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人,確實如此,老王爺在世的時候我爹爹便是慶王府管家了。
”宋楠哦了一聲道:“恕我直言,你父身為慶王府管家,雖非什麼朝廷官職,但必定也風光無比,卻為何家中如此貧寒?我瞧你家徒四壁,這不太可能啊。
”朱長平嘆道:“實不相瞞,這處宅子原是我家中僕役所居,我朱家在草料場街之南有一處大宅院,家中雖比不上富貴官家,但也有僕役伺候。
只可惜父親一死,這一切就都沒了。
”宋楠道:“那是為何?”朱長平臉色沮喪道:“那宅邸本是老王爺所賜,爹爹一死,便被收回了。
爹爹……哎爹爹遇人不淑,娶得兩房姨奶奶聽聞我父一死,便統統席捲家資逃得無影無蹤;我本在靈州官學讀書,聽到消息趕回之時,便什麼都沒了。
幸而有這所老宅能夠存身,否則小人恐連存身之處都沒了。
”宋楠眉頭緊鎖,緩緩道:“你爹爹為何會自殺,你可知道么?”朱長平拭去眼角之淚,低聲道:“慶王府的說法是我父因私自購進軍屯田畝,觸犯大明律例,也給王府帶來巨大的麻煩;他們說我爹爹乃是自忖無法活命,又後悔給王府抹黑,這才在關押的柴房內上吊自盡的。
”宋楠又道:“你信這個說法么?”朱長平搖頭喃喃道:“我信不信有什麼干係么?人都已經死了,事情也出了,我現在唯一所想的便是守孝待三月滿后便回靈州官學讀書,爹爹的願望是希望我能博取功名,我便要遂了爹爹之願。
”宋楠搖頭道:“你是個不孝子啊。
”朱長平一怔道:“誰說我不孝?我自小到大一直孝敬爹爹,爹爹在世之時都誇讚我孝順,爹爹有一年生病,我衣不解帶伺候半個月,誰能說我不孝?”宋楠低喝道:“你父死的不明不白,你居然無查明之願?這是孝么?守孝三個月有個屁用,守孝三十年也沒用,只會讓你父的冤情更加的久遠。
讓令尊死的瞑目才是最大的孝順,否則你便愧為人子!”朱長平悚然而驚道:“你們口口聲聲說我父死的冤枉,難道你們發現了什麼證據么?”宋楠冷笑數聲道:“你父死的冤不冤你該比我們更明白,你是他的兒子,知父莫若子,若你無一絲一毫的懷疑,便當我們什麼都沒說。
”朱長平頹然坐在凳子上,兩手無意識的搓動,半晌才道:“我……我不想在此事上糾纏,你們走吧。
爹爹若泉下有知,定理解我的苦衷,爹爹定也不想我朱家絕後。
”第一卷 蔚州雪 第四七七章 有所發現宋楠從朱長平的話語中聽出了些許隱情來,所謂絕後之憂要麼是面對慶王府勢力的毫無勝算,要麼是確確實實受到了某些人身的威脅,這才導致朱長平吞吞吐吐的不願正面應對。
宋楠長嘆一口氣道:“罷了,你這樣的人竟然連復仇都置若罔聞,你叫我說什麼好?虧你還是讀聖賢書之人,竟也和禽獸無異。
令尊也是白生了你這麼個兒子,他的兒子為了自己保命居然連父親的冤屈也不敢去探究,你父在泉下也必是羞愧難當,永遠也難瞑目了。
”王勇冷笑道:“大人咱們走吧,這種人我們犯不著幫他,讓他自生自滅,慶王府為了隱瞞此事也絕不會留下他這個人在世上,我錦衣衛一離開,第一個死的就是他,這種人死了也沒人可惜。
”宋楠點頭起身道:“說的是,他會死的很難看,這種人還想考取功名么?回頭我去京里打個招呼,此人便是文章如錦繡下筆如流雲也不能錄取功名,我大明朝要的是道德高尚守孝義之人,可不是要這種不孝不義的廢物。
”朱長平聽得臉上變色,明知這兩人是一唱一和的激怒自己,但字字如刺直戳內心,臉上一片灰敗之色,見宋楠和王勇起身要離去,朱長平忽然大叫道:“兩位大人請留步。
”宋楠回頭道:“你還有什麼話說么?”朱長平道:“你們又是從何而知我父之死有冤情在內?”宋楠冷笑道:“我等是錦衣衛,眼線遍布朝野,便是慶王府中也有我們的人,你父朱真之死有頗多疑點,故而我們才來查勘此事。
但你身為他的兒子都不在乎父仇,我錦衣衛倒也樂得清閑,何必去趟這趟渾水。
”朱長平低頭想了想,抬頭咬牙道:“罷了,大人責罵的對,我乃讀聖賢書之人,身為人子卻不能伸父之冤,苟活於世上與豬狗何異?我雖不知其中的詳細情形,但我卻也知道,爹爹絕非胡作非為之人。
他在慶王府中從雜役做起,一輩子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辦事穩重、謹慎可靠、深受老王爺的器重,否則也不會將偌大一個王府的內務交予我父掌管。
我爹爹絕不可能做那些有損王府聲譽之事,什麼購入軍屯之事我雖不太懂,但不是我爹爹的行事作風。
”宋楠回身點頭道:“這才像句人話,外人都說你爹爹死的冤,難不成你這個當兒子的卻不知你父的冤屈,那可不是笑話么?你老實告訴我,你父身死前後可曾有何異樣?王府有沒有人來找過你?”朱長平吁了口氣,快步在前後門的門縫處張望一番,回身道:“你們怎麼來的?有人跟蹤你們么?”宋楠道:“你放心,無人知曉我們來此,除非你自己說出去。
”朱長平點頭不語,來到西廂房草簾前掀開帘子道:“兩位大人隨我來。
”宋楠和王勇隨著他進入西廂房,西廂房中一樣的簡陋,只有一張架子床和一張書桌,書桌旁一個滿是書籍的書架。
朱長平來到書架前快速的從一堆古書中翻找出一本書來,翻閱幾頁從夾層中取出一封信來。
“這是前年九月我爹爹寫給我的一封家書,當時我並沒在意,但爹爹死後我忽然明白了這封書信上所說之事,還好這封信隨我在靈州官學中,因為我父死後的當晚,草料場的宅子里便遭了賊,老宅中父親與人的通信信箋以及一些遺物都離奇失蹤。
起先我以為是父親納的那兩個無恥婦人所為,後來才想明白,她們只會搜刮財物,怎會對書信之類的物事感興趣。
”宋楠伸手接過書信抽出信箋來,上面的毛筆字寫的歪歪扭扭,而且還有不少是錯字。
“爹爹大小沒念過書,這些字還是他在王府中跟著老王爺學的,老王爺要爹爹識字,更好的替他管理慶王府。
”朱長平略帶羞愧的道。
宋楠心中感嘆,每個人都有他各自的故事,這位素未謀面的朱真的人生經歷也是一本勵志小說,他從王府雜役做起,一步步到達管家的位置,學寫字,學管理,學用人,宋楠的眼前甚至能浮現出一個貧窮小子勵精圖治向上攀登的身影來。
只可惜,一切就在數日前戛然而止,身死之後家財被瓜分殆盡,宅邸被王府收回,自己唯一的兒子也落魄的住在這家徒四壁冷冰冰的屋子裡。
信上的事很說的很簡單,大量的字句都是舔犢之言,對朱長平也極盡關心和問候,像每一個嘮叨的父親一樣事無巨細的問候叮囑,在信末談及自己的情形的時候,才出現了宋楠想要的關鍵語句。
“……自安化郡王入住王府之後,衛學一干人等頻繁出入其中,鬼祟密商謀事。
……為父和安化王爺之間的關係也每況愈下,近來郡王爺令為父所行之事,為父均覺不妥,有違老王爺在世時定下之規,但為父出言規勸又被安化王爺嚴詞斥責。
為父本想告老辭去管家之職,但念及王爺臨終之託,又希望能伺候小王爺幾年,更是不願看著慶王府的聲譽被糟蹋,故而仍留任管家之職,也是希望能夠儘力維持下去,不負老王爺所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