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落,他竟然隕落了!”蒼海佛的隕落,頓時引得眾僧惶惶。
曾經佛宗之中被喻為佛首之下的最強者,萬年難得一見的人才。
如今卻已隕落,那麼自己呢!許多人自問不如蒼海佛,可是蒼海佛卻已隕落,也就是說自己在未來的時光中一旦壽命終結時,自己也將永久隕落。
“肅靜!”佛首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
似乎含有某種安撫的能量,而正是因為這個使得在坐之人心靜頓時安寧下來。
聽到這聲梵響,陳風頓時便已明了以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世界之力根本無法與佛首相提並論。
若是對方願意,可以輕而易舉的便滅殺自己。
總共九人,蒼海佛的離開讓佛宗在此次論道之中處於劣勢。
不過,陳風並不在意這些。
他本來就非佛宗弟子,更何況乃是受人所託。
不在於取勝,只需儘力而為即可。
他一向不想勉強自己,當然這種不勉強並不代表他就會輸。
相反,一旦決定要論道,他反倒想要贏。
贏得光彩!“即然佛宗蒼海佛未到,那麼此次佛宗代表便由已定九人參加!”佛首威嚴的話再次響起,在場中人沒有一人生出心思反對。
環望四周,此時正對佛首,另外兩個最高位上已經坐著另外兩位宗首。
儒宗,以及道宮。
………………………………………………………………………………………………………………………………………………………………………………………………………………………………………………………………………………………………………………………………兩位大教首領此時並未表現出絲毫意思。
而他們所立處正如佛首一般,根本無法窺其虛實。
不得不說,聖州的強大已遠超陳風的想象之中。
可是沒有想到,聖州竟然強大如斯!這些人中,與陳風實力相近,在帝境之上的強者不下百人。
除去一些未到此的帝者,相信整個聖州至少擁有不下兩百人的大帝。
如此強悍的實力,若是能夠納入抗魔大軍之中。
可想而知,未來的人魔大戰,人族未必會處於不利的狀態。
可是,眼下卻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因為陳風看到,此時,對面的儒道兩家修士,已不懷好意的看了過來。
眼神灼灼,那是強烈的信號。
此次論道,絕不簡單。
第二百七十七章:講道不僅是道家,甚至連儒家修士也將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
陳風只覺得被人如此盯著感覺到了一陣怪異。
在此之前,陳風了解到,聖州之中以佛宗的力量最為強大。
故而在每次的論道大會中,佛宗幾乎一向蟬聯了每次大會的前三。
也正是因為這樣,道宗,儒宗兩大宗派方才如此關注佛宗代表。
不過,左右看了一眼之後,方才發現,原來佛宗的代表之中除了自己便全都剃了光頭。
也難怪會如此出眾!“道友並非佛宗之人,緣何會參加此次的三教大會?”突然一道神念傳入陳風的神海之中,聲音的來源是一位儒宗的修士。
“這個,我似乎沒有義務告訴你吧!”此人不知懷著何種心思,陳風在未能確定之前並不打算將自己是受人所託之事告知。
“呵呵,道友何必如此謹慎。
我們同為三道同修,共聚聖州乃是緣份,更何況一看道友便知道你乃是道法精深之人。
如何,如若道友不嫌棄,在下可與道友共同探討道家至理。
當然,如果可以,還請道兄將佛家的大道不吝賜教!”“哼哼……”“道兄這是何意?”“我還當你們想幹什麼,原來不過是貪圖佛家的大道罷了。
不好意思,在下並非佛家之人,手中並無有關佛賓的任何東西!”見陳風如此直白的拒絕他,佛宗弟子頓時升起一絲怒意。
不過,面上卻沒有絲毫表現出來,看那表情仍是如同之前一般,儒雅非常。
看到此人的表現,陳風知曉此人並不簡單。
心裡對此次大會也越發警惕起來!“如今三教同至,乃是我們佛宗榮幸。
”“佛道何需如此客氣,三教大會每次都是按時舉行,而佛宗即為我三教之首大會自然要在佛宗舉行!”道宮回應道。
儒宗笑道:“不錯,佛首即為三派之首,此次大會就請佛首宣布開始吧!”佛首道:“即然如此,那麼我宣布,三教大會正式開始!”整個大殿頓時安靜下來,一位佛宗的司儀走了出來。
宣佈道:“此次大會依照上次大會的程序,共分為三個過程。
不過鑒於此次有新人的加入,所以在此我將大會的規矩重新宣讀一遍。
”聽司儀一語,陳風發現頓時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如此看來,在場之中唯在自己才是這個所謂的新人。
“此次大會分為三個過程,即講道,每個代表都要上台宣講自己的大道,而且每個人擁有一天的時間。
當然,也可以在一天之內將自己的道講敘完全。
第二個過程為辨道,在場之人可以向講道者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者疑問。
對於這些問題,講道者需向大家辨明自己的大道。
最後一項則為證道,所謂證道,即是用一切可行的辦法證實自己的大道是正確的即可。
此外,還需說明的是,此次三教大會的榜首將會由在場的三位三教教首一同評定。
得榜首者將會獲得由佛宗提供的獎勵,至於是何物……”司儀回頭看了佛首一眼,過了半會兒便見他回過頭來繼續道:“乃是一件神器!”神器。
聽到這個名字,不僅是陳風,甚至在場之中的所有人都如同被電擊了一般。
神器這傳說中的存在竟然會被當作一件獎品獎勵給贏得榜首之人。
本來只想走下形式見識一下的陳風此時在心中已湧出了極強的戰意。
即然是一件神器,當真不虛此行。
看到參加此次辨論的二十九人各自所表現出來的神情,司儀十分滿意,隨即道:“論道正式開始!”首先是由佛宗開始,第一位講道之人乃是被號為佛宗千年難得一見的人才。
外號不世佛的佛宗弟子。
“佛之道,在於明正典身,清心寡欲……”接下來到了儒宗之人,出來講道的竟是剛才跟陳風論及交換儒佛兩家之講的儒宗弟子。
只見他剛一出場,臉上便不大好看的看了陳風一眼。
“修真之道乃是為匡扶社稷,拯萬民於水火……”他的道大概之意乃是指以自己的力量入世救民,其次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關於政策。
果然是修真之人,在論及這些新政方面果然比之凡人要高上不少。
更何況,他隨身所散發出來的祥瑞紫氣,一看就知道乃是儒家大能。
而他的實力,依陳風所見,應已到達了帝境二重!如此年紀,便進階帝境二重。
想必在整個修真界也鮮有與之匹敵的存在。
難怪,他對自己拒絕自己的話如此氣憤。
想必是心高氣傲,從未嘗過失敗的滋味吧!等他下去,便是道宗之人。
來人乃自號無為子,聽說乃是學習了道宗祖師老子的道德經之後,白日飛升,擁有今日一番作為。
論及資質,在眾人之中無疑是最高的。
不過,果然是一日飛升,實力並不像其他實打實的修鍊者。
如今還未晉階帝境,停留在虛境八重左右,隨時好像就要晉階虛境九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