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702節

“宋楠,你帶我來這裡看什麼?”姣美的女子頭上罩著青色風帽,素色斗篷披在肩頭,下擺處全是草莖泥巴。
“鳳桐小姐,發現什麼奇怪之處沒有。
”宋楠微笑道。
“奇怪之處?沒有什麼奇怪之處啊,只是些普通的墳塋罷了……不對,好像是有些不對,今兒是清明節,這些墳地為何無人來燒紙拜祭?這可奇怪了。
”宋楠微笑道:“聰明,你不是一直奇怪這些自稱是墳主的人不願接受任何遷墳的條件,而且一直試圖挑釁宋府的人生出事端么?現在這些事便有了解釋了。
”朱鳳桐明眸微睞,蹙眉道:“難道說,這些墳根本就不是他們的祖墳?他們只是故意在此鬧事?”宋楠讚許的看著朱鳳桐道:“鳳桐小姐冰雪聰明,當初我闖入你閨樓之中,還蒙著面便被你推算出身份來,現在這種情形之下,鳳桐小姐當不難推斷出這些人的身份了。
”朱鳳桐微微點頭道:“這些人都是遷墳後期一起湧來自稱是這些剩下的墳墓的後人,但今日清明節他們卻連紙錢供物都不上,很明顯是假冒的身份,這些恐怕都是無主之墳了。
”宋楠點頭不語。
“然則這幫人既不願接受條件,又試圖引發衝突造成混亂,顯然是有人不願意讓我們順利的開發白紙坊。
不過據此推斷出是誰在背後指使,卻有些難為我,因為我不知道你和什麼人有矛盾。
你可否告訴我,在朝堂上你和什麼人有矛盾呢?”宋楠微笑道:“那可多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不過倒也不必一個個的去梳理,不希望我在白紙坊順利開發,夠膽子跟我作對且有膽量在外邊散布我宋府謠言的,目前看來也只有那麼一幫人;你忘了這段時間有人一直跑來跟我談合作的事情了么?他們是眼饞了,希望能分一杯羹,被拒絕之後做出如此反應和動作,當不足為奇;特別是這幫眼高於頂自始至終都看不起我的人,他們做出什麼樣的舉動,我都不感到驚訝。
”朱鳳桐抿嘴一笑道:“你這麼一提我便知道是什麼人了,哎,看不起你宋侯爺,這不是找死么?然則你打算怎麼辦?”宋楠呵呵笑道:“怎麼辦?我還能任由他們背後捅我刀子不成?自然是要給他們些教訓了。
”“那些人可不好惹呢。
”“是,但我宋楠就是好惹的么?”朱鳳桐輕聲道:“他們也是眼睛瞎了,你選擇和平共處,他們偏偏來惹你,我幾乎可以預見他們的未來了,哎,真是不忍去想。
”宋楠呵呵笑道:“你是誇我還是損我呢。
”宋楠攜朱鳳桐之手緩步離開,不久后,馬蹄踩踏著泥濘發出沉悶的響聲,看守墳墓的那幫人驚得探頭出來看,只見暮色中,一隊錦衣衛騎兵飛馳而至,到了近前,入老鷹捉小雞一般將數十名‘百姓’盡數擒拿綁獲,用繩子拴在馬後拖著離開。
那幫人大叫大嚷,撒潑賴在地上不肯走,為首的錦衣衛軍官喝令一聲,一名旗校策馬揚鞭,馬兒飛馳而出,拖著一名撒潑耍賴的百姓奔出數十步,停下馬來再看那馬後之人,全身泥漿草莖纏繞,身上拖得血糊糊的,簡直不成人形。
“再有耍賴的,這便是榜樣。
”錦衣衛軍官大聲喝道。
眾人膽戰心驚,一名身材壯碩的百姓叫道:“為什麼抓我們?宋府仗勢欺人么?這裡是京城,但我們不死,必會聯名上告。
”“閉上你的鳥嘴,你們自己幹了什麼自己清楚,你們冒充荒墳主人在此糾纏意欲何為?去宣南坊錦衣衛衙門說個清楚去。
”錦衣衛軍官罵道。
眾百姓大驚,那壯碩漢子兀自強辯道:“胡說八道,不過是宋府欲強制遷移我等的祖墳給他蓋房子罷了,我等必將聯名上告。
”“哎,你這廝倒是嘴硬的很,今日清明節,這些墳頭連一絲紙錢供品都沒有,虧你們還自稱是孤墳的後人,騙鬼到還可以,鬼不能張口反駁,想騙老子們,那是做夢;帶走,再有耍賴不肯走的,便讓馬兒幫著他們走,死活不論。
”錦衣衛軍官這番話一出口,眾人面如死灰,知道已然敗露;居然忘了今日是清明節,哪怕做做樣子燒些紙錢也是好的,忙著睡覺喝酒賭錢,倒露出了馬腳來,事到如今,抵賴也是無用了。
宣南坊錦衣衛衙門中,初時他們還嘴硬不願交代,錦衣衛的十八般刑具一旦上身,便是鐵打的人也挨不住,更何況是這些混混們。
沒用多長時間,這幫人便全部交代了。
不出宋楠意外,這夥人受人指使特意前來白紙坊阻撓遷墳之事;指使之人是京營揚威營的一名叫熊萬的千戶軍官。
這夥人原本只是宣北坊的一夥混混,犯了事落入這位叫熊萬的京營千戶手中,這位熊千戶給了他們每人二十兩銀子,要他們來白紙坊冒認墳主,唯一的要求是不準讓宋府的人遷了墳塋。
堅持的時間越久,報酬便越豐厚,如果能迫的宋府的人打人或者強制遷墳,報酬便加倍。
這幫人本來就在宣北坊揚威營的轄區內活動,平日里也就感謝無本的生意,坑蒙拐騙之事,本來就有不少把柄在京營手中,現在既能洗脫罪名,又能掙到銀子,自然欣然從命,於是乎跑來白紙坊和宋府的人對恃了十幾天時間,卻不料被看破了身份。
宋府後宅中,得知一切的宋楠面無表情的嚼著口中的飯菜,他知道,或許是和這幫侯爺們正面交手的時候了。
第一卷 蔚州雪 第六零六章 韜略宋楠今晚的提議絕非怯懦,實際上自張侖代團營總督之後,團營中的不和諧的聲音甚囂塵上,暗地裡議論張侖配不配擔任團營總督職位的聲音也一直沒停止過。

若光是流言倒也罷了,事實上,彷彿為了佐證張侖沒有能力擔任此職一般,團營之中也連番出了不少紕漏。
先是團營軍械庫被查出軍械裝備少了數百套,聯想到安化王叛亂時的情形,這幾百套武器裝備的去向引人懷疑;再有便是張侖親自提督的奮武營出現了軍官剋扣軍餉,造成士兵和軍官毆鬥之事,死了三名團營士兵。
由此給人得出一個團營中混亂不堪的印象,團營乃是京城中的主要軍事力量,十餘萬人的團營正是朝廷在京畿一帶最大的保障,一向紀律嚴明的京營居然發生這麼多的混亂情形,正德嘴上不說,心中的不滿卻是毫不掩飾的。
而侯爺們公然跟張侖頂撞,或者陽奉陰違之事,跟以上的那些事情比起來只不過是些小事了。
若論資格而言,張侖確實比不上團營侯爺中的任何一個,他們都是跟老公爺同輩或者晚一輩的人,當著張侖的面有人也會倚老賣老,指著張侖的鼻子自稱叔伯,張侖並不是個強硬的人,於是這幫人便得寸進尺,張侖便也落得個軟弱優柔的評價。
這些宋楠都知道,所謂軍械庫裝備不翼而飛,什麼剋扣糧餉造成嘩變這等事情,宋楠用屁股想也能想到是有人故意為之;這麼多年來,老公爺在世的時候為何沒有這麼多怪事發生?小公爺一上任立刻便出來這些個歪門邪道?無他,不過是要逼著小公爺下台罷了。
宋楠卻不能直接插手其中,暗地裡也給張侖出過主意,讓他強硬起來殺一儆百,狠狠的診治其中跳的最厲害人;譬如下達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軍令,只要他們不完成,便以軍法加以懲戒,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
然而張侖畢竟不是宋楠,總是瞻前顧後思慮再三不肯下手,宋楠也是毫無辦法,這恐怕是英國公府的傳統,小公爺這是效仿張懋在世時的謹慎,凡事都要謀定而後動,思慮周詳才肯動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