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錫錠的大小是和銀錠一樣的,否則很容易在開箱查看時被識破,那麼它是怎麼通過瀉洞或者舷窗離開密艙的呢?又為什麼化在了河底淤泥之中?第二卷 【江南煙雨】 第一八二章 錫疫 “明白了!哈哈哈哈……”陸遠志忽然大笑起來,不假思索地道:“錫只要略為燒熱便會熔化,施把總在艙中燒火,把錫熔化之後,通過瀉洞倒進河裡的!” 哦,原來如此眾人紛紛點頭,作恍然大悟狀。
秦林則是暗自哂笑,胖子所說當然也有點道理,純銀的熔點是九百六十多攝氏度,而錫的熔點僅僅是二百三十多度……家裡炒菜把油燒到七八成熱就有這個溫度,所以剛才能用鍋把錫從干沙泥中“炒”出來。
相對於熔點高的銀,錫只需略為加熱便能熔化,確實很容易從瀉洞排出去,可胖子的結論有一處關鍵卻說不通啊! 張紫萱是眾人之中反應最快的,立刻提出了質疑:“這似乎有些說不通啊,確實錫只要略為加熱就會熔化,便能從瀉洞中排出,但密艙之中並無煙火的痕迹,咱們且不論哪兒來的木材煤炭,只說他們在僅有兩隻小通風窗的密艙中燒火,不怕把自己熏死?” 胖子費勁兒的抓著頭髮,忽然想到之前通過明察暗訪了解到的情況,像連珠炮似的解釋道:“原來如此!起夜的聽到官兵聽到密艙中有人咳嗽,便是被煙火熏的加熱錫錠的燃料,其實是崔司倉暗中運到艙裡面的烈酒,而老軍看到魚躍龍門,因為熔化的錫倒進河底,魚才驚得跳出了水面!” 陸胖子只覺分析絲絲入扣,得意的笑起來:“哈哈哈,原來我這麼聰明啊……秦哥,這次我沒說錯吧?” 咳咳,秦林笑著摸了摸胖子的頭,“孩子,能把錯誤的推斷說的和事實一樣,你亮了!仔細想想,要多大個酒葫蘆裝的酒,才能燃燒把整整五十萬兩錫錠熔化,這些熔化的錫,一入河中就又結成了坨,怎麼會打撈不到,而化於淤泥之中?” 胖子把脖子一縮,嘿嘿乾笑兩聲,知道自己推理的方向錯了。
“錫疫,秦兄,一定是錫疫吧?”張紫萱流光溢彩的雙眸看著秦林,不知是北風吹的,還是因為找到答案之後的興奮,漂亮的鵝蛋臉上泛著誘人的紅暈。
秦林點點頭,這才是正確的答案,錫錠在艙中的消失,並非因為高溫加熱,而是和揚州近日罕見的嚴寒息息相關。
錫元素有白錫、灰錫、脆錫三種同素異形體。
在不同環境下,錫可以有不同的結晶狀態。
在室溫和高於室溫的條件下,最穩定的形態是白錫,白錫是一種可鍛金屬,常被人們用來製作錫器,酒壺、茶葉罐什麼的,唐僧的九環錫杖也是這玩意兒。
當溫度低至攝氏零下十三度時,錫的結晶點陣就會重新排列,原子之間的空隙就會加大,形成一種新的結晶形態,即灰錫。
灰錫在不同結晶點陣之間的,接觸處發生的內應力使它碎裂成粉末。
銀白色的好端端的錫器,在低溫下失去光澤變成暗灰色,碎裂成為粉末,這種錫的“瘟疫”還會傳染給其他“健康”的錫器,一塊錫錠變成灰粉,把灰粉撒到還沒有轉變的錫錠上面,很快就全都變成灰粉了,好像疫病傳染似的,人們觀察到這種現象,便稱之為錫疫。
錫疫在北方寒冷地區是經常見到的,但揚州地方暖和,人們極少見到,所以人人都沒有往那方面想,豈知結果竟然如此出人意料? 在場的南方人還不大明白,有北方寒冷地區生活經驗的則一下子明白了,黃公公嘖嘖讚歎道:“的確如此,咱家早年在御用監辦事,見京師宮裡頭的錫器鑄造時都要加銅加鉛,還不明白為何如此,想來定是避免用純錫在冬天發生錫疫了!” 張紫萱仍有不解之處,她料定秦林一定知道原委,便只問他:“以揚州的天氣,錫疫發生不會太快,怎麼能在一夜之間,讓五十萬兩銀子統統變成灰粉?” 秦林笑而不答,讓牛大力用木筷子夾著剛才炒得的錫塊,站在風口子底下,又叫陸胖子把紅鹽溶在烈酒之中,往錫塊上澆淋。
不一會兒,只見那錫塊漸漸變灰,失去了金屬光澤,忽然就變得粉碎,牛大力夾不住,掉在地上成了一堆灰粉。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紅鹽和烈酒相混合,可以讓錫疫發生得比平時更快。
秦林笑笑,紅鹽、烈酒相混,正是錫疫的催化劑呢! 現在溫度沒有低到錫疫發生的零下十三度,但酒精揮發會帶走熱量使物體溫度降低到氣溫之下,牛大力夾著錫塊站在風口,澆著酒精降溫,又有催化劑,錫疫不發生才怪了。
回到“漕銀”消失的那天晚上,氣溫極低,達到了錫疫的發生條件,施把總又帶著親兵往錫錠上澆酒精混合紅鹽的催化劑,再把錫錠變成的灰粉撒到每隻箱子里去……於是,沒花多少工夫,所有的錫錠都變成了灰粉,可以輕而易舉的從瀉洞排出去啦! 這樣一來,所有的奇怪現象都有了完美的解釋,船艙中有人咳嗽,是因為不小心吸入了灰粉;而魚躍龍門,則是錫粉排到河中,河水受到污染,魚兒的鰓被粉末堵住,痛苦的跳出了水面! 為什麼歷次打撈都沒有發現異狀呢? 若是錫錠、銀錠,早就被撈起來了,可錫錠變成了烏灰色的粉末,和運河河底的淤泥混在一處,誰能看出來?不是秦林通過推理找到了原因,特意撈了淤泥來炒煉,就是再過五百年,人們也不會發覺河底沉著錫粉啊! 白蓮教這件案子幾乎做的天衣無縫,但正如秦林所說,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完美的犯罪,他們留下的唯一破綻就藏在河底淤泥之中: 灰錫的密度是五點七五克每立方厘米,是河水的五倍多,所以錫粉排入水之後並不會被沖走,而是沉積於河底淤泥之中,只要有心人識破了奸計,挖出淤泥進行炒煉,頓時就真相大白!第二卷 【江南煙雨】 第一八三章 贓銀下落 在場眾官員全都驚訝地看著秦林,以錫錠替換銀錠,再利用錫疫將錫錠變成灰粉排入河中,這種機巧詭詐的作案手段,換作他們就算抓穿了腦袋也破解不來的,難為這秦副千戶年紀輕輕,智謀竟如此了得! 秦林便把案情詳細說了一遍:白蓮教不知用什麼手段控制了施把總和崔司倉兩人,或者這兩人本來就是白蓮教潛伏在官府中的教徒,便利用他們職務之便,定下了竊取漕銀的計策。
崔司倉雖掌著鎮江府庫,但庫銀最多的時候也就秋征所得的幾萬兩,對於白蓮教的造反大業而言未免有點杯水車薪,於是他們設計在冬解時,抓住浙江全省和蘇、松、常三府解往京師太倉庫的漕銀集中在一起、並且途經鎮江的機會,用錫錠調包的辦法把這一省四府五十萬漕銀一網打盡! 和銀相比錫錠十分便宜,根本無足掛齒。
利用錫疫的辦法讓錫錠消失在河底,這個辦法是萬無一失的,因為漕船往京師走,越走越往北,氣溫就越來越低,總有一天能夠達到錫疫發生的條件,施把總就能動手把錫錠化為灰粉了……白蓮教怎麼知道紅鹽加烈酒能催化錫疫呢?多半是他們煉製丹藥時無意間發現的吧!