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好妖 - 第461節

察覺到手背上傳來的火辣疼痛,心頭平添了怒氣的男子,終於再也忍耐不住,拍著烏首急急追上去。
這一次,他卻再不軟語相求,打定了先行硬來的念頭,待到金烏再度與奔馬平行之時,石不語忽的輕喝一聲,猛然撲將過去,從側面摟住了安素。
巨大的衝擊力下,兩人齊齊從馬背上墜下,一陣翻滾過後,終於停止在草地上。
“放開我!放開!” 安素怒氣沖沖的揮舞著馬鞭,沒頭沒腦的向對方抽去。
石不語心知此時決計不可放手,只得強忍著疼痛,緊緊抱著對方,奮力將整個身子都壓了上去…… 如此折騰片刻后,安素終於失去了氣力,放棄了無謂的掙扎,而石不語亦是氣喘吁吁的癱軟了下去,倒在她的身上,不住喘息,遠遠望去,倒彷彿一對恩愛的情侶,在這明媚的春光下,正欲行那情不自禁的周公之禮似的…… 半晌過後,安素的玉音忽的柔柔響起,卻與平日里的強硬絲毫不同:“小賊,你還不肯放開我么?” 石不語聽得一怔,卻又聞得那幽幽的香氣傳入鼻中,登時心中微微蕩漾,一時之間,倒忘了身處何地。
好在片刻后,伴著安素的一聲輕哼,他終於明白了眼下的處境,忙不迭的支撐起雙臂,試圖跳起身來。
只是兩人此時的姿勢實在太過曖昧,交頭側頸、肌膚緊貼也就罷了,偏偏安素的*正挨著石不語的胸口,而石不語的一條大腿,卻也恰恰位於安素的玉腿之間,正湊著那處神秘的所在…… 如此的親密姿態下,便是要急急分離開來,只怕也不容易。
因此,直到費了半日工夫,石不語才在慌亂之中,勉強掙脫了開來,而這中間,不知已佔了對方多少便宜,而安素的玉頰,又已帶上了多少紅霞…… 尷尬的沉默中,心猿意馬的男子終於想起了之前的目的,連忙跪坐於地,低頭道:“抱歉,方才那樣對你……是我不好,一時性急了些!” 安素輕輕“恩”了一聲,卻未答言,這一刻,一向豪爽的南狄女族長,卻忽的變成了平日里被她嘲笑的漢族女子,除了垂首不語,便是輕輕捏著衣角…… 石不語見狀,心中又平添了另一種恐慌,口中更是胡言亂語起來:“其實,看一封信也沒什麼,想當年,我除了偷看別人洗澡之外,其餘的也都做……晤!” 話音未落,帶著甜香的櫻唇已輕輕封住了他的話語,一絲幽香伴著靈巧的香舌傳入,沁人肺腑,在胸臆間滋漫縈繞開來,如馥如馨,又似蘭似芷…… 頭腦中一片空白的男子,只隱隱察覺自己躍動的心兒,正悠悠忽忽、游遊盪盪,浮在半空沒個著落,便如斷線的風箏一般…… 須臾、唇分,在石不語反應過來之前,滿面紅暈的安素已急急跳起身來,小步向著遠處的馬匹奔去。
片刻之後,伴隨著馬蹄聲的徐徐消不語,淡淡的柔音伴著清風飄蕩而來,那只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兒,卻又似乎藏者無窮的情意——“小賊,我不會原諒你的……我,永遠記得你……” 內鬥卷 第361章 五形陣 這一場午後的鬧劇,除了讓兩位當事人增添了幾分曖昧之外,便沒有帶來任何實際的效果。
安素雖然為了情愛刻意壓下了信箋,但對兄弟們頗為信任的石不語,終於還是在略微猶豫后,將此事和盤托出。
當然,也正如他所預料的那般,秦暮等人在聽得這等可笑的要求之後,當即哈哈大笑,隨即將之丟在一旁,不再理會。
而按照程行烈的意思,濱海這面也應當射封信箋回去,好好嘲笑上一番。
不過,取笑歸取笑,蘇陽軍連日來的動態,卻是不容小窺。
事實上,若是蘇陽聯軍終日攻打北固關或者時時前來邀戰的話,倒還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
只是連日來,二十萬聯軍,便如突然失去了鬥志一般,只龜縮在軍營之中集體休養,便有些蹊蹺希奇,令人心中生出種種疑惑來。
面對這種情景,秦暮也數次派出探子前去偵察,卻是始終沒有什麼斬獲,對方的老實程度,竟遠遠超過眾人想象。
就在濱海上下為此苦惱不已,屢次推斷出種種荒誕的猜想而又一一否定后,彷彿前來觀光遊玩的蘇陽聯軍終於在某日清晨傾巢而出,布下陣勢,徐徐向著北固關逼近,而從其陣列中攜帶的大量攻城器械來看,顯然是打定了強行破城的念頭。
眼見如此,群豪自然毫無怯意,當下紛紛喝令部屬,上關死守,而木精、山魈和三千火犀軍亦在同一時刻內準備完畢,一旦戰事不利便既開關衝擊,將局面扭轉回來。
當然,考慮到幾日前的恩怨,眾人自然也預料到術、陣二宗恐怕不會在這次決定勝負的關鍵戰役中袖手旁觀。
因此,以石不語與諸女為首的一干妖靈也在同一時間集結待命,而音、文、念幾宗的宗士,亦是責無旁貸的接受邀請,破天荒的與眾多妖靈站在同一條陣線上…… 半個時辰后,攻守的帷幕,終於在第一發投石的轟鳴聲中徐徐拉開……養精蓄銳了十餘日的蘇陽聯軍,確實在這幾日中下了一番苦功,以至於在第一波狂攻之中,便險些全面攻上關牆,倒叫濱海軍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在群豪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下,濱海軍也之間從最初的震撼中恢復過來,並且依仗著多年守關的經驗,一寸又一寸的奪回失地,並且最終將蘇陽軍驅趕下關牆。
而在此之後,奉命調集而來的木精,亦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四隻木精立在城牆之上,完全取代了投石機與撓鉤的作用,且不提有多少架雲梯在它們的手中倒下,單單是它們投擲出的巨大石塊,便輕而易舉的摧毀了靠近關門的衝車,以及幾輛在外圍放冷槍的投石車。
如此僵持了大約半日之後,正午時分,因了陽光的刺眼與腹中的飢餓,原本強勢的蘇陽軍終於在連續的疲勞累積下,徐徐退卻,在付出了萬餘具屍體之後,他們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成果。
眼見如此,原來還擔憂對方準備了秘密武器的濱海軍終於疑心盡去,秦暮一聲令下,三千火犀軍登時奪關而出,以雷霆之勢撞入敵軍的后陣。
蘇陽軍雖也做了充足準備,卻終究未曾親身領教過火犀軍的威勢,估計未免有些不足,被其如潮水一般沖入陣中,登時引發潰散,並且逐漸波及全軍。
到了此時,濱海方面的最後一點疑慮也徹底消除,群豪都是草莽出身,自然懂得“棒打落水狗”的道理,當下聽得秦暮一聲喝令,便即提槍上馬,引了本部人馬齊齊殺出,緊隨在火犀軍身後,撞入敵陣之中。
這一場追擊戰,直殺得蘇陽軍丟盔卸甲、血流成河,群豪一路斬將奪旗,也不知道奪了多少條性命,卻仍然意猶未盡,頗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氣勢。
又殺得片刻,沖在最前列的程行烈、單知雄兩人,卻已遙遙望見蘇陽中軍旗幟,他二人心知沈達必在彼處,登時大喜過望,驅兵急急追趕上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