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看了此人一眼之後。
陳風便生出警惕之感,相比之前的儒宗弟子更讓他覺得危險。
甚至有一番深不可測的感覺,虛無縹緲,捉摸不定的感覺。
正在這時,忽然耳邊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無為子修的乃是無為之道,本身便清心寡欲,不願合於塵世之中。
不過聽說此次道宮為了此次大會,才強行將其召回。
否則,他是連三教的頂階盛宴也不想參加的!這種人,根本不用擔心!”說話的乃是佛宗弟子,看他面前擺的名號乃名:清心。
不過,聽了這番話后,不禁讓人覺得他與這個名號有些差異。
對於無為子,陳風不禁覺得吃驚,一個連三教的最高盛典都不想參加的人該是擁有多高的覺悟呀。
可是,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卻給自己一種極危險的感覺這又不禁自相矛盾。
不過,遇到這種事情,陳風相對的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第二百七十八章:天道無為子之後,又輪到佛家,依此順序等了半日終於輪到陳風自己。
在此之前,大家所敘的大都是三教各自陳舊的觀點。
這些都是三教爭論了數萬年都無解的問題,陳風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
略思考了一番之後,走到大殿中心。
“天下大道,無不為修真一途。
即為修真,無論正邪,能達大道殊途,同歸即可!”這一說完,頓時從底下傳來無數的反對聲音。
“你這是何番言論,若是真只求取結果。
大道之期,何以達至?”“非也非也,若只論結果,難道如魔道鬼修之人吸納他人靈氣,行不寰之事,舉滅世之心以求證道也是對?”“小子不知修道本意,卻胡言亂語。
你非佛宗之人,卻代佛家而言。
真乃丟盡佛宗臉面也!”群情激憤,氣憤頓時為之高漲。
面對這些詰難,陳風並未變色。
底下之人見此,紛紛憤怒道:“佛首,此人目中無人,膽敢藐視三教大會的聖潔,還望佛首剝奪此人代表身份!”佛家之人也看不下去了,紛紛進言道。
可是,佛首卻沒有立即答話,反是問道:“陳風,你有此心嗎?”陳風回過頭來,恭敬道:“佛首,即是論道,便需廣開言路,難道因我之言與三教不同便剝奪我之權力?”佛首略沉思一會,道:“你即為我教代表,自然可依己之大道發言。
諸位勿需多言,即為三教大會,就該海納百川,容百家之言。
是對是錯,等到第二環節再論即可!”見佛家是支持陳風的,之前喧鬧起來的修士立馬識相的閉上了嘴。
場中漸漸安靜下來。
看到這番景況,陳風低頭冷笑。
“可是,修道之事,孰知對錯。
世人罔論利己為對,損己為錯,殺人為凶,害人為惡。
殊不知,事皆有兩面。
對即錯,錯即對在事本身。
若論及對錯,不過時,地,人三者。
若無此三者,世間並無對錯,兇惡之分!”此語一出,之前還想反駁之人頓時沉思起來。
的確如陳風所說,世人皆有偏見。
一言敝之,斷章取義之事常有發生。
而非論及根源,虛慮及根本,望及未來之好惡便下定義實乃不智。
身為修真者,便需論及事實真相。
論及因果,慮及根本方能證道明心。
“所以我說,世間之道,無差別對等之分。
佛也好,道也罷,儒也休。
三教之言,無一是對無一是錯,無一高,無一低之分!”底下又皆喧然,如他之言。
身為三教之首的佛宗與其他兩教根本就是無高低之分。
那麼身為佛宗代表的他,豈非將要受到佛宗的非難。
可是,當他們看向佛宗之人時只見他們臉上並無絲毫不妥之色。
有心之人則已在心中鬧開,“難道佛宗真是清心寡欲,達到了不欲不妄之境地?”三教之人,又不禁深思。
若是三教之道根本無高低之分,為何佛宗之人卻會在每次的三教大會上大放異彩,一連蟬聯數次宗首。
可是正是如此,想想也是,若非如此。
為何三教之中,各有高人。
雖然佛宗論道取勝,卻並不代表聖州之中唯有佛家方有高人存在。
若是論及真正實力,道家清心寡欲,於爭利之事並無性趣,許多帝境之上的強者甚至幾不出世。
若非三教大會有關道家未來,根本不會有人出現。
而儒宗之中的大儒卻已歸於平凡,有的甚至在人間私熟之中以教人善惡為所好。
可謂是淡薄名利!更何況,歷史之上,三教宗首一直輪換。
不過近些年,倒是以佛宗贏得宗首為多。
如此考慮之後,大道無差別,無高低,無對錯之言的確不錯!“然,三教之言,大有所偏,故能得其特點者,便能在修真之上得其高低。
正如此,三教之道若是取他之長補己之短,實乃幸也。
三教之人,若能擯棄前嫌,共論及長生之道。
乃修真界之大幸也!”此言一出,頓時掀起一陣波瀾。
眾所周知,三教分歧已曆數十萬年。
若非如此,也不會擁有如今為辨明三道之中誰劣熟優的聖州。
也不會擁有今日這特殊的大道。
此人之言當真是驚天動地,石破天驚!“難道他真的是佛宗代表嗎,難道說佛宗的立場也與他相同。
也就是說……”“不會吧,難道佛宗此次想將三教合併?實現其統一整個修真界的意圖?”可是正當此時,卻聽得道宮一聲長鳴。
“錯錯錯,大錯特錯……”道宮的聲音粗暴不含絲毫感情。
又因其雄渾的實力,這番話一說下來。
頓時使得帝境之下的強者紛紛受到影響。
可是奇怪的是,眼下的佛殿卻未動及絲毫。
的確奇怪!甚至,陳風還發現,道宗之首的無為子雖為帝境之下。
但他臉色紅潤,並無絲毫不妥!“道宮之意是指!”“若是道無對錯,無高低,何來你如此年紀便能登帝境,立於輪迴之顛。
”此語一出,頓時語驚四座。
年輕,道宮竟說此人年輕。
許多人立即開啟天命之力,演算陳風的命理。
不想,還真讓許多人都演算出來。
“怎麼可能,以不及一甲子便達至無上帝境。
如此際運,真乃命運之子。
”陳風並未立即答話,只是靜靜的站著,低著頭,耳邊聽取著旁邊響起的一個又一個聲音。
“命運之子,難怪難怪,竟然是種子……”再一次聽到種子的名字,陳風不禁覺得奇怪起來。
心中對知曉種子到底是何意更感興趣起來。
“佛家之因果,道家之輪迴,儒家之善惡。
不過過眼煙雲,何及論也?若是有時,不若清心修道,得以證道於天下,得以永生方是正途!至於我之際命,是天道亦是人意。
道宮之言,過也,錯也!”竟然會有人向道宮言行提出異議,底下之中即便是反對陳風所述之人也不禁暗暗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可是,意料之中陳風會被打得魂飛魄散的事情並未出現。
反而聽到一聲大笑:“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
喂,佛首,儒宗,你們兩個傢伙聽到沒。
終於有傢伙達到我們這個心境了。
不錯,不錯,果然是可塑之材。
難怪會被鬼佛那傢伙看上。
有趣,有趣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場之中許多人想都沒想,在三人腦中竟然將修道之事想成這樣。
也就是說所謂的大道不過是執念罷了。
果然,只聽佛首放達的笑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