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林不慌不忙,老實不客氣地道:“其實邊軍經費、治理水利、停止折俸這三條都可以并行不悖,如果下官沒有記錯,去年國庫結餘應有二百萬銀子……” 張學顏聽到這裡立刻紅了臉:“這是應急的,要備著討伐叛亂、抵禦北虜、賑濟大災,一兩也不能動” 張居正則嘆口氣,又原諒了秦林三分,若不是秦林奪回那五十萬漕銀,這兩百萬登時就短了四分之一呢。
“下官並不打算動那二百萬……”秦林趕緊搖頭,解釋道:“下官是說既然太倉庫有白花花的現銀子,便有足夠的支付能力兜底,完全能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解決河工錢糧,像治河民工所需的糧食,下官可以說服兩位鉅賈代為墊支,等到明年冬解,漕銀便不必千里迢迢上京,直接在江南加上五分利息償付給他們就行了。
” 張居正一怔,頓時知道秦林所謂的兩位鉅賈其實是漕幫和五峰海商,這又是秦林做中保建立的同盟,對他這位執政首輔的鼎力支持。
秦林做這件事利國利民,也不擔心朝廷賴賬,有張居正做著首輔,明年冬解漕銀直接在江南償付糧食款項,漕幫和五峰海商還能有點利潤呢。
再者,如果洪武年這麼顯眼的拿出來墊支,還怕落得沈萬三的下場,這萬曆年嘛,呵呵……從來只有商人賴朝廷的稅,什麼時候見朝廷搶過商人的銀? 潘季馴聞言又驚又喜,喜的是治河工程可以迅速上馬,驚的是怕秦林胡吹大氣,他忍不住問道:“秦將軍,治河所需的糧食不下五十萬石,你那兩位富商朋友能墊支得出來?” 張居正笑著擺擺手:“潘侍郎,這個你不必擔心,秦林說能墊支,就沒有問題。
” 河工有了定計,工部尚書李幼滋、侍郎潘季馴兩位眉花眼笑,兵部侍郎曾省吾就忍不住坐立不安,好像屁股上長了釘子。
“曾侍郎,實話與你說了罷,那掣電槍、迅雷槍也是秦林鼓搗出來的……”張居正難得的笑了笑,頗為揶揄地道:“這人不學無術,歪點子倒是有幾個。
” 秦林沒臉沒皮地笑著:“世叔謬讚,小侄是不學有術。
” 你這廝張居正把鬍子一吹,本想罵秦林兩句,又換了心思,臉色一肅:“新槍也要你想辦法,若有道理,老夫有賞,若說不出個所以然,莫怪老夫重重責罰!” 潘季馴是老實人,忍不住勸道:“就想不出好辦法,秦將軍在河工上也立大功了,似乎不必……” 李幼滋是張居正同鄉,這時候已看出老同鄉對秦林的態度有些兒奇怪,連忙把潘季馴拉了一把,叫他別瞎摻和。
“爹爹太過分了吧!”外面聽著的張紫萱,嬌嫩的紅唇嘟了起來,覺得父親這麼窮追猛打,只怕把秦林逼得太狠。
張敬修、張懋修兩兄弟也哭笑不得,記憶中父親還從來沒有這麼“蠻不講理”的情形呢。
秦林是掣電槍、迅雷槍的主要發明者,他應付這個問題,可比別人輕鬆多了,微笑著侃侃而談:“下官聽說戚大帥編練的新軍,以車營和騎兵為主,使用鳥槍的步兵其實並不多,曾侍郎,這可是有的?” 曾省吾點點頭,因為說的准,越發覺得秦林有門道,便回答確實如此,因為地形和機動等原因,南方浙兵以步兵、使用長槍管的鳥槍為主,而薊鎮編練的新軍則是步騎車炮混編,炮有什麼將軍炮虎蹲炮,這裡說的是槍,暫時就不必提了,而騎兵用的主要是三眼銃。
“鳥槍經費浩大,只因合格的槍管難以製造,而這掣電槍的花費,反比鳥槍便宜得多……”秦林說著覺得缺了什麼,曾省吾忙從懷中掏出圖樣遞給他。
秦林便指著圖樣介紹工藝。
這個時代沒有鑽床,手工鑽槍管最繁難,一支鳥槍的槍管要一名工匠花一個月時間來鑽,相比起來安葯池、做扳機這些工序就簡單多了。
掣電槍的槍管長度只有鳥槍的三分之一,理論上時間只花十天,實際上因為槍管變短,製造難度和廢品率都大大下降了,僅僅兩天時間就能做出一根。
所以雖然是新式槍支,因為槍管大幅度減短的原因,掣電槍的費用反而只有鳥槍的三分之一。
射程嘛當然比鳥槍近,可它取代的是騎兵三眼銃,那可比三眼銃射程和精度都強多了……長槍管的迅雷槍才是取代鳥槍的。
“原來掣電槍這麼便宜……”曾省吾恍然大悟,“那麼我們先批量製造掣電槍取代三眼銃,花費就不會太多,將來等國庫寬裕了再慢慢以迅雷槍取代鳥槍,倒也不急於一時。
” “其實鳥槍改迅雷槍也很簡單的!”秦林笑著在圖上比比畫畫,說只要加裝幾個部件,把鳥槍夾火繩的龍頭換成迅雷槍的擊錘,就可以完成改裝,花費並不多。
曾省吾大喜過望,禁不住上下打量秦林,嘖嘖讚歎道:“難怪帝師首輔張老先生如此看重,原來秦小友學問如此精深年輕有為,果然不是那些皓首窮經的腐儒所能相提並論的。
” 王國光早已急得不行,曾省吾剛說完,他就不等張居正發問,先問著秦林:“折俸的事情,不知秦小友如何看待?” 好嘛,這才叫能者多勞呢,連官員折俸都要秦林來想辦法了。
誰叫他表現得太搶眼,好像無所不能呢?!第三卷 【京華煙雲】 第三五二章 整修衙門 折俸,即折支俸祿,將一些外國進貢的貢物按價值折算成糧食和銀兩,發放給官吏,以沖抵其本來的薪俸。
這種方法盛行於永樂到成化年間,因為三保太監下西洋,前來朝貢的南洋小國極多,胡椒、蘇木等貢品在府庫堆積如山,朝廷便推行折俸來降低庫存,到了一百年前的成化中期,因為庫存下降,便逐步廢止了。
張居正當國,隆慶開海,前來進行朝貢貿易的國家又逐步增多,貢品也多了起來;同時民間海貿日益興盛,福建月港的提督市舶太監和姦猾商人通謀舞弊糊弄朝廷,弄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海外物產充作實物稅,全都運來京師,堆在府庫裡面。
正逢張居正推行新政,希望開源節流,便廷議重開折俸,用這些貨物充當薪俸發給官員們,以節約原本的糧食現銀支出。
可剛剛實行一個月,就搞得麻煩大了,南北兩京的官員叫苦連天,尤其是那些窮酸苦熬的給事、御史等中低級官員,一時間物議鼎沸,而眾多皇親勛貴也極力反彈。
強力推行吧,眾多低級窮京官已生活無著,勉強要把人家薪俸折成不當吃不當穿的奇怪東西,未免沒有道理;就此收回成命吧,又有朝令夕改之嫌,朝廷、內閣,尤其是首輔帝師的威信何存? 現在張居正都有騎虎難下的感覺,所以當王國光提出此事之後,他頗為期待地看著秦林,希望他又能出個歪點子,解決這個麻煩。
秦林卻是摸著下巴苦笑,心說你們把我當成哆啦A夢了? 河工民夫所需的大批糧食,因漕幫和五峰海商財雄勢大,勢力範圍正好位於稻米高產區江南水鄉,本身又具備強大的運輸能力,這才能夠讓秦林輕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