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247節

特別是立功心切的霍重樓,以他超群的武功,在東廠混了二十年還是個小小司房,早就想陞官想得快瘋了,這件案子本身極為朝廷關注,一旦立功就很有可能上達天聽,秦林又是前程無量,跟著他辦事總有升賞,再開心不過了。
於是東廠高手霍司房就縱馬緊緊跟在秦林身旁,前後只讓著一馬頭,做出全神戒備的樣子,那副忠心耿耿殺身報國的表情簡直就寫在布滿絡腮鬍的臉上! 秦林側著臉兒沖他點點頭,暗道老霍越來越開竅了。
想到初見霍重樓的光景又不禁啞然失笑,這傢伙要早就有這般懂事,何止區區司房? “降、降了!”有人指著空中的鴿子,那三隻信鴿正在盤旋著降低高度。
敵人就在附近! 秦林與眾將士同時精神一振。
卻見那三隻鴿子飛進了遠處一所民居。
第二卷 【江南煙雨】 第一九四章 一擊斃敵 白蓮教十長老之首“血海飄萍”段海萍興奮的搓著手掌,等待著來自十多裡外,漕運總兵官行轅那邊的好消息。
段海萍迫不及待地想殺人了,他那種眼睛紅、嘴唇乾裂,興奮地走來走去的可怕神態,惹得別的白蓮教徒都暗自退避,生怕惹到這個魔頭。
正如他在江湖上流傳的那個血腥恐怖的聲名,他在白蓮魔教之中也算得上頭號殺星,縱橫天下數十載,殺人如麻,甚至到了“大賢盛德至聖至明神教主”也不得不警告他,再肆意妄殺就會破壞白蓮教民間形象的地步。
這一次,他終於可以借著起事,名正言順的大殺一場了,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正是他這種嗜殺成性的人最期待的呀! 咕咕的叫聲,從後院傳來,那兒有一隻極大的鴿舍,由專人馴養著上百羽信鴿……揚州商客雲集,從元代開始便有大商人馴養鴿子往各地傳遞商機,白蓮教的這處秘密機構設在距離漕幫不遠的地方,非但富商雲集、其中飼養信鴿的不少,就連漕幫總商也利用這種飛翔的小生靈傳遞漕運消息,自然不會有人注意到這處院落。
現在,三十羽鴿子已綁上了寫有密令的紙卷,一旦接到白師爺那邊傳過來的消息,鴿籠便會立刻打開,這些鴿子將會攜帶著死亡的訊息飛向各自的目標,接到命令的白蓮教各路人馬便即刻發動,將朱明王朝的東南半壁,攪個天翻地覆,殺個血流成河! 躲在閣樓上監視天空的教徒,驚喜地叫道:“來了,白大哥的鴿子飛過來了!” 段海萍面露喜色,眾香主、傳法大師兄也呼出了一口憋在胸口很久的濁氣:終於,成功了! “咦……”有眼尖的教徒驚訝起來:“怎麼有三隻鴿子?” 段海萍心頭咯噔一下,凝神細聽,忽然眼露凶光,臉色刷的一下變得獰惡。
只消片刻,白蓮教徒也都聽到了由遠及近的隆隆馬蹄聲,在院門外布設的暗哨也跌跌撞撞地奔進來,氣急敗壞地喊道:“不、不好,偽朝的官兵來了!” 秦林迅速出擊,轉瞬之間便使白蓮教徒面臨滅頂之災,饒是殺人如麻的段海萍,強自鎮定的同時眼中也閃爍著前所未有的一絲慌亂。
馬隊疾馳何等迅速,在白蓮教徒做出反應之前秦林便已經率兵衝到了院子前面,指揮眾官兵團團圍困。
這傢伙把手捲成喇叭放在嘴邊,大聲叫道:“裡面的人都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負隅頑抗是沒有希望的,趕快繳械投降吧!自首從寬,抗拒從嚴,不要妄圖挑戰人民專政的鐵拳……” 不僅院子裡面的白蓮教徒聽得莫名其妙,就是外面的官兵也滿頭霧水,覺得這位秦長官實在高深莫測。
陸胖子訕笑著把秦林衣服扯了扯:“秦哥,你剛才說啥鐵拳?” 啊呃……秦林抓了抓頭皮,貌似把過去客串談判專家那套拿出來了,老臉一紅,趕緊換了番說辭:“裡面的人聽著,朝廷寬宏大量,今上天恩高厚,你們快快棄暗投明尚可寬大處理,反戈一擊更是將功贖罪,自思自量,切莫執迷!” 這一次都聽明白了,不過效果並不理想,院子里一片聲地叫喊:“鷹爪孫做夢,爺拼一個夠本拼兩個賺一個!” 秦林搖搖頭,這些被洗腦的頑固教徒,要他迷途知返,實在是千難萬難。
也不多說了,他十分瀟洒的併攏食中二指,朝院子一點。
隨來的中軍官立刻拖長聲音大叫:“全體張弓……飛!” 嘈嘈切切的弓弦響處,上百支羽箭帶著嗖嗖嘯音從四面八方射進院子,幾乎同時就聽得裡面傳出奪奪奪的聲音,以及竭力壓抑著的低呼呻吟。
而院子裡面的白蓮教徒就更加感同身受了,他們躲在牆根屋角和桌子底下,眼前箭矢橫飛,耳邊聽得尖利的破空嘯音和釘進土牆或者房門桌面的奪奪聲,如同暴風驟雨的洗禮,時不時還有箭矢射進人體發出的令人牙酸的噗噗聲,和受傷者、瀕死者強忍著的悶哼。
“該死的鷹爪孫!”白蓮教徒們憤恨的詛咒著。
大約過了五六輪箭雨,箭矢漸漸沒有開始那麼密集了……精兵使用軍隊強弓也不過射得十多箭就手臂酸麻,何況秦林所帶的是漕軍馬隊,並非正規弓箭手,到五六輪之後射速便慢了許多。
“弟兄們跟我上!”幾名香主猛地打開大門,舉著腰刀沖了出去。
殘存的眾教徒高頌著“真空家鄉、無生老母”緊隨其後,這些教徒都是被徹底洗腦的頑固分子,即便在剛才箭雨下身負重傷的人,仍凶神惡煞的拿著武器衝鋒。
秦林正準備下令正面攻擊,不料敵方還有膽直接殺出,他嘿嘿冷笑:還想負隅頑抗嗎? 十名騎在馬背雁翅排開的鳥槍兵,同時舉槍瞄準。
鳥槍,是我國於明代中期出現的一種火槍。
明代朝廷和民間都重視火器,朱元璋朱棣父子北逐蒙元出朔漠,所倚仗的經典戰術便是“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后,先以銃摧敵鋒,后以馬隊沖敵陣”,其後各種火器蓬勃展。
三十年前嘉靖年間,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佔的雙嶼戰鬥中,俘獲了一些善於製造西式火槍的日本人。
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製造火槍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於二十年前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首批數量就達到了一萬支,稱之為“鳥槍”。
鳥槍並不是威力小到只能打鳥,有人說因為槍口像鳥嘴而得名,有人說這槍精度極高能命中飛鳥,所以才叫做鳥槍。
後世明朝火器多被詬病,其實並非工藝落後,而是王朝末年制度朽壞,偷工減料造成質量低劣;嘉靖、隆慶、萬曆初年,大明還相當興盛,製造的鳥槍相當犀利,戚繼光除了聞名遐邇的鴛鴦陣之外,後期也以鳥槍狠揍倭寇,薊鎮編練新式軍隊更是大規模使用包括鳥槍在內的各色火器。
鳥槍不像弓矢那樣可以拋射,所以剛才這十名鳥槍手一直沒有開火,點燃了火繩等待戰機。
等白蓮教徒從正門衝殺出來,正是戰機到了,秦林一聲令下,鳥槍手齊齊扣動扳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