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好妖 - 第82節

臨行之時,凝寒、莫愁、悠白、漪靈居然都收拾起包裹,提出同行的要求,由此可見公費旅遊的誘惑力……石不語抗議了幾個時辰,終於還是被剝奪了上訴的權利,乖乖的充任了扛行李的小廝,跟著四位大大小小的美女踏上旅程。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尚未成長為美女的清荷,也是居家旅行的必備物品。
進得濟州,早有秦暮差遣的軍士在城門等候,一路引導,行至西南的校場。
遠遠便已望見那位旗牌打扮的秦叔寶,正指揮著幾個軍士,在數十隻木箱中檢點。
石不語只隨意瞄了幾眼,頓時又驚又喜。
驚的是,這些木箱中居然存放著大量的名貴綢緞、玉器、珠寶,彷彿不要錢似的……喜的是,其中幾隻木箱上,竟還貼著“石不語”二字…… “嗚!秦老大,你太客氣了。
” 兩眼冒光的男子立刻一個魚躍,將幾隻木箱壓在身下,仰著頭哭道:“雖然說報答一下我也是應該的,但這麼破費,實在是……” “逝兄……” “啥也不說了!既然你如此盛意眷眷,我就勉為其難的收下!唉,要我這麼清廉的人,收這麼多的禮物,還真是很為難啊……” “你誤……” “搞定!收工!” 石不語完全不理會對方的解釋,轉頭便向悠白吩咐道,“小影,把這些箱子都收起來……靠,你在幹什麼,不許把那個翡翠戒指塞懷裡!” 秦暮幾次開口都被打斷,眉毛都快已耷拉下來,直到此時,才得了機會開口道:“逝兄弟……勞駕聽我講完好嗎?” “你說!你說!” 石不語一面將珠寶往懷裡揣,一面隨口應道。
“這些珠寶什麼的,並不是送予你的。
” “不是送……” 石不語只重複得半句,忽的一咧嘴,懷中珠寶噹啷落了滿地,過了半晌,忽的跳起身來道:“靠!有沒有搞錯,害得咱家浪費許多感情和口水!” “我受唐節度使之命,護送這批禮品上京,為越公楊素祝壽。
” 秦暮也不敢反駁,只是指著木箱道,“這也是我請逝兄弟前來的目的。
” “什麼意思?你該不會是……找我陪你上京?” “正是此意。
” “不去!” 遭受了打擊的男子,很乾脆的拒絕道,“為了些須小事,竟然將我,不,是將我們騙至濟州,實在是……總之,路費你報銷!” 秦暮愁眉苦臉怔了片刻,忽的拉起石不語行至角落中,輕聲道:“逝兄弟,你有所不知。
自從新皇登基以來,濫用民力,苛捐雜稅,多不勝數,又好大喜功,輕啟戰端……如今天下,已是盜賊紛起,豪傑林立。
” “如此嚴重?” “的確如此!故而我才邀你前來相助,怕就怕這批禮品有什麼閃失。
說得誇張些,如今這時日,慢說是上京,便是去趟鄰縣,都要穿戴起盔甲來。
” “這……” 石不語一時倒也找不到偷懶的借口,只得轉頭望向立於一旁的四女,“咳!你們可肯上京?” 四位“議員”對視數眼,似乎定不了決心。
過得片刻,凝寒乾脆棄權:“為師隨你之意。
” 剩餘的三位,眼見如此,便要依循棄權,忽聽得那貌似忠厚的秦暮在旁,似是有意無意的吐了一句:“聽說京城有各地買不到的貨色,尤其是衣裳、首飾……” “我去!” 漪靈與莫愁頓時齊齊舉手,看得石不語頓時沒了笑容……心中咬牙切齒道:“漪靈也就罷了,莫愁你一個夜叉,還要什麼衣裳首飾,拿來陪葬么? 正在腹誹,那一旁的秦暮又趁熱打鐵,朝著某人笑道:“對了,聽聞京師美食亦是不少……” “我也去!” 被誘惑的悠白,雙眼光芒大作。
只聽得“撲通”一聲,唯一沒有表態的男子頓時四腳朝天,跌在木箱上,咬著指頭恨恨道:“卑鄙啊卑鄙!秦老大,你何時變得如此卑鄙?” “過獎!跟你學的。
” 被指責者毫不羞愧,輕輕扶起對方,笑咪咪的問道:“如何?去不去?” “唉!既然她們都去了……” 石不語無奈的搖搖頭,“那我就……” “一起去?” “不去了!有她們幾頭人形凶獸,還用得著我嗎?” 秦暮頓時泄氣,瞪著石不語許久,終於放棄了遊說:“罷了,不勉強你。
待我去雇些武士吧。
” “對嘛!那些廉價勞動力多好,吃得少,幹得多。
” 石不語嘿嘿笑道,蹲下身子去打量那些珠寶,心中翻滾著順手牽羊的念頭。
“也只能這樣了……” 秦暮垂頭嘆道,“也不知唐節度發下的三千兩白銀,可以雇得幾人?” “想必能……” 石不語漫不經心的答道,忽的一怔,“你說多少?” “三千兩啊!” “……” “逝兄弟?你沒事吧……咦?你為何搬動木箱?” “大哥!” 石不語一面將箱子搬上馬車,一面肅容道,“我等現下便出發的話,還來得及在鄰縣驛站過夜。
” “……變得還真快……你切莫勉強啊!” “不勉強,為兄弟兩肋插刀,應該的。
” “是嘛?怎麼方才某人還嚷著不肯上京?” “有么?” 清勢面色一紅,隨即指著莫愁道,“懂了!想必是莫愁在用魅心術,攪亂了我的思維,難怪……唉,我說了很多次了,不要亂用魅心術!不要亂用!你看,出事……啊!” 一道紫光閃過,樹梢之上,忽的懸挂上某位男性,遠遠望去,倒象是剛剛渙洗過的衣物…… 一路迤儷無話,雖也有幾撥賊人攔路打劫,卻根本不需石不語出手,只那秦暮一人便可匹敵。
只不過,比起這些不識趣的盜匪來,真正令人頭痛無奈的,卻是因了楊廣暴政而背井離鄉、蜂擁逃難的災民。
說來也是湊巧,自楊廣登基以來,原本風調雨順的年景忽的天災不斷,僅東齊、山西幾省便接連遭受了旱災、水澇、蝗難,百姓於水深火熱中,只能仰首祈盼朝廷與官府的救援。
不料新皇毫不體恤民情,反而變本加厲盤剝災民,又大肆徵兵、四處搜索壯年男子充當民夫,一時之間,天下怨聲載道。
無法存活下去的各地災民,只得背井離鄉,四處逃難,只是附近數省情勢大致相當,又能去何處謀生?死亡的陰雲前,這些被逼上絕路的百姓只得鋌而走險,往往數百乃至數千人聚在一處打劫來往客商。
他們也不懂什麼武略,更沒有多少武器,只是仗著人多,一擁而上,倒象是“螞蟻咬死象”的翻版。
石不語等人一路行來,也遇到五六批這樣的災民。
起初未曾提防,又不熟悉內幕,險些吃了大虧,好在幾人都身具元力,見得情勢不妙便急急朝空中放出元術震懾,莫愁又化回原形唬人,這才勉強保得財物脫困而出。
經此一事,之後便長了一智,每每遇見災民便提早以元術震懾,又將木箱開啟示意其中並無糧食,如此數管齊下,走走停停,直到出了受災的省份,才松得一口氣。
只不過,見得如此人間地獄般的慘景卻愛莫能助,眾人心中都是沉痛傷感,絲毫沒有逃出生天的愉快,漪靈更是雙眼通紅,悶悶不樂的伏在馬上,一連幾日都不願說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