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時間,這封信是前年九月所寫的一封信,那時正是楊一清就任三邊總制之時,也就是從那時起,寧夏鎮的軍屯被王府收購,而安化王當日也說朱真便是從那時起私自和軍中.將領達成協議,將軍屯納入王府田畝之中的。
由此可知,朱真或許真的是出面收下屯田之人,但卻不一定是他自願的,極有可能是安化王逼著他這麼乾的,這也是朱真違心做了不願做之事後心情低落的原因。
“自那以後的書信中還有過這些話么?”宋楠問道。
“自那以後,爹爹便很少寫信了,還喜歡上了喝酒,並納了兩個小妾。
為此我還曾跟他大吵一架,有一年多的時間我都沒回來看望他,這次父親去世之後我才見到他的屍身,距離上一次見到父親活著的樣子已經是一年零兩個月了。
”朱長平眼角又濕潤了,眼淚撲簌簌的落了下來。
宋楠無言拍拍他的肩膀,伸手在書架上胡亂的翻找,朱長平擦了眼淚低聲道:“大人,還有件東西要給大人看,請大人退後。
”宋楠和王勇閃到一旁,但見朱長平彎腰再說書架下一陣掏摸,捧出一個大箱子來,吃力的搬到書桌上緩緩打開,那盒子里整整齊齊的擺著十兩一錠的數十塊銀錠,看樣子有個二三百兩的樣子。
“大人,這是爹爹寄存在銀庄的銀兩,十幾日前爹爹寄給我的一封信中提及此事,並將寄存的憑單夾在信中寄給了我。
昨日我偷偷去取了回來,這可能是爹爹為我留下的生活之資,也許他早就意識到自己命不久矣,可惜當時我對爹爹的這些安排毫不在意,也不明白他的意思。
”宋楠伸手拂動這些銀兩,心頭泛起疑惑來,銀庄固然有寄存物品的功能,但更多的人還是願意將銀子這等榔槺之物換成銀票帶在身上,朱真此舉委實有些奇怪,幹什麼要將這個大箱子寄存在銀庄,而不直接換成銀票?宋楠抬手嘩啦一下將所有的銀子倒在桌上,盒子裡邊空空如也,宋楠伸手在銀子堆里扒拉,也沒見任何物事,不由的皺起眉頭來。
朱長平道:“除了銀子什麼也沒有,爹爹一個字也沒留,實際上我去取這個箱子的時候,也不知道這裡邊是銀子,因為爹爹寄給我的憑單上寫的是木箱子一隻,而非是寫的銀子。
”宋楠一愣,按說寄存之物是銀子,當寫明是銀兩才是,否則一旦銀兩缺失,反倒難以說清楚。
朱真的憑單上寫的是一口箱子,則說明在朱真心中這箱子比銀子還要重要,銀庄肯定不會將這箱子遺失,因為憑單上要取的便是他寄存的一口箱子。
宋楠搬起那個木箱上下左右的看,終於發現其中的端倪之處,箱子底厚的有些過分,手指敲擊上去竟有空洞之聲,宋楠伸手從王勇手中抽出匕首來,用力在木板上一戳一翹,喀拉一聲響,底板被撬開,肉眼可見夾層處隱隱有紙張露出來。
宋楠大喜過望,用力撬開一個大口子,伸手從夾層出掏出一沓紙張來,由於底板不知放在什麼潮濕之處,紙張浸潤了濕氣已經有些污穢破損,但仍可看出上面的字跡,那是一疊手抄的田契,粗略一看,正是慶王府收購軍屯之時跟軍中大小將領簽訂的協議副本。
宋楠無暇細看,一把踹在懷裡道:“你爹爹是個聰明人,他已經預示到了自己的結局,這些東西正是證據;此物放在你手裡恐不妥當,我先代為保管。
”朱長平目瞪口呆,沒想到爹爹留給自己的木箱子里居然還有這等物事,自己居然一無所知。
“朱兄弟,今日你提供的這些東西很是有用,你爹爹絕對是為人所害,我定會替令尊討回公道。
今日之事你萬萬保持緘默,否則你有性命之憂。
”朱長平臉色發白道:“大人放心,我怎會說出去。
”宋楠道:“還有一事要請教你,你父在王府之中辦差,想必王府的格局你該知道些,能否畫張圖給我?這事我本可以詢問別人,但在這寧夏鎮中我不能輕易相信他人,只能相信你了。
”朱長平愕然道:“你們……難道要偷進王府么?”宋楠道:“這個你別管。
”朱長平道:“王府我還是幼時出入過,也記不大請裡邊的情形了,不過我有一位堂兄是爹爹帶著進王府做事的,他在王府十餘年,該會一清二楚。
”宋楠道:“靠得住么?”朱長平道:“為人忠厚老實,否則我爹爹也不會帶他進王府做事。
”宋楠喜道:“那可太好了。
”第一卷 蔚州雪 第四七八章 老實人不能娶俊媳婦朱長順是朱長平的堂兄,雖非嫡堂兄弟,但在寧夏鎮中,朱家一脈也只剩下這兩支;故而朱真在慶王府中混出了點名堂之後,便求肯老王爺將父母雙亡的朱長順帶入王府之中謀了份差事。
朱長順平素沉默寡言,辦事也勤勤懇懇,在王府上下口碑甚佳,加之有朱真在管家的位置上,不久后便被老王爺帶在身邊當了貼身的隨從,當上王爺的貼身隨從,在慶王府的僕役中的地位也算是不低了。
只是老王爺死後,朱長順的職業生涯也到了頂點,原本他可以做小王爺的貼身僕役,但安化王爺入主慶王府之後,小王爺的身邊都換成了慶陽安化王府的僕從,朱長順便只能淪為打雜的僕役。
不過他性子很很溫和,還是成天笑嘻嘻的一副沒心沒肺的摸樣,別人替他惋惜,他自己倒是毫不在意。
朱真自殺而死,朱長順悲傷不已,告了假協助堂弟朱長平處理伯父喪事,昨日忙活了一天正自累的夠嗆,加上天又下大雪,索性早晨都沒起床,中午飯都是渾家用木盤子端了送到床頭讓他吃的,吃完后又在渾家的白眼和罵聲中蒙頭呼呼大睡。
天色陰鬱,大雪落個不停。
朱長順之妻萬氏百無聊賴的坐在家中,看著半掩的門外的紛揚的大雪發獃。
萬氏本是靈州的一名青樓女子,後來被靈州一名富商贖身當了小妾,可惜那富商病死之後,家中的大婦便將她趕出了家門。
她無一技傍身,靈州也呆不住了,於是打算來寧夏鎮重操舊業。
一路艱難來到寧夏鎮后受寒生病倒在路邊,恰好被帶著朱長順出王府辦事的朱真看見了,被帶回了朱家。
漱洗打扮之後,竟然是個有些相貌的女子,老實巴交的朱長順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眉眼風情宛然的萬氏,朱真也早想替自己的侄兒娶妻,於是便詢問萬氏的身家來歷。
萬氏聰明的很,謊稱是山西人氏,賊兵作亂時逃荒來此,到了寧夏鎮父母雙亡云云。
朱真雖有些懷疑,但也不做他想,朱長順老實巴交,能娶上這麼個標緻的妻子已經是造化了,於是便做主替朱長順娶了這萬氏為妻。
萬氏心裡也挺滿足的,堂公公朱真是慶王府的管家,丈夫是請王爺的貼身隨從,也算是有些地位的人家,雖然朱長順為人老實了點,但自己閱人良多,卻也知道長相俊俏性子活泛的人未必靠的住。
新婚之夜,萬氏用魚鰾裝了雞血塞進下身中,行房后落紅片片,把個朱長順樂的半死,從此對她百依百順呵護備至,每個月的四兩月例也盡數交給萬氏保管,把萬氏當成了親姑奶奶。
萬氏起先也很知足,經歷太多之後,能安安穩穩的跟著一個人過日子也挺不錯,萬氏知道,朱長順這輩子會對自己百依百順,絕不會忤逆自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