是蠻古國的皇帝。
“皇帝的營帳一定是最大最漂亮的罷。”小公主心中思忖,四處尋找最奢華的營帳。
小公主運道尚算不錯,沒走多遠便望見一偌大華麗的營帳,且她如此勾人模樣大咧咧行在草原中恰好一人也未曾遇見。.
她軟糯糯地喚著“夫汗”便疾步進入帳中。
趙流華甫進營帳便呆愣在原地,原來那帳內並不是染干,而是一玉面少年郎。.
他膚色白皙儼如乾人,卻又生著一雙蠻古人特有之青碧眸子,且髮絲微卷呈栗色。
這俊美少年躺靠在彌勒榻1上,上杉半解露出一片精壯結實胸膛,一手持羊脂玉酒壺,一手持夜光杯2,將那葡萄美酒自斟自酌,好不愜意。.
他便是陳牧,其喜好奢靡,所搭就將帳比染干王帳尚華麗三分,染干不覺僭越便隨他去了,卻是害得趙流華尋錯人。.
陳牧被突然闖入自己營帳的人攪了恣意,不悅地瞥向來人,驀然見到如此儀容的趙流華,竟失手將酒杯掉落。
好在他帳內地上滿鋪著軟氍毹,酒杯完好無損在氍毹上滾了幾番靜歇下來,瀉出幾滴殘酒洇在氍毹上。
趙流華回過神來急忙向外跑去,陳牧反應神速,竟一把拽住了她。
那坐懷不亂的柳下惠3,閉門不納的魯男子?,與那秉燭達旦的關雲長?,古今能有幾人?
陳牧乃一俗人,雖用兵如神,卻實乃少謀淺慮之人。
(未完待續)
1.彌勒榻:漢族卧具,即矮榻。亦稱“短榻”。一般尺寸較短小,較低矮,榻身上安置三面圍子或欄杆的木榻。最初多置於佛堂書齋之中,用作靜坐習禪或斜倚談玄。後主要用於坐卧或日間小憩。用於坐禪習靜的一種短榻。如彌勒佛坐榻狀,故稱“彌勒榻”。《長物志》卷六:“矮榻高尺許,長四尺,置之佛堂、書齋,可以習靜坐禪,談玄揮塵,更便斜倚。《遵生八箋》(高濂):“矮榻,高九寸,方圓四尺六寸,三面靠背,後背稍高如傍,……甚便斜倚,又曰‘彌勒榻’。”
2.夜光杯:夜光杯是一種用玉琢成的名貴飲酒器皿。當把美酒置於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會閃閃發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玉按顏色可分為墨玉、碧玉、黃玉,都可用來製作夜光杯。夜光杯的紋飾乃天然形成,其墨黑如漆、碧綠似翠、白如羊脂。其具有耐高溫、抗低溫的優點。斟燙酒、冷酒均不會爆裂。
3.坐懷不亂柳下惠:“柳下惠夜宿郭門,有女子來同宿,恐其凍死,坐之於懷,至曉不亂。”《輟耕錄》(元·陶宗儀)
4.閉門不納魯男子:“魯人有男子獨處於室,鄰之厘婦又獨處於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托之,男子閉戶而不納。婦人自牖與之言曰:‘子何為不納我乎?’男子曰:“吾聞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閑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納子!’”
5.秉燭達旦關雲長:“傳關羽下邳兵敗后,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歸附曹營入許,曹賜羽宅第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傳為美談。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以祀之,廟內興建一樓,名曰‘春秋樓’,俗稱‘秉燭達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