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419節

宋楠想了想搖頭道:“也許能佔大便宜,但賊兵若無逃命的活路便會狗急跳牆,我可不想讓兄弟們死在這些賊兵的手上,十個換一個我也心疼。
”侯大彪點頭道:“說的也是,賊兵這是要退回容城縣了。
”宋楠道:“派出斥候騎兵偵察新安縣左近南下的大小道路,防止賊兵繞過新安縣城南下,派一小隊騎兵尾隨賊兵,探其動向。
其餘人打掃戰場,補充休整,弄清楚賊兵的動向,咱們再去找他們。
雖然他們慘敗而回,但他們的人數還是有四五千人,我們既不能與他們在曠野交戰,也不能攻其守備的城池,我不想拿我的精銳去跟這幫賊兵死磕。
”萬志道:“大人說的是,咱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賊兵不能南下,便只能選擇退往西北方,賊兵是不可能守著容城的,他們一定還會往西北跑,紫荊衛和茂山衛的兵馬想必已經接到命令了吧,應該能迎面堵擊到。
”宋楠緩緩點頭道:“是這樣,但願朝廷的發兵之令已經下達了吧。
”……時間回溯三日之前,京城乾清宮中,孫玄匆匆進宮,將宋楠送回京城的第一份信件呈交正德,這是宋楠在新鎮發出的第一份上報,按照臨行前的約定,宋楠送回的奏報經南鎮撫司鎮撫孫玄之手直接呈報給皇上,而不經過兵部或者其他途徑。
正德只看了數眼信件便從案后猛地站起身來,眼珠子瞪得溜圓。
一旁的劉瑾急忙問道:“皇上,發生何事了?”正德將信往案上一擲,怒罵道:“好個劉大夏,居然敢欺騙朕,霸州衛指揮使陳衛連吃兩個大敗仗,新鎮千戶所千戶許尚義喪於敵手,陳衛自己也被反賊大敗,霸州衛損失兵馬兩千三百餘,虧這個劉大夏還一直豪言數日間便剿滅反賊,這是欺君!”劉瑾嚇了一跳,趕忙拿了宋楠的信仔細的看了一遍,看完之後脊樑溝子不禁也冒出汗來,宋楠的信上不僅說了霸州衛大敗的事情,還說了賊兵已經發展到了七八千人之眾,光是一個霸州衛已經難以遏制了。
“皇上莫生氣,當趕緊召集重臣商議才是,任由賊兵發展,後果不堪設想;兵部尚書劉大夏欺君罔上,霸州衛陳衛謊報軍情,皇上需當機立斷加以懲戒,以正風氣;奴婢差點也信了劉大夏的鬼話,卻不知這劉大夏到底是何居心,為何要欺騙朝廷。
”劉瑾這幾句話更是火上澆油,正德更是惱怒不已,連聲咒罵。
劉瑾心中暗喜,早就想將兵部弄進掌握之中,只可惜一直沒機會;劉大夏根基太深,內閣又死保兵部不失,雖然多次在正德面前進劉大夏的讒言,但都是些不足以撼動劉大夏的雞毛蒜皮小事,這回劉大夏自己犯糊塗,這是個極好的機會。
入夜時分,正德即刻召見重臣商議此事,內閣四名大學士、兵部尚書劉大夏以及京營總督張懋、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徐光祚均被召集進乾清宮議事。
一進御書房中,眾人明顯感到氣氛的不對勁,正德鐵青著臉不說話,命人將宋楠送來的書信給眾人傳閱,頓時御書房內抽氣之聲不斷,劉大夏還是第一次知道真相,跟之前陳衛所報判若雲泥,已經驚的是唇青面白不知所措了。
“劉尚書,你不是信誓旦旦的說蔚州衛陳衛即將平息叛亂,叫皇上和朝中大人不必多慮么?為何宋楠寫的信上卻說陳衛連番兵敗,霸州衛損失兵馬近兩千,賊兵已經有七八千之眾呢?”焦芳絲毫不客氣的率先開炮。
劉大夏趕緊跪地朝正德連連磕頭道:“臣有罪,陳衛這廝是報了假消息,這廝最大惡極,臣定不會饒了他,請皇上恕罪。
”正德臉色鐵青著臉道:“陳衛固然該死,身為兵部尚書,你便沒有過錯么?”劉大夏忙道:“臣御下不嚴,分辨不清,以至於發生這樣的事情,臣一定嚴厲處置陳衛,也願領失職之過。
”劉瑾冷聲道:“劉大人,此事可不是一句失職就可推掉責任的,因你兵部之失,導致賊兵蔓延坐大,呈不可遏制之勢,這可不是一般的罪過。
”劉大夏忙道道:“劉公公說的是,本人定會給大家一個交代;此事因兵部疏忽而起,也要由我兵部來解決,臣懇請皇上給臣一個彌補的機會。
”正德冷冷道:“你如何彌補?”劉大夏道:“臣請親自領軍剿賊,若不能剿滅賊兵,臣便死在戰場,洗刷臣之過錯。
”正德若有所思,劉大夏可是親自帶兵剿匪,定可快速剿滅反賊,倒也是個將功贖罪的辦法。
但聽身邊劉瑾冷笑道:“劉大人打得好主意,這是想將功補過吧,皇上可不能再信你了,一個小小的暴亂你都能縱容其成為大患,皇上再讓你領軍前往,豈不是連大明江山都要沒了。
”第一卷 第三六八章 都以為是個機會第三六八章劉大夏怒道:“劉瑾,你怎可如此污我?我不過是一時不察罷了,本以為霸州衛陳衛也算是精明老道,誰知他竟然連暴民都壓制不住,怎可將陳衛之過完全加於老夫之身?”劉瑾冷聲道:“很多人早就提醒你要派人督戰剿匪,你置若罔聞,不是你之過是什麼?身為上官,下屬之過便是你之過,沒見你誠懇認罪,反倒推諉狡辯,焉有是理?”劉大夏氣的顫抖,指著劉瑾罵道:“劉瑾,你這是落井下石!”焦芳道:“劉大人注意你的言辭,劉公公所言句句在理,你怎麼如此失了體統,皇上還在當面你都如此狡辯,若皇上不在這裡,你還不知囂張到什麼程度呢。
”劉大夏氣的幾欲暈倒,高聲道:“老夫何曾狡辯了?我請求將功贖罪,這還不是認錯的態度么?你們的手下便沒有過錯么?若因手下故意隱瞞之過便歸咎於上官,在座的怕是個個身負大罪了。
”劉瑾見劉大夏方寸已亂,也不說話,只冷笑不語。
果然,正德被劉大夏的態度激怒了,拍著案幾起身怒斥:“劉大夏,你太放肆了!犯了如此大錯居然連言語也不受,你兵部所屬一個衛的官兵六千餘兵馬,連所轄一個小小的暴亂都無法平復,還有臉在這裡咆哮,朝廷每年花的數百萬輛軍餉,就讓你養了這群窩囊廢么?不是你的過失是什麼?”劉大夏驚得臉色煞白,忙跪下磕頭道:“臣……”正德擺手打斷道:“不用多說了,朕不想聽你為自己辯解,此次民亂,兵部處置失當,劉大夏更是有欺君之嫌,劉瑾!即刻擬旨!”劉瑾沉聲道:“奴婢遵命。
”正德負手道:“兵部剿匪不力,劉大夏瀆職失職,且狡辯推諉,著即刻革去劉大夏兵部尚書之職,交北鎮撫司詔獄查其兵費所用之處及其過失之行再做論處。
”劉大夏身子站立不住搖搖欲墜,在座張懋李東陽等人也均大為驚駭,沒料到皇上居然直接將劉大夏革職拿辦了,這處罰實在太過了些,誰都知道劉大夏不可能是故意欺君,雖有過,但不至於受這般嚴厲處置。
李東陽忍不住開口道:“皇上,此刻即將發兵剿匪,還需兵部主持諸般事務,劉尚書雖有過,但何不暫緩,讓其為朝廷儘力以恕其過?”徐光祚沉聲道:“李大學士,剿賊之事我五軍都督府可擔之,張老公爺的京營亦可擔之,難道說離開了兵部咱們便成沒頭蒼蠅了不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