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軍兵、儀仗如同群星之拱北斗,簇擁著正中一頂三十二人抬超級大轎,那轎子圓頂有如穹廬、四壁象徵四方,乃是天圓地方的格局,轎前撐開一把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曲柄黃傘,系由慈聖李太后御賜給帝師的,象徵著無限榮耀。
事實上這隊人馬之後,還有好幾位朝中大員所乘的八抬綠呢!大轎,可在張居正的光芒掩蓋之下,全都黯然失色。
大轎到了府前,開門直接抬進第一進中庭,隨從們一片聲地喊來,便有兩個門子抬著一架鋪著大紅絨毯的階陛擺在轎前,又是兩個隨從掀開轎簾,首輔帝師這才不慌不忙的從轎中出來,踩著階陛一步步走下。
秦林還是頭一次看見這位名垂青史的大明第一權相,只見他生得劍眉入鬢、鼻樑挺直,丹鳳眼精光灼灼,麵皮白凈,五官端嚴,再加上一部黑黝黝的鬍鬚,既有儒雅風度,又有不怒自威的氣勢,實是位難得的美男子。
話說,老爹不是帥哥,能有張紫萱那麼漂亮的女兒嗎? 張居正頭戴展腳襆頭,那烏紗帽的兩隻腳足有一尺多長,巍巍顫顫,身穿一襲大紅色海水五爪坐蟒袍,腰系羊脂白玉鑲金帶,真是威風凜凜。
那後面幾乘轎子卻是在外面就停下來,官員自己走進府中,雖然都穿著一二品朝廷大員的官服,可在張居正面前不知怎的就是沒有絲毫的威風。
秦林站在偏廳外的台階上看,此時未免有些心虛……倒不是見了張居正的權勢害怕,而是有些兒不好意思…… 可秦林這種拉風的傢伙,就像黑夜中的螢火蟲一樣引人注目,張居正目光隨便一掃就落在了這個面生的年輕錦衣指揮僉事身上,低低地問了身邊奴僕幾句,便知道這傢伙就是騙走女兒芳心,卻幾次三番推拒的秦某人了。
“哼哼,還敢上門來拜本相?”張居正面色不善,遙遙朝著秦林凌空一指,登時霸氣四溢:“那位可是姓秦的新晉錦衣僉事?”第三卷 【京華煙雲】 第三五〇章 坐而論道 所有的人目光都投到了秦林臉上,悄聲議論,暗自猜測著這位錦衣僉事的身份來歷,有的因他能被首輔帝師記掛而羨慕不已,但更多的則因張居正的態度,盤算著這小小僉事的下場:是首輔帝師一聲令下,直接押入詔獄,還是革職拿問,充軍三千裡外遠瘴地面? 秦林不慌不忙的迎過去,面帶微笑不亢不卑。
見他腰上還掛著綉春刀,那些護衛儀從頗為緊張,齊刷刷長刀出鞘,橫在張居正身前組成人牆,有個三品補服的護衛武官橫眉立目叱道:“退下再進一步者死!” “哎呀”一聲驚叫,卻是遠處匆匆走來的張家三兄妹,見此情形急忙要過來阻止。
“不妨……”張居正擺擺手,他倒要看看秦林有何話說。
護衛退開,秦林走到張居正身前五步,忽地一振袍袖,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結結實實的磕下頭去:“世侄秦林,頓首拜見世叔張老先生願老先生身體康泰、福壽雙全!” 敢情這兩位還是通家世好?眾官員、隨從、奴僕全都傻了眼,因為秦林沒有稱官銜名號,而是世侄世叔的稱呼。
有乖覺些的,已經開始盤算下來要打聽打聽秦某人的來歷,和他拉拉關係,結交一下也是好的。
知道內情的張家兩兄弟卻是哭笑不得,張懋修啐了一口:“姓秦的潑皮,如此憊懶!” 張家和秦林哪裡有什麼世交?若要和張居正論交情,只好從張紫萱這裡來推算了,呃,話說未成親之前,女婿丈人往往互稱世叔世侄呢! 而且什麼“身體康泰、福壽雙全”與其說是下官叩見帝師說的話,倒不如說像女婿拜見老丈人。
所以張紫萱藏在貂裘中的臉蛋兒,已是紅霞從面頰一直染上了耳根,瞧著秦林那副憊懶樣子,要氣也氣不起來、要恨也恨不起來…… 首輔帝師張居正睜著一雙眼睛,也被秦林弄得不知說什麼才好,人家拜也拜了,還自居世侄晚輩,態度也足夠恭謹,你說發怒吧,伸手不打笑臉人,就此放過吧,又覺著不對味兒。
張居正本來怒氣填胸就待發作,此時也忍不住笑起來……被秦林這厚臉皮給氣樂了。
這位當朝首輔自奪情之議后,改革措施越來越大刀闊斧,與各方頑固守舊的勢力做激烈鬥爭,執政思路則用能吏不用清官,雖芝蘭擋路亦必剷除,越發獨斷專行,若是秦林假裝清高玩什麼錚錚傲骨,必定當場惹得他大發雷霆,反而是像這樣和他惡搞、開開玩笑,張居正心頭怒氣倒消了一小半。
“起來吧,你倒是臉皮厚,什麼世叔世侄?”張居正失笑之餘,又暗自思忖:無論如何,首輔帝師是不可能把女兒嫁出去給人做平妻的,世叔世侄就算了,饒你臉皮厚,如果是賢婿、泰山,咱們還是免了罷。
秦林笑嘻嘻地爬起來,又對張居正作了個揖。
跟著張居正的眾位官員、僚屬見此一幕,心頭越發篤定:這秦某人與首輔帝師必定關係匪淺,否則豈能如此洒脫自在,當著眾人就開玩笑? 張居正看看遠處面露關切之情的三個兒女,尤其是俏臉遍生紅暈的張紫萱,他忽然心念一動,冷笑幾聲,板著臉問秦林:“秦世侄,你近來學業可有長進?既來拜見,老夫便免不得要考校一二,你可不許推三阻四!” 在旁人看來,世叔考校世侄的學問,乃是應有之義。
張家三兄妹則是對視一眼,都有點無可奈何:秦林上次說他的改革思路與父親有所不同,老頭子這還記掛著呢!這不,現在舊事重提,秦林應對得體且罷了,若是有什麼差池,嘿,新賬老賬一起算。
秦林倒是不慌不忙,拱手道:“小侄才疏學淺,但憑世叔指教。
” 張居正看了看女兒,捋著黝黑的鬍鬚嘿嘿一笑,對跟來的眾位官員道:“列位臣工,本相這位世侄對為政之道頗有幾分歪議論,咱們今日所議之事,便叫他旁聽罷,待本相拿這做個題目,考校考校他。
” 眾位朝廷大員齊齊吃了一驚,本來聽張居正和秦林說話,所謂考校無非是四書五經上的題目,沒想到竟然是考為政之道,這就實在太看重他了試想大明朝當朝首輔親自考校一個官員的治政理念,這代表著什麼? 如果不是秦林年紀太輕、又是錦衣衛的武官,眾人絕對要猜測他是否要入閣拜相了! 殊不知秦林倒是大大地鬆了口氣,要是張居正考他什麼經義、詩詞,他還真的一竅不通,倒是為政之道,早已有了一篇腹稿。
張居正為首,各位朝廷大員亦步亦趨,秦林隨在最後,走入了相府正堂。
“走,咱們也去聽聽!”張紫萱小嘴彎彎的笑著,把兩位兄長一拉。
張居正與眾官在大堂落座,秦林這小輩自然敬陪末座,張居正先向眾位同僚介紹了秦林的履歷,雖然心中不滿,倒也實事求是的贊他在幾起大案要案的偵破中出力極多,招撫瀛洲長官司也不畏海上風浪,有功於國。
再向秦林介紹諸位朝廷大員,倒把秦林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